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研究说课稿(优秀3篇)
《三袋麦子》研究说课稿 篇一
标题:《三袋麦子》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引言:
《三袋麦子》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通过讲述一个农民和他的三袋麦子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于劳动、贪婪和分享的思考。在本次说课中,我将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辨能力为核心,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寓意和人物形象,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和价值观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三袋麦子》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寓意;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辨和判断能力;
(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念;
(2)引导学生反思贪婪的危害,并提倡分享和公平的观念;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关怀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插图,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并提出与劳动和贪婪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2.阅读与理解(15分钟)
学生独立阅读《三袋麦子》故事,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回答故事中的关键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3.分析与思考(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对比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行为,引导学生分析农民的贪婪和小偷的欺诈,让学生思考这些行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影响。
4.创作与表达(2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农民、小偷和善良的村民,通过对话和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5.归纳与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的情节和寓意,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故事中的道德启示和价值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启示和观念应用到生活中。
三、教学手段与媒体
1.教学手段:讲授、讨论、角色扮演、归纳总结。
2.教学媒体:插图、PPT、教学实物。
四、教学评价
1.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学生自评法: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和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3.小组评价法:小组成员互相评价,评价小组内成员在讨论和表演中的贡献度。
总结:
通过本次说课,我们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媒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三袋麦子》的寓意和人物形象,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思辨能力。通过学习这个寓言故事,学生将更加深入地思考劳动、贪婪和分享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和人文关怀的意识。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在思考问题、表达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三袋麦子》研究说课稿 篇三
《三袋麦子》研究说课稿
一、游戏导入
一个精彩的导入能让学生情趣盎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课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我正是运用了这种激趣导入的方式,别出心裁的利用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特点,用“猜故事”的游戏方法导入,例如:芝麻芝麻开开门。《啊里巴巴和四十大道》,让学生从一句话而想到一个童话故事,从而引入今天的童话故事《三袋麦子》。这样一来使学生对课文立即产生浓郁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同时体现出课内和课外知识的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曲径通幽”之效。
二、回忆内容,整体感知
进入授课时,我首先是带着学生,将昨天通读过的课文进行回顾,唤醒学生之前在脑海里存有的信息,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新的学习。接着,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串联式”的问题:“这个故事里有几个人物?”学生回答师板书:土地爷爷 小猪 小牛 小猴 然后让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从而影射出整片课文的关键词“三袋麦子”。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自读完课文后,对学生的设问中我打破了传统的:“小朋友们喜欢谁?”这种单一的问题模式,而是提出了:“谁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这样的提问方式,无疑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做主,成为真正了解这些小动物的主人。
三、 精读品悟,渗透读法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在这部分中我所要授予学生的是在阅读中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当然这种探索式的学习方法也要始终贯穿于精读品悟之中。首先,通过投影,向学生出示描写小猪的段落,向学生示范老师在读书的方法,勾画出重点字、词、句。比如:开心、迫不及待。明确的引导学生读书时的步骤,引导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自学,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合作性。
接着,就是本课所要阐释的重点,即如何通过一个片段的讲解,实现以读代讲,渗透读法,从而实现读中品悟。要让学生通过单一的课文来把握文章的思想,有感情的朗读出课文,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和实际生活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之后再去读,这又是容易做到的。但如何将学生的这一情感培养起来呢,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就只有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字词句的仔细推敲,反复揣摩,来感悟出课文的情感。所以在授课中我是用这样的引导方式。出示:“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指名让学生读,提问:“小猪当时的心情怎样?”开心。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小猪的开心呢,我着重营造了两个情景:一、小猪眼中的麦子是什么样子?它看到这么多黄灿灿的麦子想到了什么?它的.表情(开心)。二、快过年了,有了这袋麦子小猪的新年将会过得怎样?(很快乐,很美好)这样一来开心语气也就轻松的朗读出来了。其次,在领悟小猪的性格特点时,我设计了让学生思考:“有了这袋黄灿灿的麦子,小猪对这个新年充满了期盼,它怎么做呢?”(迫不及待)“这袋麦子在小猪的手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小猪如何啊”(能干)这样一来学生把自己置身于那般情景中,边读边想象眼前那只可爱的小猪。
当然这样的引导方法,还存在一个这样一个问题,便是学生在朗读时会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来判断事物,在这篇具有教育性的课文中,为了提高学生辨别生活的是非观,我没有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按顺序一一讲解,而是采用了跳跃式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进入到第六自然段,将一年后的小猪的生活情景再现在学生面前,一年前的小猪把开心和快乐带给了大家,而一年后的小猪把麦子吃完了是不是应该伤心了呢?通过这样引导学生用老师刚才读书的方法认真的读第六自然段,一边想一边画出表现小猪特点的词语和句子。学生通过读,汇报(憨厚可爱)(他不由得舔了舔舌头)。这样一来能让学生对小猪有个可比性,留给学生深度的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得到发挥和拓展,使他们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自主学习
最后我将用自学的方式,来完成描写小牛和小猴的段落,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1.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小动物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2.最后进行汇报:怎样处理麦子的?这样的设计正体现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合作性学习以及学生的参与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
四、读读悟悟
1.阅读讨论: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的做法?为什么?(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体验也各不相同.,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希望学生从三个小动物中都能看到优点) 2.如果你也得到土地爷爷送的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 (设计这些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希望学生从三个小动物中都能看到优点,学生想出了各种处理麦子的好方法,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也有了提高。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从而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师总结: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体现了“情感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相融合,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塑造个性化思维,顺应了新课下:“语文课教学应以学定教,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情寄朗读中”。以上便是我对这堂课的一个教学设计,若在说课过程中有所肤浅之处和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原谅,并请予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