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说课稿(精彩3篇)

《绿色蝈蝈》说课稿 篇一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一节生物课,主要内容是介绍蝈蝈的生活习性和特点。通过学习蝈蝈的形态特征、食性、生活环境等知识,让学生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蝈蝈的形态特征、食性和生活环境。

(2) 掌握观察和描述蝈蝈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 了解蝈蝈的形态特征、食性和生活环境。

(2) 掌握观察和描述蝈蝈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张蝈蝈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生物,并简要介绍蝈蝈的生活习性。

2. 学习新知

(1) 学生观察蝈蝈的形态特征,包括身体外形、颜色、触角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描述。

(2) 学生了解蝈蝈的食性,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蝈蝈的食物,并引导学生思考蝈蝈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食物。

(3) 学生了解蝈蝈的生活环境,教师通过图片或实地观察引导学生了解蝈蝈的生活环境,并让学生思考蝈蝈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活环境。

3. 拓展延伸

(1) 学生分小组进行蝈蝈观察实验,记录蝈蝈的形态特征、食性和生活环境。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蝈蝈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的观察实验可能不够充分,需要在之后的课堂中进一步拓展延伸。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时,应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更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绿色蝈蝈》说课稿 篇二

一、教材内容分析

《绿色蝈蝈》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一篇生物课文,主要介绍了蝈蝈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食性。通过此文,让学生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蝈蝈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食性。

(2) 掌握观察和描述蝈蝈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 了解蝈蝈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食性。

(2) 掌握观察和描述蝈蝈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张蝈蝈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生物,并简要介绍蝈蝈的生活习性。

2. 学习新知

(1) 学生观察蝈蝈的形态特征,包括身体外形、颜色、触角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描述。

(2) 学生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教师通过课文或图片展示蝈蝈的生活习性,并引导学生思考蝈蝈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

(3) 学生了解蝈蝈的食性,教师通过课文或实物展示蝈蝈的食物,并引导学生思考蝈蝈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食物。

3. 拓展延伸

(1) 学生进行蝈蝈观察实验,记录蝈蝈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食性。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蝈蝈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的观察实验可能不够充分,需要在之后的课堂中进一步拓展延伸。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时,应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更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绿色蝈蝈》说课稿 篇三

《绿色蝈蝈》说课稿

  说教材:文本教育价值的发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是“人与自然”主题的第二单元,编写的五篇课文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对本单元的教学,我们希望实现以下目标:情感和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几个方面:注意兼顾三个维度,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注意结合自己所处的地域灵活处理课文内容;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课外语文实践(包括阅读),开展科学活动;加强语言积累,让学生每人备一本“摘抄本”,摘抄有关优美词句。本文出自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的巨著《昆虫记》,可谓名家名篇。教学本文,可通过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本文是一篇观察随笔,又是一篇优美散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拟人手法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这一点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巩固,并在实践中运用。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昆虫记》中的其他作品。作为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科技小品文,对学生增强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领悟科学精神有着很强的教育作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说教法和学法:文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根据本文的内容和表达的特点,本文的教育价值就在于能引导学生通过法布尔的笔触去感受奇妙的昆虫世界,丰富有关昆虫的科学知识;同时,通过阅读来走进“昆虫之父”法布尔,既可以学习他的探究精神,又可以通过品味他生动自然的语言来感受那浓浓的生命意识。并且,由于作者对蝈蝈特征和习性的介绍都是通过细致的观察与传神的描述来表现的.,所以,可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所以,在学习中概括要点、品味语言、感受精神、激发探究是作为教材在使用中的关键词。

