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助人为乐事迹材料(推荐6篇)

农村助人为乐事迹材料 篇一

题目:农村助人为乐事迹材料

近年来,农村地区涌现出不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下面就来介绍一位农村助人为乐的典型人物——李明。

李明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一直秉持着乐于助人的精神,主动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一天,李明听说村里的一个老人生病住院,没有人照顾。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去看望老人并照料他的生活起居。每天早上,李明都会提前去老人家里做饭,然后送到医院去给老人吃。晚上,他会回家给老人送晚饭,并陪他聊天。李明不仅照顾老人的生活,还鼓励他积极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经过一段时间的照顾,老人的病情有所好转,他也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除了照顾老人,李明还经常帮助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一次,他听说村里的一个残疾人家里的水井坏了,没有办法取水。他立刻找来工具,带上几个年轻人,冒着大雨去修理水井。修理完成后,村里的残疾人家庭再也不用担心没有水喝了。

李明的善举还不止于此。他还积极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村里的贫困家庭进行农耕劳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让农村地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李明的助人为乐精神感动了很多人。他并不富有,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助人为乐的真谛。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关爱,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

农村助人为乐事迹材料 篇二

题目:农村助人为乐事迹材料

农村地区的助人为乐事迹层出不穷,其中一个感人的故事是关于村民王华和他的行动。

王华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一直秉持着乐于助人的精神,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

有一次,王华听说村里的一位年迈的妇女家里着火了,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带上灭火器前往救火。虽然火势已经很大,但他仍然毫不犹豫地冲进了燃烧的房屋,用尽全力将火扑灭。虽然他自己也受了一些轻伤,但他成功地救出了妇女,并将其送到医院接受治疗。王华的英勇行为感动了整个村庄,大家纷纷为他点赞。

除了救火,王华还时常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有一次,他听说村里的一个孤寡老人生病了,没有人照顾。他立刻前往老人家里,为他做饭、打扫卫生、陪他聊天。他还主动帮助老人办理了一些生活上的事务,让老人感受到了关爱和温暖。王华的善举不仅让老人感到幸福,也让其他村民感受到了助人为乐的力量。

王华的助人为乐精神激励着更多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助人为乐的重要性,让大家明白只要每个人都能伸出援手,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王华的故事也在村里广为传颂,他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楷模。

这是农村地区的助人为乐事迹的一部分。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农村地区助人为乐的力量,也体现了农民们乐于助人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希望这样的事迹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农村助人为乐事迹材料 篇三

题目:农村青年志愿者用行动传递爱心

农村地区的发展离不开青年志愿者的奉献和付出。他们不计报酬,默默地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农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下面我就向大家分享一个农村青年志愿者的故事。

某个农村地区,有一位名叫李明的青年志愿者,他从小就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充满关注和热爱。他看到农村地区的孩子们缺乏教育资源,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这个状况。

李明首先联系了当地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教育资源和支持。他还亲自前往农村地区的学校,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他发现,这些学校的图书馆几乎没有什么书籍,孩子们的阅读环境非常差。

于是,李明决定发起一场图书捐赠活动。他张贴了海报,联系了一些爱心人士,希望能够为农村地区的学校筹集到更多的图书。他还利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将这个活动分享给更多的人。

在李明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活动中。他们纷纷捐赠自己的书籍,有的还主动提供帮助。李明和他的志愿者团队一起整理书籍,并亲自将这些书籍送到农村学校。他们还组织了一场读书分享活动,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阅读。

李明的行动得到了广大农村地区的肯定和赞扬。他们认为,李明的行为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教育环境,更重要的是激励了更多的人参与到农村地区的发展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农村地区需要更多的青年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爱心,为农村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该向这些青年志愿者学习,积极参与到助人为乐的事业中,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农村助人为乐事迹材料 篇四

  他叫朱永记,男,汉族,生于1955年12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而正是一个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却凭着自己的热心、爱心和树立正气的责任心,默默无闻的帮助着别人。

  1983年,朱永记在村里任小队长,因为工作负责任,1988年,村里又将治安主任、民兵连长的担子压给了他。当时年轻的他并没有多高尚的想法,只是想:既然上级组织信任我,自己就要好好干,不能辜负了上级和人民的期望。在任治安主任、民兵连长的时候,他还不是共产党员,但是,他却时时处处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当时的农村治安比较乱,他就组织村里的群众天天打更,夜夜巡逻,每天晚上他都是第一个上岗,最后一个睡觉,在任时村里没有发生一起盗抢案件,没有发生一起意外事故,村里的群众都笑称他为张双井村的“看家人”。

