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优秀3篇)
《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常见的实验现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验守则,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三、教学过程安排
1. 导入(5分钟)
通过一道与酸碱中和反应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喝柠檬汁会感到酸呢?”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并激发他们对酸碱中和反应的兴趣。
2. 概念讲解(10分钟)
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酸和碱的概念,并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3. 实验演示(15分钟)
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演示,如将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4. 实验探究(2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他们选择不同的酸和碱进行混合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规律,并完成实验报告。
5. 深化讨论(10分钟)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实验现象发生的原因。
6. 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并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探究。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实验器材: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酸碱指示剂等。
2. 实验报告模板和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评价方式
1. 实验报告的评价:包括实验过程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完整性等方面。
2. 学生对于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评价。
《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使用和颜色变化规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酸碱指示剂的使用和颜色变化规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过程安排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酸和碱的常见实验现象,如酸雨对大理石的腐蚀、碱性溶液对红色石蕊的变色等,激发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兴趣。
2. 概念讲解(10分钟)
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酸和碱的概念,并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3. 实验探究(3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他们选择不同的酸和碱进行混合反应,并加入酸碱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酸碱指示剂的使用规律。
4. 实验报告和讨论(10分钟)
让学生汇总实验结果,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和理解。
5. 深化讲解(10分钟)
通过讲解酸碱指示剂的工作原理和颜色变化规律,加深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
6. 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并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探究。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实验器材:酸碱指示剂、酸、碱等。
2. 实验报告模板和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评价方式
1. 实验报告的评价:包括实验过程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完整性等方面。
2. 学生对于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评价。
《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 篇三
《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酸碱中和反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设计愿景八个方面简要谈谈我对本课题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既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为高中学习中和滴定做准备,尤其重要的是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因此,在课程标准中,中和反应体现在两个一级主题里,既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又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中复分解反应的典型反应。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的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综合起来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节课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们在有了酸、碱性质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为下一章盐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重新构建。
二、说学情【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的学习,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因此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会抱有疑惑,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同时依据本班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盐的概念。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利用指示剂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难点的依据: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较抽象;学生需要借助示意图显示微观过程。
三、说模式
(一)设计理念:坚持“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双主共学”课堂文化导引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构建师生课堂学习共同体。体现“六环节互动式”教学与化学教学的融合。本节课注重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认识中和反应,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中和反应,让学生了解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二)教学模式:“六环节互动式”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预习新知 皮蛋蘸食醋去除涩味,引入酸碱中和反应。
预习检测,问题生成 演示无现象反应,生成是否发生中和反应问题
合作学习,交流展示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指示剂“多中选优”,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
精讲点拨,梳理归纳 概念巩固重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中和反应实质。
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实际应用题重在训练对中和反应的应用
反思总结,拓展延伸 学生总结本节收获,教师布置有层次性的学生课后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原则:以实验为基础、理论为线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注生活化学,促进学生发展
(四)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学生自学,实验探究,教师展台演示,分组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皮蛋蘸食醋去除涩味来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2、实验探究法。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求证,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迁移和探究法设计实验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
3、演示法。采用传统演示与多媒体演示进行有效结合, 采用归纳探究和微观离子反应模型展示指导学生总结出其反应实质。
(五)学习方法
本节学生主要以动手实验,观察演示实验、进行讨论,交流分析等完成探究式学习。
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有:
1、自主学习方法。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主要采取学生自学。
