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幼儿大班说课稿【通用3篇】
《感恩的心》幼儿大班说课稿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感恩的心》是适合幼儿大班的一本绘本,主要讲述了感恩的重要性和如何表达感恩之情的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和可爱的插图,引导幼儿了解感恩的概念,并培养他们感恩的意识和习惯。本书还通过简单的对话和重复的句型,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阅读故事,使幼儿了解感恩的重要性,掌握感恩的基本概念。
2.情感目标:培养幼儿感恩的意识和习惯,使他们学会珍惜他人的帮助,并主动表达感谢之情。
3.语言目标:通过阅读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感恩的意识和习惯,使他们学会珍惜他人的帮助,并主动表达感谢之情。
2.教学难点:通过简单的对话和重复的句型,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感恩的心》绘本、幼儿感恩卡片、小奖品。
2.课前准备:熟悉故事情节和重要句型,准备相关教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
1.导入:与幼儿进行简单的对话,引导他们回忆一下上次的故事《小兔子找妈妈》。询问幼儿对妈妈的爱是否应该感恩。
2.展示故事:通过展示绘本,引导幼儿观察插图,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3.朗读故事:老师带着幼儿一起朗读故事,注意语调和节奏的把握,让幼儿感受故事的情感。
4.讨论与互动:举起绘本,与幼儿进行简单的对话,引导他们回答问题,如:“故事中的小猫为什么感到开心?”、“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等。
5.教学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张幼儿感恩卡片和一些小奖品。让幼儿在卡片上写下自己想要感谢的人,然后将卡片送给对方。同时,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可以给其他组的成员发放小奖品,表达对他们的感谢之情。
6.教学总结:让幼儿再次回顾故事的情节和重要句型,总结课堂学到的内容。
7.课后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表达感恩之情,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感恩经历与家长分享。
六、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对问题的回答等。
2.收集幼儿的感恩卡片,评价其对感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感恩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但在教学活动设计上,可以加入一些更多样化的互动形式,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在评价上可以加入更具体的指标,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感恩的心》幼儿大班说课稿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感恩的心》是一本适合幼儿大班的绘本,主要讲述了感恩的故事。通过可爱的插图和简单的语言,引导幼儿了解感恩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感恩的意识和习惯。本书还通过重复的句型和互动的情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阅读故事,使幼儿了解感恩的重要性,掌握感恩的基本概念。
2.情感目标:培养幼儿感恩的意识和习惯,使他们学会珍惜他人的帮助,并主动表达感谢之情。
3.语言目标:通过阅读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感恩的意识和习惯,使他们学会珍惜他人的帮助,并主动表达感谢之情。
2.教学难点:通过重复的句型和互动的情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感恩的心》绘本、感恩卡片。
2.课前准备:熟悉故事情节和重要句型,准备相关教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
1.导入:与幼儿进行简单的对话,引导他们回忆一下上次的故事《小兔子找妈妈》,询问幼儿对妈妈的爱是否应该感恩。
2.展示故事:通过展示绘本,引导幼儿观察插图,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3.朗读故事:老师带着幼儿一起朗读故事,注意语调和节奏的把握,让幼儿感受故事的情感。
4.讨论与互动:举起绘本,与幼儿进行简单的对话,引导他们回答问题,如:“故事中的小猫为什么感到开心?”、“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等。
5.教学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张感恩卡片。让幼儿在卡片上写下自己想要感谢的人,并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6.教学总结:让幼儿再次回顾故事的情节和重要句型,总结课堂学到的内容。
7.课后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表达感恩之情,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感恩经历与家长分享。
六、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对问题的回答等。
2.收集幼儿的感恩卡片,评价其对感恩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感恩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但在教学活动设计上,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形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在评价上可以加入更具体的指标,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感恩的心》幼儿大班说课稿 篇三
《感恩的心》幼儿大班说课稿
一、确定主题:
最近在看一个绘本故事《感恩的笑脸》。文中的妈妈教育孩子说:“即使是在你肚子饿的时候也能找出十个感恩的理由。”反思我们身边的孩子,他们会“感恩”吗?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顶撞家长、怨恨家长的现象屡见不鲜。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态;有助于幼儿形成高尚的情操;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因此我确立班会主题为《感恩的心》。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设计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活动使每个孩子都能心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阳光雨露,感谢身边所有的人和事。我想孩子们未来的生活会更美好、更幸福!
