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经典3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篇一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本文将从制度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过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医疗机构的日常运作,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规章制度可以明确医疗机构的各项职责和权益,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减少人为错误和管理漏洞的发生,有效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另一方面,制度的建立可以增强医疗机构的透明度和信任度。通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医疗机构能够保证患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提高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和满意度。
其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医疗质量管理方面的规定。医疗机构需要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质量评估的标准和方法等。其次是医疗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定。医疗机构需要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等。此外,还需要有医疗纠纷处理和投诉管理的规定,以便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纠纷,保证医疗机构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最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制度的宣贯和培训。医疗机构需要通过内部宣传和培训,让员工充分了解规章制度的内容和要求,提高员工的规章制度遵守意识。其次是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医疗机构需要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规章制度得以有效执行。最后是制度的完善和更新。医疗机构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规章制度,根据实践和需求进行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要求。
总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对医疗机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制度的建立,医疗机构可以规范运作、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增强透明度和信任度。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需要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纠纷处理和投诉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宣贯和培训、执行和监督、完善和更新等工作。只有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篇二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医疗机构保障患者权益和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监管机构的角度出发,介绍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制定过程和监督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对于监管机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制度的建立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效益。规章制度可以明确医疗机构的职责和义务,规范医疗机构的日常运作,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另一方面,制度的建立可以增强监管机构的监督力度和效果。监管机构可以通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其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调研和分析。监管机构需要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医疗机构的管理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规章制度提供依据。其次是制定和修订。监管机构需要召集专家和相关人员,制定和修订符合实际情况和要求的规章制度,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然后是公开征求意见。监管机构需要将制定的规章制度公开征求意见,听取各方的建议和反馈,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最后是正式发布和实施。监管机构需要将最终确定的规章制度正式发布,并监督和检查医疗机构的执行情况,确保规章制度得以有效实施。
最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监督方式需要采取多种手段。首先是定期检查和评估。监管机构需要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其次是投诉受理和处理。监管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投诉受理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此外,还需要加强信息公开和舆情监测,及时了解医疗机构的动态和问题,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总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对监管机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制度的建立,监管机构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效益,增强监管力度和效果。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需要经过调研、制定、公开征求意见和正式发布等步骤。在监督方式上,需要采取定期检查和评估、投诉受理和处理、信息公开和舆情监测等多种手段。只有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管和管理,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篇三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进一步推动医疗质量稳步提升,特此制定我院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一、目的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保障我院始终具有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势态。
二、目标:
1、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2、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在未来力争达到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水平。
3、加强管理,促使我院管理上水平、环境和条件发生根本变化、医疗服务和质量跃上新台阶,各项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四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医院设立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形成院级质控、部门质控、科级质控、个人质控的四级质量监督及考核体系。
(一)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主任:
副主任:
委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各医技科室负责人。
办公室设在质控部,负责日常工作。
委员会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二)医疗质量控制检查组
组长:
副组长:
医疗质量控制检查组职责
1、医疗质量控制检查小组接受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各小组成员详细制定本部门切实可行的年度质量控制方案、实施细则,并认真落实执行。
3、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4、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5、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6、每月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奖金挂钩。
(三)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科室质控员和其他相关人员3-5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四、健全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
1、组织各临床学科参照国内外本学科进展及我省“三甲”医院制定的常见疾病的诊疗指南,制定我院常见疾病的诊疗指南,全面启动以诊疗指南为指导的规范化医疗活动。
2、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3、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
危急重症抢救制度及首诊责任制
三级医师负责制及查房制度
术前讨论及手术审批制度
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嘱制度
会诊制度
值班及交班制度
危重、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查对制度等
4、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讨论制度。逐步建立影像、病理、药剂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
5、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6、特别警惕重点医疗场所、重点环节、重点病人群体的医疗安全规范,要采取督导检查、落实制度等多种方式保障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和重点病人群医疗质量安全。抓好急诊、手术、医技与病历质量的提高四个重要环节。
7、资产、后勤保障部门切实保证医疗物资特别是急救物品的供应及保障工作。
五、建立医疗质量提高、检查、考核长效机制
(一)规范并坚持医院工作例会制度
1、定期参加院办公会,各职能部门总结、分析、汇报上月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以沟通和处理一些临时事务,院领导总结并安排部署下一月工作。
2、定期参加院周会,公布上月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情况,提出整改措施。
3、每季度召开一次院务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与存在问题。评价质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交流质量管理经验,讨论、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
4、各科室必须及时给职工传达医院各项会议精神。
(二)分管院长医疗质量查房制度:一次/周;可以与行政查房合并。
查房内容:
1、病例或病历抽查;
2、现场抽查或考察;
3、文件,记录检查;
4、典型调查;
5、临床医疗质量
查房的程序(分四步):
第一步:先到病房看病人诊疗质量;具体程序是:
(1)住院医师报告病历;
(2)主治医师分析病历;
(3)提问、检查和答辩;
(4)由科主任作小结;
第二步:科主任、护士长汇报工作。
具体内容是:
(1)本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质量管理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对有关科室和院级领导的意见和要求。
第三步:各职能部门(医教、护理、后勤等)对科室文件、记录等相关内容检查。
第四步:综合评价:评价总体质量管理情况,指出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各职能科室做好记录。
(三)医务部、科教部、质控部、护理部单独或配合业务院长进行二级质量督导:一次/周,重点检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能力,住院医师“三基”能力和“三严”作风,病历质量(具体见附则)。以及病人对医护人员、科室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满意度。
(四)全院业务学习及培训:每月1-2次,由科教部和护理部共同组织。
(五)医务部、科教部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要把“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和常用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
(六)分管院长应组织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节假日前检查,突击性检查及夜查房,督促检查质量管理工作。
(七)职能部门及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质控小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要建立健全各种医疗质量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登记、收集、统计,定期分析评价。
(八)科室医疗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月向医疗质量控制检查组或质控部上报科室当月的质控工作总结。
六、制订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
各医疗质量控制检查组详细制定医疗质量检查内容与考核标准,实行定期、不定期检查,累计记分,每月统计一次,会议通报,每季度综合统计考评一次,考核的结果与科室、个人的效益挂钩、加大力度严格奖优罚差,及时兑现。同时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与年度考核、先进选举等挂钩,实行医疗质量单项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