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说课稿【通用6篇】
劝学说课稿 篇一:激发学习兴趣,探索知识的乐趣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主题是“激发学习兴趣,探索知识的乐趣”。学习是人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们成长的阶梯。然而,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何激发学习兴趣,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并从中获得快乐呢?下面我将给大家分享我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首先,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我们要时刻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应该明白,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我们要以学习为乐,从中汲取智慧的养分,让知识成为我们的朋友。
其次,要激发学习兴趣,我们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安静、整洁、明亮的学习环境,远离噪音和干扰。此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拓宽我们的学习渠道,让学习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再次,要激发学习兴趣,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基础和保障。我们应该养成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我们还应该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最后,要激发学习兴趣,我们需要寻找学习的乐趣。学习并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会发现学习的乐趣无处不在。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或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或比赛,与同学们共同探索知识的奥秘。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有趣的书籍、观看有意义的电影和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亲爱的同学们,学习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是我们成长的动力。让我们激发学习兴趣,探索知识的乐趣,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材。谢谢大家!
劝学说课稿 篇二:努力学习,成就未来的自己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努力学习,成就未来的自己”。学习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实现梦想的关键。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要付出努力和汗水,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未来的自己。下面我将给大家分享一些学习方法和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努力学习,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要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我们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同时将其分解为短期的目标,逐步实现。我们要不断反思和调整目标,时刻保持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这样才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其次,要努力学习,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是我们学习的指南和路线图,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我们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复习。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学习质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和成果。
再次,要努力学习,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基石,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思考问题等。我们还要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平衡。
最后,要努力学习,我们需要寻找学习的乐趣。学习并不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事情,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会发现学习的乐趣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我们还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和知识面,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亲爱的同学们,学习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快乐。让我们努力学习,成就未来的自己,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未来一定会属于我们。谢谢大家!
劝学说课稿 篇三
今天,我就课文《劝学》第二课时,谈谈我的教学思路与设计。荀子的《劝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文章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勉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
一、说教材
1.述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世影响很大,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诸子的文章各具特色,而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其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道理。通过对《劝学》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荀子散文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学古籍的能力。
2.说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依据大纲要求,我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加强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
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味文章充分运用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点。
德育目标: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及学习应持的正确态度。
3.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说理性很强,但它不枯燥、单调,而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通过比喻的方式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鉴于此,我在第一课时疏通文意、归纳整理古汉语知识后,把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理解文章的三个分论点和比喻论证的方法上,其中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我选择开头一段作为突破口,因为这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提挈全文,由此可理清文章思路,促使学生精读课文。
二、说教法和学法
1.交流互动式结构
大纲中提出,教学要重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要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交流互动式结构突出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双向交流特点,充分体现出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应有地位,其做法是: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上,老师只是在关键处随机点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在讨论、交流中,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采用交流互动式结构的教学关键是要设计好教学环节和使用的教学手段。
2.探讨式阅读
通常,文言文教学易走向一个误区:割裂文章的整体感,囿于简单的文字串讲中,文言文被当成了古汉语学习资料,要避免这一情况的,需寻找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使阅读理解从迷惑于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差异中走向感悟文言文的内涵。探讨式阅读就是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去独立思考、研讨,理解文章内涵,陶冶自己的情操。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感知——设疑——探讨——表达——总结、评价,环环相扣。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以其突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理解、记忆和巩固,大大提高了学生形象思维的效率,体现了电化教学的优势。
三、说教学过程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我将“交流互动”的学习模式贯穿始终,努力做到“导”与“学”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板块一:抓住突破口,激活学生的思维,理清文章思路。
认真钻研教材后,我以开头一段作为突破口,展开教学。
1.朗读第一段,老师作节奏停顿的提示:学/不可以已。
2.设疑:如何理解“学不可以已”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解答后明确: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对待学习应采取正确的态度、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3.拓宽思路:学生阐述自己关于学习的意义、态度、方法的观点,老师作出评价。
4.比较阅读:了解文中荀子关于学习的意义、态度、方法的观点,并与自己的作比较,得出结论,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鼓励,特别是有创意的回答。
5.小结:作者提出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后,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方法三方面展开论述,文章结构清晰。
教学板块二:深入研究,体味文章的论证艺术。
1.理清文章思路后,趁热打铁提出问题:
本文说理性很强,这类文章若驾驭不好,易流于枯燥和单调,但本文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其原因何在?
