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美术的个人教学计划(精彩3篇)
一年级上册美术的个人教学计划 篇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改变,美术教育也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美术教师,我制定了一份个人教学计划,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表现欲望,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进行艺术创作。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色彩基础:介绍主要的颜色和色彩搭配原则,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实践。
2. 线条基础:教授不同类型的线条表现方法,如直线、曲线、斜线等,让学生进行线条创作。
3. 形状基础:介绍常见的几何形状和自然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进行形状创作。
4. 艺术作品欣赏:选取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美术作品。
3.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四、教学过程
1. 色彩基础:通过颜色卡片和彩色画笔,让学生认识不同的颜色,并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实践。
2. 线条基础:通过黑白线条画册,教授不同类型的线条表现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线条创作。
3. 形状基础:通过观察不同的形状,让学生进行形状模仿和创作。
4. 艺术作品欣赏:挑选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并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评价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提供指导。
通过这份个人教学计划,我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加热爱美术,享受绘画的乐趣。同时,通过观察、分析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上册美术的个人教学计划 篇二
在小学一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我制定了一份个人教学计划,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以下是该教学计划的具体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信地进行美术创作。
二、教学内容
1. 色彩基础:教授主要的颜色和色彩搭配原则,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实践。
2. 线条基础:教授不同类型的线条表现方法,如直线、曲线、斜线等,让学生进行线条创作。
3. 形状基础:介绍常见的几何形状和自然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进行形状创作。
4. 艺术作品欣赏:选取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美术作品。
3.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四、教学过程
1. 色彩基础:通过颜色卡片和彩色画笔,让学生认识不同的颜色,并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实践。
2. 线条基础:通过黑白线条画册,教授不同类型的线条表现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线条创作。
3. 形状基础:通过观察不同的形状,让学生进行形状模仿和创作。
4. 艺术作品欣赏:挑选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并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评价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提供指导。
通过这份个人教学计划,我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加热爱美术,享受绘画的乐趣。同时,通过观察、分析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上册美术的个人教学计划 篇三
一年级上册美术的个人教学计划范文
【教材分析】
这套课标教材吸收并保留了江苏省二○○一年大纲本小学美术教材的优点和特色,在其基础上又做了较大变动,编著者认真研究并消化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和教育部部颁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吸收了国内外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结合本地区教学、教研、教改的实际情况,体现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课程标准教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受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尝试用不同的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教学总目标】
1、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设计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学情分析】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美术术语,在学生不知不觉游戏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教材内容而定)
时 间内 容组织形式责任人
2011.9.1——9.10走进大自然图片写生蔡琳琳
2011.11.9—11.20玩泥巴手工制作蔡琳琳
【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苗子一定是在让其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紧密联系的。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这些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达到自身进一不发展的目的。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6、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7、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8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