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观潮》优质课说课稿(实用3篇)
四年级语文《观潮》优质课说课稿 篇一
【课题】观潮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a) 了解《观潮》这首诗的内容和作者;
b) 能够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
c) 学习并掌握一些诗歌表达的技巧。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欣赏能力;
b)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的意境;
2. 学习并掌握诗歌表达的技巧。
【教学难点】
1. 学生理解诗歌意境的深度;
2. 学生掌握诗歌表达的技巧和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件和投影仪;
2. 《观潮》的诗歌原文和注释;
3. 学生课前阅读作业。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向学生展示一张海浪拍岸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场景。
2. 提问:你们见过海浪拍岸的场景吗?你们对这样的场景有什么感受?
二、呈现与讲解(10分钟)
1. 向学生展示诗歌《观潮》的诗歌原文和注释。
2. 阅读诗歌原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3. 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难点。
三、朗读与理解(10分钟)
1. 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跟读。
2. 分角色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3.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四、课文分析与讨论(15分钟)
1.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 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诗歌的意义和作者的表达方式。
3.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五、诗歌创作与表达(15分钟)
1. 带领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
2. 学生上台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与同学分享。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2. 鼓励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多读诗歌。
七、作业布置(5分钟)
1. 让学生继续阅读《观潮》这首诗歌,思考并写下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多读其他优秀的诗歌,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四年级语文《观潮》优质课说课稿 篇二
【课题】观潮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a) 了解《观潮》这首诗的内容和作者;
b) 能够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
c) 学习并掌握一些诗歌表达的技巧。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欣赏能力;
b)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的意境;
2. 学习并掌握诗歌表达的技巧。
【教学难点】
1. 学生理解诗歌意境的深度;
2. 学生掌握诗歌表达的技巧和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件和投影仪;
2. 《观潮》的诗歌原文和注释;
3. 学生课前阅读作业。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向学生展示一张海浪拍岸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场景。
2. 提问:你们见过海浪拍岸的场景吗?你们对这样的场景有什么感受?
二、呈现与讲解(10分钟)
1. 向学生展示诗歌《观潮》的诗歌原文和注释。
2. 阅读诗歌原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3. 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难点。
三、朗读与理解(10分钟)
1. 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跟读。
2. 分角色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3.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四、课文分析与讨论(15分钟)
1.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 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诗歌的意义和作者的表达方式。
3.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五、诗歌创作与表达(15分钟)
1. 带领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
2. 学生上台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与同学分享。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2. 鼓励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多读诗歌。
七、作业布置(5分钟)
1. 让学生继续阅读《观潮》这首诗歌,思考并写下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多读其他优秀的诗歌,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四年级语文《观潮》优质课说课稿 篇三
四年级语文《观潮》优质课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观潮》优质课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
[说目标]
依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的情感。
2、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是理解“潮来之时”的记叙。
教学难点是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壮的磅礴的气势。
[说教学]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民主中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
1、导入:在我国,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钱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处,有谁知道钱塘江大潮?见过吗?
2、放录像,直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和壮观。
3、请学生谈观看钱塘江大潮后的感受。
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壮的气势,学生的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理解词句。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课文脉络非常清楚,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很快理清文章的顺序,在此基础上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组织教学。
三、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感受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到观潮人的急切、激动的心情。因此,我设计这么几个问题:如果你就是观察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
四、通过“读、悟、议、赏、再读”,重点体会潮来时壮观景象
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
1、读。学生自由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议。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见,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景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4、赏。再次展现大潮来时的雄壮的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的气势。
5、再读。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大潮的雄壮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观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条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最后犹如千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大潮的雄壮,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结束
学完全文后,我再次让学生自由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给予时间让学生展示,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六、作业设计:
让学生把自己观赏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讲给家长听,既锻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效果]
可以看到,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得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