2、实验探究学习法。既让学生设计实验又让学生动手检验自己的设计方案,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我认为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有利于学生在集体中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四、说设计
为了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掌握教材的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下面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预习新知。(课前完成学案)
情境导入:请学生品尝有涩味的皮蛋,谈谈生活中有什么方法去除涩味,学生通过已有经验感受到酸和碱会发生反应,引入酸碱中和反应。
知识回顾:复习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预习检测,问题生成(2分钟)
学生实验: 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启发学生思考:实验中无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呢?酸与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果发生反应会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探讨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生成本节课最核心的问题,激起学生对本课题的探究兴趣。
〈三〉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感悟新知识过程:合作探究中和反应(17分钟)
1、学生感受没有现象的反应,探究借用指示剂。(2分钟)
分析问题:实验中没有明显的变化,是否就能下结论说:酸和碱之间不发生反应呢?当然不能,我们前面学过的一些反应也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比如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以及刚学过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显然这个实验方案不能判断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还需要从刚刚学过的酸和碱的性质中找到可以借用的指示剂。引导学生判断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不能只根据没有明显的现象就轻易下结论说反应不进行,同时也教育学生看问题不能只停留于表面。
2、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指示剂“多中选优”。(10分钟)
让学生根据实验台上所提供的试剂,自主设计选用合适的指示剂来证明NaOH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并用手感觉反应前后温度变化。学生的设计方案可能有: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发现:方案二中溶液变红色时,NaOH已经过量,溶液呈碱性。方案三和方案四中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剂,很难观察到最终的紫色。因此上述四种方案中第一种方案是最佳方案。
设计意图:“滴定顺序”设计“反向对比”,指示剂“多中选优”,学生从较不完善的实验设计到完善的实验设计,通过推敲,让学生体会到探究是一个趋近完美的过程。
3、深入探究中和反应生成物,掌握中和反应和盐的概念(5分钟)
探究反应生成物:学生进行方案1的操作后,教师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放在石棉网上微热,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现象:玻璃片上出现白色粉末。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是NaCl。(若蒸发前溶液的颜色为红色时,则在玻璃片是上的是NaOH,现蒸发前溶液的颜色为无色,则NaCl。)
教师分析并【板书 】 HCl﹢NaOH = NaCl ﹢H2O
具体分析:NaCl的组成,推测NaCl在溶液中的粒子,得出盐的概念:
像NaCl这样由由金属粒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引出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及时练习】以下的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它们是不是中和反应呢?
设计意图:知识由浅入深,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从构成、组成的角度给盐下定义。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能力、观察与归纳分析的能力。
〈四〉精讲点拨,梳理归纳
播放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和反应的实质。(8分钟)
盐酸、NaOH溶液中的微粒:HCl=H++Cl-,NaOH=Na++OH-
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盐酸中的H+与NaOH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了H2O分子。盐酸中的Cl-与NaOH溶液中的Na+在反应前后不变。得出中和反应实质:H++OH-= H2O。使学生对中和反应为什么很容易发生有了深刻的理解。
〈五〉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学生品尝已去除涩味的皮蛋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相关内容自学,讨论交流,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6分钟)要求学生看书,通过问题自己找出知识点。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把课堂引向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当堂训练:两个典型例题重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既与中考试题链接,又训练了学生的能力。
〈六〉反思总结,拓展延伸(3分钟)
本节课的总结,由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和方法情感上的收获。根据学生回答再点拨。
这样鼓励了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中和反应实质及中和反应的广泛应用的认识,进行自评与互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不管是当堂练习还是课后延伸,都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感到化学不仅是有趣的还是有用的。
五、说板书
我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所以我把大部分黑板都留给了学生,我只是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从而体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板书设计立求清楚整洁,体现知识性,使学生一目了然。
六、说评价:对于学生素质的评价,探究实验时注重对实验设计的步骤及现象的把握,讨论时注重参与的积极性与讨论的内容,回答问题时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表现,采用活动表现评价、纸笔测验评价,多方面的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获取信息、加工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七、说课程资源开发
本节课我合理使用试剂和仪器,改用试管代替烧杯,节约了药品、减少实验时间,学生实验探究指示剂“多中选优”合理使用了药品和指示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使学生对中和反应实质有了深刻的理解。利用网络资源展示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图片,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总之,本节课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课本,重视探究实验,时常借助网络,关注化学与生活,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八、说教学设计愿景
设计思路中对实验探究进行反思,提出新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然后得出结论,使得“双主共学”理念和“六环节互动式”教学模式得以充分体现,容易实现优质高效课堂。
(一)、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围绕“中和反应”精心设计多个探究实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
(1)“实验现象”设计“从无到有”让学生通过实验充分认识到,没有现象,不等于没有反应。
(2)“滴定试剂”设计“多中选优”让学生体会到探究有一个趋近完美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探究需
(3)“滴定顺序”设计“反向对比”使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学会评价实验的设计是否合理。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现优质高效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
中和反应实质通过视频显示微观过程示意图,学生对比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的变化,迅速得出中和反应实质,掌握最简单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理解高中酸碱盐之间的离子反应架起桥梁。
教学感悟:作为一名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快乐地度过每个40分钟,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幸福。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