老师点拨:回忆《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的比喻论证
2.抓重要环节,突出重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全文共用了20个比喻,为帮学生理解这些比喻句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我抓住两个环节:一是诵读,二是比较。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句子的含义; 在比较中,了解每一个分论点的论证过程,分清论证的角度 、层次。
比较既有分论点间的比较,也有同一个分论点内部的比较。如:论述第三个分论点时,学生齐读后,老师提问:这部分的比喻论证的运用与前两部分有何不同?学生稍加分析便可答出:正反对比论证,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探讨,明白学习要重视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道理。
比较式学习,避免了一一讲述的单调,也突出了本文论证同中有异,灵活而有变化,论辩生动有力的特点。
3.小结:
讨论:比喻论证的好处。
明确:这些比喻仿佛信手拈来,使人自然而然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易接受。
教学板块三:加强诵读,领会文章语言特点。
学生诵读,感知句式整齐、读来琅琅上口的特点。
其次,从修辞角度引导、分析文章语言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排比、对偶穿插使用,使文章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变化流畅,反映了荀子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教学板块四:联系实际,阐述学习所得。
学生讨论,相互交流,老师要对学生所述给予肯定。
课后结合自身体会,写一篇一二百字的劝学文字。
劝学说课稿 篇四
一、说教材
劝学》则是《荀子》的开篇之作,主要讲述了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为什么要选择这篇呢?首先,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而且本单元的主题是开启智慧之门,都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智慧、指导学习方法为目的,语言浅易,内涵丰富,《劝学》是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所以放在这个位置,对于已经熟悉高中学习方式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其次,高中语文教材大纲要求我们:继续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而本文又是一篇文言文阅读课文,从文体上讲,又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议论文.对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劝学》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更是如此。
这篇文章的教学既要担负起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又要把在精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延伸,能力迁移,形成基本技能的双重任务。基于此,我确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掌握背诵的技巧。
3、 德育目标: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根据这些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难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2.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二、说教法
学生通过前一单元的文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而且,我所教授的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教师地点拨下较准确地分析文言文的各种特殊现象,比如词类活用、句式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所以拟定采用以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主要的教学设想是:
1、抓住学生好新好奇的特点,利用幻灯片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集中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以思维训练为中心,通过提问、讨论、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点拨的方式饿授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文字障碍,并掌握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以文章的脉络为基础,在自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每段中找出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得出比喻的含义和他们的内在关系,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4、在授课的同时注意提醒学生背诵课文的技巧.
