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找规律的说课稿【经典3篇】

课文找规律的说课稿 篇一

标题:《小白鹅》:发现规律,培养逻辑思维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讲述了小白鹅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发现规律最终成功找到妈妈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观察一系列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规律,并引出本课的主题:“找规律”。

2.呈现(10分钟)

播放课文《小白鹅》的动画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讲解(15分钟)

呈现课文,教师逐句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词汇和句型。重点解释关键词汇和描述动作的动词。

4.合作探究(15分钟)

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活动。每个小组拿到一组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图案和数字。学生根据课文中小白鹅寻找妈妈的过程,观察和比较卡片上的图案和数字,尝试发现其中的规律。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向全班汇报自己的发现。

5.讨论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各组的发现,总结出规律。通过讨论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规律的本质和意义。

6.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其他图案和数字,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进行归类和分析,巩固所学的知识和能力。

7.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规律,写一篇关于寻找妈妈的故事,并在故事中运用所学的规律。

五、板书设计

课文找规律的说课稿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还能够培养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活动和讨论总结的环节,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思维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表达和思考,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文找规律的说课稿 篇二

标题:《小红花》:寻找规律,培养创造力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讲述了小明通过观察、比较和总结规律,制作出了一朵朵美丽的小红花。通过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总结规律和创造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总结规律。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花朵的特点和美丽之处,并引出本课的主题:“小红花”。

2.呈现(10分钟)

播放课文《小红花》的动画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讲解(15分钟)

呈现课文,教师逐句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词汇和句型。重点解释关键词汇和描述动作的动词。

4.观察比较(15分钟)

学生观察教师给出的一些花朵图片,比较它们的特点和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制作小红花的规律,并给学生展示一些制作小红花的材料。

5.创造表达(10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的规律和材料,自由发挥,创造出自己的小红花。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

6.欣赏交流(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欣赏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欣赏、表扬和提出建议,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7.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总结出规律,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创造表达。

五、板书设计

课文找规律的说课稿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还能够培养观察、比较、总结规律和创造美的能力。观察比较和创造表达的环节,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培养了他们的表达和创造力。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表达和思考,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问题,提高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文找规律的说课稿 篇三

课文找规律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找规律》,它是在学生已经结合有关学习内容,探索过一些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简单规律的基础上教学的。学好这一节内容可以为下面继续学习找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

  四、教法和学法

  因为这一节内容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因此我主要采取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供自主探究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流、讨论,得到自己的思考途径和学习成果。

  五、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规律

  在课的一开始,让学生把双手背到后面去,不看手指,说一说一只手上有几根手指?每两根手指之间有一个空挡,一共有几个空挡?你还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得出:一只手上有5根手指,空档是4个,手指数比空档数多1,空档数比手指数少1。

  然后指出:其实像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我们一起到小白兔家去看看吧!

  [在这里,我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规律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为找规律奠定心理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呈现例题情境图,看看图上有什么?你能从图中找出像我们刚才游戏中手指和空档这样排列的事物吗?看看哪个小朋友找到的最多?

  学生交流,再问每一组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各有多少个,每组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指名汇报并总结。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并讨论为什么排在两端的那种物体比只排在中间的那种物体多1个呢?

  3、教学想一想

  首先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这样的规律现象,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和能力,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用数学思想审视生活,

  然后再请学生欣赏一组图片:桥的栏杆;长廊;路边的香樟树和冬青;花栏;地砖;路灯;课桌;梳子;直尺;空调的叶片;学生的队伍等,进一步感受生活中蕴含的规律,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的普遍性。

  [周玉仁教授倡导: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能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索活动,在丰富的现实问题的场景中,让学生探索规律,而不是直接将规律灌输给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首先师指出:生活中这种现象还真不少,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马路上来看一看(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一题可以直接观察,根据发现的规律得出答案。

  然后激励学生联系实际思考、解决“想想做做”第二题“锯木头”的问题。

  接着再回到主场景中,如果12只小白兔想围成圈做游戏,每两只小白兔之间有一个小蘑菇,那应该有几个小蘑菇呢?这里,学生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应引导他们争论。最后可用多媒体演示。

  [以上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化静为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直线上的间隔现象与封闭图形的间隔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规律的发展变化,启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解决问题。]