  1996年8月,黄河发生汛情,洪水从韩董庄乡吴厂村决口了,如猛兽般向护村堤以北扑来,朱永记当时正巧正在河边干农活,见此情况,他马上召集了村里的民兵、群众上坝堵口,又借了当时村里唯一的农用三轮车,拉柳料、送木材、运石头等防汛物资。他从护村堤到村里来来回回跑了多少趟,也没有回家里看一下。凌晨2点多,当他忙完回到家中,家中的20000多斤稻已经浸泡在了水里,他老伴拉着孩子站家门口边哭边说:“家里的粮食都淹里了,你咋才回来啊!”朱永记知道,如果他提早回来,家里的粮食不会淹在水里,但他没有说话,又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去组织群众迁安转移。

  工作上的他,尽心尽职,生活中的他,乐于助人。2011年10月,村里的村民常喜林出了车祸,常喜林的家人找到朱永记,想让他开车和儿子去看病。他二话没说,开车就去了。陪常喜林去郑州看病,来村里帮忙借钱,到交警队解决事故。他一趟趟的跑,一次次的去,却没有过一丁点的抱怨。以至于最后在常喜林因为伤情较重,医生准备下病危通知书的时候,也是把朱永记当成了病人家属,只给朱永记打了电话。

  李玉修是村里的上门女婿,2012年检查出了肝癌,其妻子李桂英是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挣钱门路,朱永记闻讯后,把2000元现金送到了他的家中。又开来了自己的汽车和李玉修去县医院、新乡市传染病医院等多家医院看病,前前后后跑了六七趟,村里的其他群众不理解的问他图的是什么,他笑着说:乡里乡亲的,既然叫我过来,是看的起咱,就算帮不上什么忙,我来了,他们心里都有底了。

  2011年,村里老支部书记郝桂珍的儿子检查出患有脊索瘤,省肿瘤医院的医生打电话告诉郝桂珍必须要住院输血,还要准备6000毫升O型血,但是医院血库O型血只有几百毫升了。郝桂珍接了电话后顿时觉得无望了,爬在电话上好久没有抬起头。朱永记恰巧当时在郝桂珍家中串门,看见郝桂珍这样,就问咋了,郝桂珍告诉他说,医院要儿子住院、输血,可她家里实在是拿不出更多的钱了。朱永记听后,说:嫂子,我是O型血,我去献血,其他的你别管了,我想办法。随后,他到村里挨家挨户的做工作,组织人筹钱、献血。第二天早上天刚亮,郝桂珍的家门口已经聚集了20多个要去献血村民,村里组织了三辆昌河车才将人拉到医院。到医院后,缴费、抽血、化验、拿结果,朱永记来来回回的跑着,但是老天似乎也在作弄人,检查结果只有6个人合格,只抽了2000CC血,这离医院所说的数字差的还很远,朱永记晚上从医院回来后,也顾不上了身体的疲惫,又一次到村里发动村民人去献血。第二天一早,二十多村民又一起来到了医院献血,其中还有几个在外地打工的,他们也是听说后主动回来献血的。最后,共筹集到合格的O型血5800毫升,已经满足了手术的要求。

  血虽然是够了,但是动手术要钱,郝桂珍的家中已经因为给儿子看病花光了积蓄,实在拿不出钱来了。朱永记一切都记在心里,又主动拿出了3000元给郝桂珍送了过去,郝桂珍说什么都不要,说:刘记(朱永记的小名),你已经够帮忙了,咋能还要你的钱!朱永记却劝道:钱不重要,花了再挣,孩子的命要紧啊”。在朱永记的感染下,村里的群众也纷纷送来了爱心的捐款,就这样,你5000元,我2000元,他500元,光张双井村的群众就凑来了20000余元,解决了郝桂珍家的燃眉之急。

  朱永记在村里威信高,人缘好,大大小小的事村里的人都会来找他帮忙出主意,也是这样,也引起了家人的一点小误会。村里常建福的孙媳妇和孙子闹矛盾,要离婚。家人叫了几次都不回来,尚建福给朱永记打电话,想让他帮忙,朱永记当时因为孙子生病住院了,在郑州儿子家中陪护,当朱永记提出要回去时,儿媳妇不满意的说:你就恁忙,来这才两天就走,恁孙子有病你也不管,孙子你不要了吧!朱永记却说:村里有事,人家说出口了,我不能不管吧。第二天,朱永记就回到了村里,因为这件事,儿媳妇好长一段时间没和他说话,但是后来,也就慢慢理解了,支持了。

  朱永记做的好事还有很多,汶川地震、村里修路、盖学校等等,他每次都积极参与,慷慨解囊,出钱出力,毫无怨言。

农村助人为乐事迹材料 篇五

  樊三平,男,现年49岁,系盐湖区王范乡王范村第七居民组人。

  该同志父母均是中共党员。在父母的教育之下,家训、家风、家教,以德立家,以爱传家,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樊三平同志的行为中予以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三平同志提供了展露才华的时机,他办起了纸箱厂。办建纸箱厂十余年来,一段段艰辛的创业,一路路的风雨行程,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但此时此刻,他不忘党和政府的支持,不忘村民的关爱帮助,他积极参与各项公益事业,热心帮助父老乡亲。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村里修路两次积极捐款。