二、分析学情
幼儿刚刚进入大班,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限,他们处在长辈的呵护状态之中,导致他们形成了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总想自己主宰他人,却很少去读懂父母的爱,更不知道该如何去爱别人。(当然有部分幼儿在感恩父母这方面也是做得很好的。)所以现在的孩子普遍有“自私、冷漠、孤僻”的一面,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学会感恩对孩子至关重要,只有先懂得感恩,才会懂得关爱和回报。要让幼儿学会感恩,首先要心怀一颗感恩的心。
三、说活动目标:
本节班会活动,我以萌发幼儿具有感恩品质为目的,激发幼儿产生初步的知恩,感恩,报恩的心理,培养具有较强爱的感受和爱的表达能力的幼儿,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目标预设为以下几点:
1.知道我们应该对别人的帮助和付出表示感谢。
2.能用多种方式表达谢意。
3.体会到感谢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四、说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选择:我觉得通过本节班会课的学习,重点应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感恩,知道对别人的帮助和付出要表示感谢。
2.难点突破:我们现在的孩子几乎都生活在一种家庭溺爱当中,他们很少会去体会什么是“爱”,因此就很难从心底去接受什么是“感恩”了,我认为这便是我们的教学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我认为首先还是得从“爱”谈起,因此,我通过幼儿感兴趣的的故事和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去打动幼儿、感动幼儿,从而达到难点的突破。
五、说活动准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次成功的班会,准备工作必不可少。结合本节班会活动所需,我作如下准备:
1.情感准备:
(1)活动前,加强感恩宣传,营造活动氛围。
(2)做问卷调查:《大班幼儿感恩行为习惯养成调查表》。
(3)谈话:谁帮助过我,并收集爱心小故事。
(4)已听过故事《感恩的笑脸》。
2.物质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
(2)笑脸贴画若干张。
六、说活动形式:
为使班会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我预以下几个方法进行活动:
1.故事引导法: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幼儿明白帮助别人和感谢别人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建构式教学法:利用一些图片、音乐给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通过体验、讨论,大胆地表达心中的感谢。
3.其他教学法,如游戏法等等
七、说活动流程:
本节活动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故事欣赏、感恩同心圆、情感体验、感恩的笑脸。
第一环节:故事欣赏
1.教师播放ppt课件,生动地讲述故事《小熊旅行》。
2.按照故事情节提出三个问题:
①小熊旅行时都遇到了哪些事情需要帮助?
②当大家帮助小熊后,小熊是怎样说的?
③大家为什么都愿意帮助小熊呢?
因为幼儿刚刚进入大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限,因此以故事的导入方式更易于孩子接受和理解,欲先动其心,必先动其情,先要在情感上引起幼儿的共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下面的环节作好铺垫。
第二环节:感恩同心圆
以故事引入本节活动的主题,
教师提问:
①在你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人帮助过你?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说出不同的人对自己的帮助,如家人、老师、同伴、医生、警察、清洁工等等。
②在这些人当中,你觉得谁对自己的帮助最多?
教师点击课件出现同心圆,请幼儿对这些帮助过自己的人进行一个简单的排序。通过两段视频“感恩父母”和“感恩老师”,以促动心弦的音乐和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告诉幼儿我们生命当中首先要感谢的是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其次是教授我们知识的老师。
父母对孩子不求回报的爱,让孩子们已经习以为常,因此本环节设计了一个排序小游戏,通过图片与音乐的结合,加上老师的讲述,让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再现,激起幼儿心中的那份感动。为下一个环节的情感体验奠定基础。
第三环节:情感体验
此时课件画面为同心圆。
教师指着画面进行三个问题的提问:
①有这么多人给了我们帮助,那么现在你特别想对谁说声“谢谢你”?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出心中的那句谢谢。
②感谢别人不是光靠嘴上说说,还要拿出实际行动。那你会怎么做去感谢帮助过你的人?
这个问题的提出,教师要充分挖掘幼儿内心的想法,鼓励他们说出多种表达谢意的方法,如做到不挑食,感谢幼儿园厨房里的叔叔阿姨;做到上课认真听讲,感谢老师;做一个听话的孩子,感谢爸爸妈妈等等。并请幼儿站到照片前,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③刚才大家在感谢别人的时候,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呢?
教师小结:原来不仅被别人帮助是件开心的事,感谢别人同样也是一件非常开心快乐的事情呀!你也这样认为吗?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这个部分的情感体验,主要让幼儿自己主动说出谢谢,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感谢,三个问题的提出让幼儿逐步感受到感谢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达到既定的预设目标。
第四环节:感恩的.笑脸
师:(课前对幼儿已讲过故事《感恩的笑脸》,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问。)
还记得老师给你们讲的故事《感恩的笑脸》吗?
妈妈告诉詹尼就算是肚子饿的时候,也能找到十个感恩的理由。今天老师也准备了很多笑脸,请你仔细地想想,从早上到现在有什么让你感恩的理由呢?想到一个就在自己的手指上贴一个笑脸。
因为幼儿很少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想法多做反思,一般是过去就忘了,所以只有及时抓住教育契机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在上一环节,幼儿已经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过感恩,但感恩的事件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在这个环节就提供给幼儿一个思考的空间,请每个幼儿都去回忆今天发生了哪些值得感恩的事情。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幼儿,能做到有一个感恩理由贴一张感恩的笑脸,及时让幼儿进行反思,告诉幼儿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感恩。
教师看看幼儿贴满笑脸的小手,用夸张的口气说:哇,就一天的时间,就有这么多值得去的感恩的理由呀。感谢别人,我们也能收获快乐。
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班主任作总结:感恩是一种礼貌。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谢谢”,可能会给对方心里带来一股暖流。有人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谢他,他可能会更加多地帮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把你抚养长大;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教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学会感恩,我们将会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如果你还没有对帮助过你的人说过“谢谢”,那就从现在开始。
八、说预设效果和反思
本节班会课我们要教育的对象是幼儿,我认为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去体会,去感悟,而不在于老师有多少乏力的干预和空洞的教化。因此我觉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而教师只作为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以达到良好的成效。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感恩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做到系列化,一节短短的班会课也许只能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一丝感悟,所以这还需要长期的巩固和引导,做到家园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