  学习本文的教学目标是:情感和态度目标——激发我们对昆虫的各方面习性的强烈的好奇心,调动他们阅读《昆虫记》的积极性,懂得生命的重要性,学会理解和尊重其他的生命,以至于小巧玲珑的昆虫。明白每一种生命都来之不易,第一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其道理,也许人类还可以从其他生命历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蝈蝈的常识,它有怎样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科学的探究方法,如发现问题、追踪调查、变换条件,仔细分析、寻找规律等方法;文章的艺术性,以一种欣喜的心情贯穿始终,感动着读者;构思巧妙,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善于用一种快乐衬托另一种快乐;以鹰的勇猛凶悍反衬蝈蝈的机智勇敢;每次发现蝈蝈的一些特点后,总是生动地描述一下,再举一些有趣的例子加以证明,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蝈蝈的特点;本文多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写,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过程和方法目标——采用赏读、整理、创新相结合的学法来学习课文。能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和语言现象,分析它的表达效果,交流独特的阅读体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能用知识积累卡学会积累,用自由创作延伸创新,拓展课外阅读。

  说教学程序:教学思路扫描

  本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对于昆虫,还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所以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引导他们进入昆虫世界,要让学生学会不仅能读懂这一篇文章,还应该教会学生会读这一类现代科技小品文,并善于整理知识和拓展知识。在教学中,采用激趣导入,让学生关注作品,进行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多研讨,多交流,反复阅读,用卡片式整理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展示,体验独立发现知识的快乐,便于形成以后主动学习的习惯。

  创新板块设计:

  1、情景导入,展示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2、速读课文,学会圈点批注和提取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是对七年级学生进行“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习惯养成教育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3、精读课文,揣摩语言,激励学生自主展示,初步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这样设计旨在链接中考考点,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品读课文,合作研讨,与文本和作者对话,流露真情。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以便更好地发挥文本的教育价值。

  5、研读课文,共同探究,课外阅读延伸,比较阅读,以读促写。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以读促写,以写辅读,相得益彰。

  6、学会积累,用积累卡摘抄积累多音字、生词、好句。授人以渔,厚积薄发,学法在课内,功夫在课外。

  7、分享学习的成功体验,整理归纳学法。让学生明白任何一种知识的学习,都有其规律。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养成边学习边总结,边积累边运用的学习习惯。

  8、自由作业,快乐学习,开发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课堂作业是任选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10个左右的词语连词成句,并有几处用上拟人手法。注重落实双基。课外阅读实践,到图书室和网上查阅《昆虫记》的相关资料,搜集整理知识,学会用卡片式摘抄积累笔记。

  9、美好祝福,把握今天,辉煌人生。渗透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理念。

  10、教学反思: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为更多的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主阵地。

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说课稿【精彩5篇】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
稿件2015-01-07
信息技术说课稿【精彩5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3篇)

18《颐和园》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
稿件2016-09-04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3篇)

《武松打虎》说课稿【精彩3篇】

一、教材分析 : 《武松打虎》是长春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篇阅读课文。文章节选自《水浒传》的第 23 回,文章按照“上冈一一喝酒一一打虎一一下冈”这一过程来叙述,写出了武松豪放的性格特点 , 表现了他的智...
稿件2018-01-05
《武松打虎》说课稿【精彩3篇】

赞美鼓励运动员的广播稿(优选3篇)

广播稿一:来吧现在才是关键,把脆弱放在一边。抓不住机会的你,上不了最前线。踏上雪白跑线,把头发甩到后边。能量化成流汗,让我疯狂呐喊。相信我的预感,一定第一个撞线,只要定睛向你看,心情便会HIGH到极度...
稿件2016-03-06
赞美鼓励运动员的广播稿(优选3篇)

兵马俑讲解稿范文共54篇【优秀3篇】

兵马俑讲解稿范文 第一篇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举世闻名的世界遗产——西安秦兵马俑。我叫姜思捷,大家可以叫我姜导游。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进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
稿件2019-08-09
兵马俑讲解稿范文共54篇【优秀3篇】

小班数学活动说课稿【优秀6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活动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数学活动说课稿 篇1 ...
稿件2019-02-02
小班数学活动说课稿【优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