  二、村里几年来,为村民唱戏积极捐款。

  上述两项捐款共计2.8万余元。

  三、乡里乡亲有人得病或者农业每搞投资或者家有婚丧大事经济紧张时,只要向他开口,从不拒绝。借给乡亲3万余元。

  四、无论谁家有急事需要用车,一给该同志说出,他毫不推辞,几年来,为村民出车100余次,行程1万公里之多,从未收取分文。

  五、只要是王范村民需用瓜果梨、桃各种纸箱5-10个,只管拿走从不要钱。

  平凡的事业,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是一颗致富不忘党之恩,致富不忘众村民。

  樊三平同志常说:“我是共产党员的儿子,我的行为也必须符合党的原则,只要为村民服务,就不计较个人利益,只要能帮助身边的人,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他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王范村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农村助人为乐事迹材料 篇六

  王爱英今年60岁,是淄川区般阳路街道城里社区居民代表,家住城里大街房改大院,是淄川第二宾馆退休职工。大院里的居民提起王大妈,都称赞她是个非常热心的好人。

  在城里社区,说起王爱英,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十余年如一日的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大家格外敬重她。

  王爱英是热心的义务监督、宣传员。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期间,天天在社区里穿行,有时戴着志愿者小红帽在大街小巷进行文明劝导;有时拿着文明城区宣传卡,挨家挨户的上门宣传讲解。碰见可疑人员,就上前盘问;她非常注重保护环境,希望每个人都具备良好的素质,并始终坚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原则,遇见乱扔乱倒垃圾的住户,就进行说服教育,时刻监督,并且做到垃圾入筒,碰到不文明的情况,她就会主动上前劝导,心平气和的把对方说的心服口服。

  王爱英为人随和、开朗,助人为乐是她的家常便饭,更重要的`,她还是个义务调解员,谁家夫妻吵架,婆媳不和,只要她一出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她所居住的小区是一个老住宅小区,污水管道都已老化,经常出现管道堵塞现象,每次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她跑前跑后,联系疏通、挨家挨户收钱、无一不亲力亲为,经常累的腰酸腿疼,但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只要问题得到解决,她比谁都高兴,她所做的一切,从来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并且无怨无悔。

  王爱英精神十足,身体硬朗,动作利索,总是乐乐呵呵的,并且特别关心社区事务,主动协助社区开展各种活动和义务服务。问她为何这么关心社区事务,她就很严肃地说到,关心社区事务,维护居民权益,支持社区的工作是每一个社区居民应该做的。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社区里经常都能见到她的身影,有时在帮助年龄更大的老人提菜,有时在帮助残疾人推车……

  这就是社区男女老少都尊敬和爱戴的王大妈。2019年,她荣获了“淄博市热心大妈”的称号。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平凡小事,但却感染着小区里的每一位居民,有事大家都主动帮忙,邻里之间非常团结,整个小区充满了文明和谐的气氛。

相关文章

公司感谢信【实用6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各种感谢信频频出现,要注意感谢信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感谢信需要写哪些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感谢信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公司感谢信 篇1每立方装饰全体...
办公文秘2016-03-02
公司感谢信【实用6篇】

平衡计分卡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初探(优选3篇)

一、平衡计分卡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除了变化,没有任何事物是永恒的。技术的飞速发展,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给职员授权 …,变革的步伐日益加快,要适应这种变革,提供更多的柔性,进而摆脱这种变革的威胁,...
办公文秘2017-04-03
平衡计分卡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初探(优选3篇)

成立机构的请示【优选4篇】

成立机构的请示如何写?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成立机构的请示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成立机构的请示范文1 县交通运输局: 为进一步开展好运输管理工作,适应当前形势,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要求...
办公文秘2019-07-03
成立机构的请示【优选4篇】

小公司员工规章制度有哪些【优质3篇】

公司规章制度是为进一步深化企业管理,充分调动发挥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维护公司利益和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司全体员工的行为和职业道德所制定的制度。下面是关于小公司员工的规章制度的内容,欢迎...
办公文秘2013-09-08
小公司员工规章制度有哪些【优质3篇】

会议纪要的范文(经典6篇)

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会议纪要是会议宗旨、基本精神和所议定事项的概要纪实,其以极为简洁精炼的文字高度概括会议的内容。会议纪要标准格式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小编整理了会议纪要的范...
办公文秘2018-02-06
会议纪要的范文(经典6篇)

中学教师请假制度(优选3篇)

根据教育局《关于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若干规定》中的教职工请假制度,教职工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因事、病等原因不能正常工作的,可以请假,但必须覆行请假手续,手续完备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中学教师请假制度。为进一...
办公文秘2011-04-03
中学教师请假制度(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