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铺地砖》说课稿【推荐3篇】
五年级数学上《铺地砖》说课稿 篇一
标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铺地砖的基本方法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铺地砖的基本方法,了解铺地砖的规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铺地砖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铺地砖的实物、洞穴模型、图片、PPT。
2. 环境准备:教室中央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学生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10分钟)
通过展示铺地砖的实物和图片,引起学生对铺地砖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
2. 理论讲解(15分钟)
通过PPT展示铺地砖的基本方法和规则,引导学生理解铺地砖的原理和步骤。
3. 操作演示(15分钟)
教师在洞穴模型上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模仿操作。
4. 小组合作(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套铺地砖的材料,要求学生按照规则进行铺砖操作。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辅助。
5. 总结归纳(10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操作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6. 拓展延伸(10分钟)
通过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铺地砖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五、课堂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中的地砖铺设情况,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以及对铺地砖规则的体会。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观察、分析和操作方面得到了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和加强。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操作起来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后续的课堂上进行巩固和练习。
五年级数学上《铺地砖》说课稿 篇二
标题:通过铺地砖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准确性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铺地砖的基本方法,了解铺地砖的规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准确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铺地砖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铺地砖的实物、洞穴模型、图片、PPT。
2. 环境准备:教室中央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学生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10分钟)
通过展示铺地砖的实物和图片,引起学生对铺地砖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
2. 理论讲解(15分钟)
通过PPT展示铺地砖的基本方法和规则,引导学生理解铺地砖的原理和步骤。
3. 操作演示(15分钟)
教师在洞穴模型上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模仿操作。
4. 空间想象力训练(20分钟)
教师布置一些空间想象力训练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想象来解决问题,如:如果房间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如何铺地砖?
5. 小组合作(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套铺地砖的材料,要求学生按照规则进行铺砖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准确性。
6. 总结归纳(10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操作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五、课堂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中的地砖铺设情况,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以及对铺地砖规则的体会。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空间想象力和准确性方面得到了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和加强。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空间想象力的训练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后续的课堂上进行巩固和练习。
五年级数学上《铺地砖》说课稿 篇三
五年级数学上《铺地砖》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铺地砖”。在本次活动中,学生将综合应用图形、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与应用,是培养学生初步数学意识的好教材。能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大家能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
2.在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和数学知识的应用,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大家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中对大家进行美育渗透。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选择所需的地砖,根据不同要求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活动展开充分交流,并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情境引入(出示装修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出示小明卧室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启发学生思考: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指名汇报。
3、出示两种地砖(让学生说说地砖的`形状及大小)
4、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问题?(用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地砖铺满卧室地面,至少要多少块砖?需要多少元?)
学生小组讨论(四人一组),指名汇报。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三、试一试
1、如果要用边长为50cm的正方形地砖,那么铺满整小明卧室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元?
2、买这两种地砖大约各需要多少钱?选择哪一种比较合适?
四、巩固练习
小明爸爸、妈妈的房间地面的长和宽分别是6m和4m,用哪种地砖铺更少钱?
(1)组内分工计算;
(2)交流
(3)汇报。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