三、说学法
首先这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由于初高中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高中要求得更深,所以,这对于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听不懂,看不懂的挫折感可能会更加严重,这时候,学生只有从教师身上得到肯定,才能建立起自信心,也才能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学生的年龄层决定了他们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的特点,所以,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设定:
1、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见解,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2、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虽有槁暴,无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生词比较多,又是判断句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更做好点拨工作
3、学会辨析词义,并对重点字词的意思进行归纳总结。
四、说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预习《劝学》,找出比喻句,思考每一段的比喻句的含义和它们的内在联系。
1、首先(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
以《花未眠》中“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入手,引出人不能因为能力有限自然美无限就停止审美,停止审美意味着死亡的结论,使他们更深刻的明白,学习不能因为没有止境就停止学习。自然导出新课
2、解题。包括:
(1)“劝”的意思为鼓励,并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国人皆劝),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2)荀子简介
接下来我将以三个活动贯穿本堂课,用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合作探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对文本基本内容的掌握和深入学习。
活动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解决重要实虚词,疏通文意。具体操作如下: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 指名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字音和句读。并强调易错的字词,如槁暴,輮以为轮的輮,金石可镂的镂等,并趁机让学生释义和整理在笔记本上。(在黑板右侧板书1、字词)
3, 同桌互读,互相纠正错误,以此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正确熟练的朗读课文。
4, 同桌轮流口译课文,翻译不准的,对方应指出来加以纠正或共同讨论。
5, 集体解疑。两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决。最终达到疏通文意的目的。
6, 前后四人组成小组,共同探讨制作重点字词卡片。
7, 成果展示。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重点实虚词卡片在课堂展示,包括通假字“輮以为轮”的“輮”,“虽有槁暴”的“有”和“暴”等。一词多义的“假”在句子“假舟楫者”中和“乃悟前狼假寐”中分别作“借助”和“与真相对”的意思。重点句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等。(在黑板右侧板书2、通假字 3、一词多义 4、句式)
8,教师总结,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这四个方面的积累,课下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卡片,并互换交流。
以上活动就解决了文言文学习中“言”的问题。
活动二,四人小组合作制定本文提纲,明确文本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画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大部分同学可以找出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既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进而提问,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明确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方法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由此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寻找作者观点的规律,作者的观点一般出现在段首或段尾。
2, 根据以上结论,四人小组合作,自列提纲,充实论据。明确学习的意义是用了四个比喻句,学习的作用用了五个比喻句,方法态度用了十一个比喻句。
带领学生以学习的.意义四个比喻为例,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其特点。
找出 青——蓝 冰——水 木——直 金——利(并板书)
上面提到的前两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后两个是改变自己。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用同样的方法,私人小组合作完成对“学习的作用”和“学习的方法态度”的学习,并由学生补充完整板书。
3, 由此得出本文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
4, 比喻论证有什么好处?
明确:可以让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活动三:探究辩论
本环节设计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迁移。
问题一是《劝学》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自己的所想所得。明确告诉我们学习可以让我们完善自身,学习应该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此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及时总结的习惯,能把作者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问题二是就观点“学可以已”和“学不可以已”进行辩论。
此次辩论用3-5分钟的时间,辩论的目的不是判定孰是孰非,而是让学生学会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尝试用多种论证方法,如刚学过的比喻论证。
然后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辩论和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这也是与我们现在提倡的“终身学习”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教学过程中的五个阶段,三个活动,有一定的层递性,从疏通文意到整体把握再到重点研读,最后总结迁移,既体现了文本阅读的特点和方法,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五、教学设计依据
通过学生的讨论、质疑和答疑,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样循序渐进,能发散重难点,使其迎刃而解;又有利于学生从大出入手,品味细微知识,并形成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形成一个学习系统。五,最后是课外作业,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最后
课后作业是“自拟学习格言”,这是一个创新性的活动,既能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活学活用,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次熏陶。
劝学说课稿 篇五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劝学》。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几方面来展开我本次说课。
一、教学理念(首先是我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指导者、帮助者和探路者的角色,并且强调师生间的协作与对话。(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将始终贯彻这一指导思想,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材分析
《劝学》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是“求学之道”板块中的第一篇课文。本专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求学之道和获得教养的途径,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劝学》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荀子的散文,本文文质兼美,通过比兴、比喻论证的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三、学情分析(分析完教材,我再来分析下学情)
首先,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文言词汇,但深层次的词汇、文法以及阅读能力都还有待提高。
其次,《劝学》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掌握课文的深层含义,有利于学生确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四、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与学情,我指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文言文法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问题探究,掌握本文比兴和比喻论证方法,提高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信心。
五、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思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如下两方面确定为我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一是掌握本文比兴和比喻论证方法,提高朗读能力。
二是确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信心。
六、教法与学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将我的教学方法确定为:朗读法、点拨法、提问法。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圈点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
七、教学过程(下面我将重点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1、导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的《劝学》,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然后我再介绍荀子的生平、思想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因为《劝学》的“劝”字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所以,我会先让同学们回答“劝”是什么意思,由于同学们手头都有工具书,所以同学们不难回答出“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就是“勉励人们学习”的意思。
2、接下来我将运用“一读课文,落实词句。二读课文,疏通大意。三读课文,咀嚼鉴赏”的三读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本文。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
(三读教学法的第一步是)
(一)一读课文,落实词句
学生自读:圈出生字、生词,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自我解决。
(二)二读课文,疏通大意。
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在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后,我再进行适当点拨,集体解疑。最后请学生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三读课文,咀嚼鉴赏。
学生在上述过程中已经完成对文章主体的把握,下面我将结合学法指导,紧扣问题展开,逐段进行探讨,安排学生分组朗读并讨论,这一课时我将引导学生对第一段进行解读。
首先,请同学们仔细朗读第一段,回答以下问题:
1、在第一段中,出现了多个通假字,请同学们找出来?
