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小学语文说课(精简3篇)
《一去二三里》小学语文说课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说教材背景
《一去二三里》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诗歌作品,作者是郑愁予。该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小孩子在田野间奔跑的场景,表达了童年的纯真和无忧无虑的心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体验童年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读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3.情感目标: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丽和纯真的童年,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场景和情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内容
1.情境呈现:通过幻灯片展示田野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
2.导入讨论:请学生谈谈自己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的快乐时光。
3.诗歌朗读:教师朗读诗歌,引导学生一起读。
4.诗歌理解: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场景和情感。
5.语言运用:教师引导学生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绘诗歌中的场景和情感。
6.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用自己的语言编写一段描写田野的文字,展示给全班。
7.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
五、说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田野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编写一段描写田野的文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教育法:通过欣赏诗歌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六、说教学手段
1.幻灯片:通过展示田野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
2.黑板:用于课堂讲解和学生板书。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编写一段描写田野的文字。
七、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田野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
2.讨论:请学生谈谈自己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的快乐时光。
3.诗歌朗读:教师朗读诗歌,引导学生一起读。
4.诗歌理解: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场景和情感。
5.语言运用:教师引导学生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绘诗歌中的场景和情感。
6.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用自己的语言编写一段描写田野的文字,展示给全班。
7.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
八、说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读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同时,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在小组合作和展示交流的环节,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整体上,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展示交流环节,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
《一去二三里》小学语文说课 篇三
《一去二三里》小学语文说课范文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中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小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4个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及一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
4、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第一个汉字“一”。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导入新课时我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但由于本人语言功底薄弱,又没有其他让学生直观感知的多媒体设备,只有课本上一副图,所以教学效果没有预想的那么好。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我先让学生圈出诗中的生字宝宝读读拼拼,并借助所学的拼音拼读古诗,会读了读给同桌听一听。但是可能因为是第一次学习课文,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还不是很能掌握,有个别学生不会圈生字。有人说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诵读古诗时,我让学生在试试、学学、比比等活动中,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在研读时,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小山村,说说看到了什么景物,进行美读。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但实际教学中,由于本人经验不足,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只停留在表面层次。
三、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生字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设置引人入胜的游戏情境,如摘果子,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来认字。本课时先写一个“一”,让学生初步认识田字格,充分地说横笔的写法,分散写字的难点,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写字,巩固生字。但由于时间紧张,写字这一步完成地有些匆忙。
我今年是第一次任教一年级,没有经验,而且上的又是新课程。有些地方还是不太会把握,比如对学生的回答没有作出及时评价,课堂生成没有好好抓住,教学机智不够成熟等。课后我也虚心听取了前辈老师的意见,看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也反思了这堂课失败的地方,总结了成功的地方,以后要继续向老师们多学习,多探讨,努力使自己的课堂生动、活泼、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