  四、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首先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找到了什么规律?是怎么找到规律的?利用规律我们可以干什么?最后布置一个实践性作业:运用课上找到的规律,结合生活实际,做一个小小的设计。(如用彩灯布置教室,用美丽的图案打扮自己的卧室,设计美观大方的广场,设计有创意的游戏等。)

  [通过布置开放性的作业,进一步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找规律》说课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找规律》,它是在学生已经结合有关学习内容,探索过一些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简单规律的'基础上教学的。学好这一节内容可以为下面继续学习找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

  四、教法和学法

  因为这一节内容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因此我主要采取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供自主探究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流、讨论,得到自己的思考途径和学习成果。

  五、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规律

  在课的一开始,让学生把双手背到后面去,不看手指,说一说一只手上有几根手指?每两根手指之间有一个空挡,一共有几个空挡?你还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得出:一只手上有5根手指,空档是4个,手指数比空档数多1,空档数比手指数少1。

  然后指出:其实像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我们一起到小白兔家去看看吧!

  [在这里,我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规律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为找规律奠定心理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呈现例题情境图,看看图上有什么?你能从图中找出像我们刚才游戏中手指和空档这样排列的事物吗?看看哪个小朋友找到的最多?

  学生交流,再问每一组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各有多少个,每组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指名汇报并总结。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并讨论为什么排在两端的那种物体比只排在中间的那种物体多1个呢?

  3、教学想一想

  首先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这样的规律现象,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和能力,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用数学思想审视生活,

  然后再请学生欣赏一组图片:桥的栏杆;长廊;路边的香樟树和冬青;花栏;地砖;路灯;课桌;梳子;直尺;空调的叶片;学生的队伍等,进一步感受生活中蕴含的规律,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的普遍性。

  [周玉仁教授倡导: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能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索活动,在丰富的现实问题的场景中,让学生探索规律,而不是直接将规律灌输给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首先师指出:生活中这种现象还真不少,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马路上来看一看(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一题可以直接观察,根据发现的规律得出答案。

  然后激励学生联系实际思考、解决“想想做做”第二题“锯木头”的问题。

  接着再回到主场景中,如果12只小白兔想围成圈做游戏,每两只小白兔之间有一个小蘑菇,那应该有几个小蘑菇呢?这里,学生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应引导他们争论。最后可用多媒体演示。

  [以上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化静为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直线上的间隔现象与封闭图形的间隔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规律的发展变化,启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解决问题。]

  四、总结评价,延伸规律

  首先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找到了什么规律?是怎么找到规律的?利用规律我们可以干什么?最后布置一个实践性作业:运用课上找到的规律,结合生活实际,做一个小小的设计。(如用彩灯布置教室,用美丽的图案打扮自己的卧室,设计美观大方的广场,设计有创意的游戏等。)

  [通过布置开放性的作业,进一步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相关文章

运动会广播稿失败者【精彩3篇】

从头再来失败了,爬起来,因为我们心中有永不倒的帆。从零开始并不可怕,因为重新确立了更高的目标。那歌儿唱得好: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珍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重头再来。……我们永远支持你--致...
稿件2016-08-09
运动会广播稿失败者【精彩3篇】

学生同学会老师发言稿(经典5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发言稿,发言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相信写发言稿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同学会老师发言稿范文(通用3篇),供大家...
稿件2018-09-04
学生同学会老师发言稿(经典5篇)

运动会加油稿(优质6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加油稿的机会越来越多,加油稿是用于给别人加油鼓气,提升别人气势的文稿。那么加油稿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运动会加油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稿件2015-04-07
运动会加油稿(优质6篇)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第一课时说课稿(最新3篇)

一、说教材:1. 教材内容本节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通过活动来认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接着展示大量不同地形区的景观图片,并设计了认识山脉网格中地形区位置分...
稿件2014-06-08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第一课时说课稿(最新3篇)

垂径定理说课稿(精选3篇)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圆的性质的重要体现,是圆的轴对称性的具体化,也是今后证明线段等、角等、弧等、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圆的计算和作图提供了方法和依据,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
稿件2015-08-08
垂径定理说课稿(精选3篇)

秋季运动会通讯稿【优秀6篇】

你是我们所有欢笑的原因,因为我们知道你可以信赖。晴空万里、旗帜飞扬、欢声笑语、呐喊喝彩,我们迎接你的凯旋,我们等待你的喜讯。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秋季运动会通讯稿(精选14篇)(精选篇),我们一...
稿件2014-07-01
秋季运动会通讯稿【优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