“輮”通“揉”“有”通“又”“暴”通“曝”“知”通“智”
2、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议论文,既然是议论文总有论点,请同学们找出这一段的论点?
(这一问题不难,学生能够很容易就找出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3、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用了很多的比喻来说明他的观点,请同学们找出来?
同学们不难找出文中共用了5个比喻:在前两个比喻中我们看到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也就是说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第三个比喻说明物质通过加工提高和发展以后,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一个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后两个比喻强调“受绳”和“就砺”这两个加工的过程,再一次说明通过学习可以超越自己。这五个比喻从三个层面说明了学习的意义。
最后,作者提出了他的观点:君子通过“博学”和“日参省乎己”,就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而这一句有何文章的第一句“学不可以已”相对应,做到了首尾对应。
布置作业:背诵第一段,并预习其余段落。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如有不足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劝学说课稿 篇六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劝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劝学》是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是通过阅读鉴赏,启迪学生智慧、巩固文言基础。
《劝学》是荀子的一篇论说文。作者阐述了在学习方面的观点。把《劝学》安排在本单元,对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相对而言,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还有所欠缺。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合理论证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要“积累”“坚持”和“专一”的道理。
4、教学重点:积累文言文知识,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5、教学难点: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和思想内容。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和点拨法。
(1)诵读法——主要是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小组齐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2)讨论法——主要是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点拨法——对学生提出的难点进行点拨。
2、学法:我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体现在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的过程中。
(2)合作学习体现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
(3)探究学习体现在质疑问难,与文本深层次对话的过程中。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本节课共有6个学习环节。
环节一、温故导入激发兴趣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历代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学习的诗句,你知道哪些呢?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走近《劝学》,看一看荀子给我们留下了关于学习的什么思考。
环节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感知作者和写作背景方面,由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我会加以补充。
2、字词方面,学生课下已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进行了梳理。课上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就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增加文言文的知识积累。
3、然后,请学生听配乐朗诵。
环节三、再读文本理清思路
我会设置问题,要求小组合作,明确本文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
问题1、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大部分学生可以找出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即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问题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引导学生小组朗读第2、3、4自然段。
明确: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方法三个方面来论证的。
问题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本文使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通过这3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可以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完成教学目标三,突破教学难点。
环节四、三读文本鉴赏语言
要求学生找出本文的比喻句,理解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句的使用使文章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二,突破教学重点。
环节五、拓展迁移
设置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讨论1:《劝学》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
此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及时总结的习惯,能把作者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讨论2:就观点“学可以已”和“学不可以已”进行辩论。
此次辩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尝试使用多种论证方法。
然后教师总结,通过辩论,我们可以得出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这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终身学习”的观点是一致的。
环节六、总结
我会和学生一起梳理文章脉络,要求学生尝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这一环节意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
布置两个作业
必做作业: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选作作业:以“学习”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劝学 荀子
学习的意义 比喻论证
学不可以已 学习的作用
(论点) 学习的方法 对比论证
(论据) (论证)
我这样设计板书,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把握文章脉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