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推荐3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篇一
标题:认识钟表,学会读时间
导入: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认识钟表》这一课。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认识钟表,并且学会读时间。
一、目标:
1. 能够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 能够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3. 能够练习画出指定时间的钟表。
二、重点内容:
1. 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
2. 学习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3. 练习画出指定时间的钟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钟表上的指针。大家知道钟表上有三根指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和秒针。时针是最短的,它表示小时;分针是中间的,它表示分钟;秒针是最长的,它表示秒数。
2. 学习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如何读懂钟表上的时间。首先,我们要看时针指向的数字,这个数字就是小时;然后,我们要看分针指向的数字,这个数字就是分钟。例如,当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3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时间是12点3分。同理,如果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9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时间是6点9分。
3. 练习画出指定时间的钟表:
最后,我们来练习一下画出指定时间的钟表。老师会给大家一个时间,比如说9点15分,我们要根据这个时间来画出钟表上的指针位置。首先,我们要找到时针指向的数字,然后找到分针指向的数字,最后将指针画在相应的位置上。
四、巩固与拓展:
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游戏和练习,例如,老师说一个时间,学生们来模拟指针的位置;或者给学生们一张空白的钟表,让他们根据要求画出指定时间的钟表。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学会了读懂钟表上的时间,并且练习了画出指定时间的钟表。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篇二
标题:认识钟表,学会设置闹钟
导入: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认识钟表》这一课。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认识钟表,并且学会设置闹钟。
一、目标:
1. 能够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 能够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3. 能够设置闹钟,按照指定时间响铃。
二、重点内容:
1. 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
2. 学习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3. 练习设置闹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钟表上的指针。大家知道钟表上有三根指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和秒针。时针是最短的,它表示小时;分针是中间的,它表示分钟;秒针是最长的,它表示秒数。
2. 学习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如何读懂钟表上的时间。首先,我们要看时针指向的数字,这个数字就是小时;然后,我们要看分针指向的数字,这个数字就是分钟。例如,当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3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时间是12点3分。同理,如果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9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时间是6点9分。
3. 练习设置闹钟:
最后,我们来练习一下设置闹钟。老师会给大家一个时间,比如说7点30分,我们要根据这个时间来设置闹钟。首先,我们要找到时针指向的数字,然后找到分针指向的数字,最后按照指定的时间来设置闹钟。
四、巩固与拓展:
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游戏和练习,例如,老师说一个时间,学生们来模拟指针的位置;或者给学生们一张空白的钟表,让他们根据要求设置闹钟。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学会了读懂钟表上的时间,并且练习了设置闹钟。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设置自己的闹钟。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篇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说课稿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时间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一般来说,他们的活动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设计思路
本课从导入到实践活动,学生都是在以非常熟悉的“我的一天”来设计的。注重了学生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了有效教学的理论。进行这一知识的教学,体现以生活为依托,以实践为第一。在教学中,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让他们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找寻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发展,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使40分钟的课堂变的有效果、有效率、有效应。
学生的学法:
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要结合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才能把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其主动掌握时间的基础知识,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也参与了有效学习的过程。
我的设计理念:
一、感受数学生活化的'魅力。
由于时间在生活当中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程度的感知,所以我从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入手引入正题,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去认识钟表,通过讨论、交流的方法由生活经验上升到知识体系。
二、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我让学生应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安排表,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能力应用于生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在实践探究中,学生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
三、感受数学中的情感。
数学并不是枯燥的,它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生活,这也是在有效教学中“全人”发展的特征体现。在本课中我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妈妈的作息时间,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也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感恩教育。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
3.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具、学具:教学课件、钟表和钟表模型
教学流程
本课我主要由五个教学环节来完成
一、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
(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创设情景,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出主题图设题提问。
提问:你能说出你自己的作息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呢?(看挂钟或电子表。)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电子表面。
(1)观察钟面和电子表面: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观察的对象,可以观察钟面,也可以观察电子表面,互相讨论、交流意见,教师参与共同研究。
(2)学生交流、反馈(得出以下几种答案)。
钟面:①有1~12个数字(点击闪烁)。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身体又细又长的叫分针;身体又粗又短的叫时针。)
电子表:①由数字表示时间。②中间有2个点会闪烁。
(开放式的课堂,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学生自主、有效的获取知识,学生掌握知识也就更加扎实。)
2.认识整时。
(1)课件依次出现“我的一天的生活”。
观察画面,说一说我接下来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观察、交流。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描述任何事物时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学生的评价客观、真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
(2)认识钟面上整时刻。
①观察钟面,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充分交流
③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在看钟面时不仅要看时针,
还要看分针,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④反馈练习。出示模型钟:说说这是几时?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此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探究中发现知识。)
(3)认识电子表的整时刻。
1、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可以自行完成,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
2、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电子表上的时刻的?
3、引导学生小结:在电子表上,如果点的后面是2个0,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时。
4、反馈练习。
出示模型钟:这个时刻用电子表的方式来表示,该怎样写呢?
(强调:电子表表示的整时刻时,点的后面是2个0。)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两种方法来表示整时刻。一种是文字表示,一种是电子表的形式。(小结加深学生对时间两种表现形式的理解)
三、知识延伸。
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起床的时间是6时,看动画片的时间也是6时呢?(得出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初步感知时针每天转2圈。)
2.练习十六第3题。
(1)提问:①钟面上现在是几时?
②再过1小时是几时呢?
(2)反馈(教师演示课件):分针转一圈,时针走一格。(4时)
(3)学生独立认识其余钟面时间。
3.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表。
(这个实践活动体现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的关注发展和关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情感体验。
你能说出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吗?她的作息时间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这样呢?(体现有效教学的特征,关注“全人”发展。)
五、小结。
师:学习了这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道理?希望通过这节课大家不仅能认识钟表,还要懂得珍惜时间,和时间一起赛跑!应用较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渗透有效教学的内涵,节时高效。相机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课后总结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作为一名刚刚踏上数学教学之路的我来说,整堂课的设计和实施免不了会有许多不足。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够给我批评指正,我虚心接受,并将努力改善。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