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精简3篇)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听懂、理解并正确运用与自然景物相关的词汇。

2. 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3. 学生能够通过与同伴的合作,展示自己对自然景物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听力训练:通过听录音、师生对话等方式,提高学生听懂自然景物相关词汇的能力。

2. 口语表达: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描述。

3. 合作与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展示自己对自然景物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自然景物的图片,以及相关的听力材料。

2. 学生练习册:包括相关的练习和任务,用于巩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 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太阳镜等,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自然景物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2. 听力训练: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录音并选择正确的图片。

3. 口语表达: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用英语描述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

4. 合作与创造力:分组讨论,让学生合作创作一幅关于自然景物的画作,并用英语进行描述。

5.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和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与评价: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进行互评。

五、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参与户外活动,感受自然景物的美丽并用英语进行描述。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阅读相关的英语材料,扩展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活动,学生的合作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课后的延伸活动和自主学习的安排,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自然景物的了解和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读懂并理解故事《在山的那边》。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理解故事,发现故事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重点:

1. 阅读理解:通过教师朗读和学生阅读,提高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能力。

2. 人生哲理: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让学生发现故事中的人生哲理。

3. 写作表达:通过写作活动,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故事《在山的那边》的文字和相关的图片。

2. 学生练习册:包括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用于巩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故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阅读理解:教师朗读故事,然后学生阅读故事,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3. 人生哲理: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蕴含的人生哲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4. 写作表达:让学生根据故事的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的文章。

5.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与评价: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展示和讨论,总结故事中的人生哲理。

五、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并进行写作和讨论。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阅读相关的英语材料,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故事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讨论故事中的人生哲理和写作表达活动,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课后的延伸活动和自主学习的安排,有助于学生继续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篇三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今天,我授课的内容是诗歌《在山的那边》。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课是整个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课,对贯彻课程标准和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一定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这篇课文是当代诗人王家新借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与海这两个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自己成长中的人生感悟,并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要一次次战胜失败和苦难,才能达到理想境界。

  对刚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这首诗很有吸引力,一方面他们要从小学生过渡为中学生,有很多困难等着他们去克服,另一方面诗的第一节诗人以一个孩子的语调来写,能调动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一般能较好地把握诗中的山与海的象征意义,但对诗中“无数座山”的理解,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往往估计不足,需要教师因势利导,突破难点。

  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两个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2、联系生活,感悟人生。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朗读训练,调动学生情感来理解作品。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课文

  联系青岛的地域特点,提问: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青岛的'海滨,而是生活在苍茫的大山里,同学们会想些什么呢?引发学生想象山里孩子的想望,搭起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初一是起始年级,一定培养学生打好基础,不能忽视认字、写字的训练。

  四、整体感知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并思考:山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全诗为什么分为两节?

  五、研读赏析

  学生通过朗读,自己主动品味揣摩语言,从中发现问题共同探究赏析。

  六、体验反思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这首诗给自己的启示,引导学生在欣赏文艺作品时,能走过文字的桥梁,用自己的心灵与诗人沟通达到共鸣,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有益的人生启示,丰富自己的个性,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七、布置作业

  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把自己的体会和收获表达成文字。

相关文章

生命的感动初中作文【实用3篇】

生命中有太多的感动,是在穷困潦倒饥饿之时,一碗浓稠的白粥;是街边艺人用自己的双手谱写人间最优美的旋律,为那微薄的收入而潸然泪下;是新生儿的降生而喜悦,那是最真挚的感动,一种来源于生命的感动。 一本相册...
初中资料2013-09-04
生命的感动初中作文【实用3篇】

初中体育课篮球运球教学设计(推荐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体育课篮球运球教学设计,欢迎大...
初中资料2013-05-08
初中体育课篮球运球教学设计(推荐6篇)

社会实践活动范文初中【实用6篇】

社会实践活动范文初中 第一篇今天的小分队活动让人充满了期待。这是这学期的寒假社会实践中的第一个小分队活动。我们这次的实践主题是学习交流会及户外会拓展活动。首先我们先去敏乐爸爸公司开展学习交流会。杨敏乐...
初中资料2015-05-09
社会实践活动范文初中【实用6篇】

用文明赢得尊重初中作文(精彩6篇)

用文明赢得尊重初中作文 第一篇一个人需要文明,一个社会需要文明,一个国家更需要文明。而我们的祖国就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我们国家现在提出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初中资料2015-03-07
用文明赢得尊重初中作文(精彩6篇)

爱的目光初中作文(最新3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的目光初中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资料2018-01-06
爱的目光初中作文(最新3篇)

宝瓶初中作文(优秀3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宝瓶初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资料2014-05-07
宝瓶初中作文(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