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3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0-100的数字,并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用数字进行简单的计数和排序。
3. 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学会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形状分类和图形组合。
教学内容:
1. 数字的认识和书写:通过游戏、歌曲和故事等形式,让学生认识0-100的数字,并能够正确地书写出来。
2. 数字的排列和比较:通过数线、数表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数字,并能够比较大小。
3. 加法和减法的初步认识:通过实物和图片等教具,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4. 形状的认识和分类:通过游戏和实物等教具,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形状分类和图形组合。
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和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故事教学法: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记忆力。
3. 演示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和视频等教具,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数学概念和操作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
1. 数字的认识和书写:通过游戏和歌曲等形式,让学生认识0-100的数字,并能够正确地书写出来。例如,可以用数字卡片进行游戏,让学生按照顺序排列数字,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数字的排列和比较:通过数线、数表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数字,并能够比较大小。例如,可以让学生在数线上找到指定的数字,并用符号比较大小。
3. 加法和减法的初步认识:通过实物和图片等教具,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例如,可以用水果或玩具等实物进行加减法的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
4. 形状的认识和分类:通过游戏和实物等教具,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形状分类和图形组合。例如,可以让学生用图形卡片进行形状分类的游戏,或者用积木搭建不同的图形。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课后布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定期进行小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二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的概念,认识两位数的数字,并能够正确地书写和读出来。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教学内容:
1. 两位数的认识和书写:通过游戏、歌曲和故事等形式,让学生认识两位数的数字,并能够正确地书写和读出来。
2. 加法和减法的进一步认识:通过实物和图片等教具,让学生理解进一步的加法和减法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算。
3.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通过游戏和实物等教具,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
4. 推理和判断的训练:通过问题解答和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教学方法:
1. 故事教学法: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记忆力。
2. 演示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和视频等教具,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数学概念和操作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问题解答法:通过问题解答和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 两位数的认识和书写:通过游戏和歌曲等形式,让学生认识两位数的数字,并能够正确地书写和读出来。例如,可以用数字卡片进行游戏,让学生根据提示说出相应的两位数和其读法。
2. 加法和减法的进一步认识:通过实物和图片等教具,让学生理解进一步的加法和减法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算。例如,可以用物品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演示,让学生自己操作。
3.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通过游戏和实物等教具,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例如,可以让学生用图形卡片进行图形分类的游戏,或者用积木搭建不同的图形。
4. 推理和判断的训练:通过问题解答和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推理出结果,或者进行逻辑游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课后布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定期进行小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三
一、基本情况
二、二班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5人,大部分学生爱学习,学习积极性高,个别学生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五班有学生67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35人,学生人数多,难于教学和管理。有待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方法。
二、指导思想:
1、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加强知识内容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
3、继续强化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初步认识角,表内乘法(一),观察物体,表内乘法(二),统计,数学广角等。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想乘。
5、能辩论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2、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
3、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学习伙伴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双基训练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
六、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学,我有如下打算: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本册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10个是一长条,100个是一层,这样的10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10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万”的实际含义。利用自制的方向板,在教室内或操场上辨认方向。通过数学游戏你问我答,神奇的“495”练习万以内加减法,通过设计图案复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例如,“乘车去机场”,有25人,面包车限坐8人,小汽车限坐3人。可以怎样派车?你认为怎样派车合理?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想出一种方案就可以,在小组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如用表格的方式:
(三)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例如,估计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在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在学习测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技能。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计算方法时,必然算法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如,计算102+129=?学生在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后,在进行实际计算时,有多种方法,都应受到鼓励。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观察数目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进行验算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算。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学习“洗衣机”这一节,研究“如果用节余的钱买一台价格是960元的洗衣机,需要几个月?”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也可能有多种做法,只要是合理的,都应加以鼓励和肯定。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精心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
(五)保持学生已有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孩子几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发言、孩子们已经有一定的意识,也在平时的课堂中做得比较好,那么就要在这学期里将学生已有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以保持和优化,将这些转化为孩子的内需动力。注意倾听、认真作业、爱好阅读这一些需要养成的习惯,孩子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没有形成的,要在平时的课堂中不断地加以强化,让孩子意识到重要性,特别是认真作业这一项,平时作业中要严格以待,让孩子在每一次作业中都要意识到我要认真完成。从而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为以后地有效学习打下基础。
七、教学进度
内容
课时
(一)、长度单位
4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15
1、两位数加两位数
3
2、两位数减两位数
5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4
(三)初步认识角
2
(四)表内乘法(一)
10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
2、26的乘法口诀
7
整理和复习
1
(五)观察物体
4
(六)表内乘法(二)
14
(七)统计
2
总复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