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精简4篇)
俞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篇一
在音乐教育中,俞伯牙绝弦是一个经典的故事,它不仅有着感人至深的情感内涵,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意义。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份俞伯牙绝弦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教授这个故事。
教学目标:
1. 了解俞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2. 理解音乐表达的意义和方式。
3. 学习演奏古琴的基本技巧。
教学准备:
1. 俞伯牙绝弦的故事概述和相关音乐素材。
2. 一架古琴和一些乐谱。
3. 录音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简短的介绍,激发学生对俞伯牙绝弦故事的兴趣。可以播放一段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2. 讲解故事情节:详细讲解俞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和情节,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分析音乐表达:结合故事情节,讲解音乐表达的意义和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是如何通过琴音来表达情感和故事的。
4. 学习古琴基本技巧:介绍古琴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技巧。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弹奏古琴的感觉,了解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5.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故事情节和音乐表达,自行编排一段古琴演奏。每个小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乐谱,并进行表演和分享。
6. 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表演完毕后,可以进行展示和评价。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对表演进行评论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7. 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并思考自己对音乐表达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俞伯牙绝弦的故事,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参与古琴演奏的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音乐的表达方式,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希望这个教学设计能够为音乐教师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俞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篇二
俞伯牙绝弦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它不仅有着深刻的情感内涵,还能够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个关于俞伯牙绝弦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教授这个故事。
教学目标:
1. 了解俞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2. 理解音乐表达的意义和方式。
3. 学习演奏古琴的基本技巧。
教学准备:
1. 俞伯牙绝弦的故事概述和相关音乐素材。
2. 一架古琴和一些乐谱。
3. 录音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简短的介绍,激发学生对俞伯牙绝弦故事的兴趣。可以播放一段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2. 讲解故事情节:详细讲解俞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和情节,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分析音乐表达:结合故事情节,讲解音乐表达的意义和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是如何通过琴音来表达情感和故事的。
4. 学习古琴基本技巧:介绍古琴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技巧。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弹奏古琴的感觉,了解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5.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故事情节和音乐表达,自行编排一段古琴演奏。每个小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乐谱,并进行表演和分享。
6. 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表演完毕后,可以进行展示和评价。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对表演进行评论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7. 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并思考自己对音乐表达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俞伯牙绝弦的故事,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参与古琴演奏的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音乐的表达方式,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希望这个教学设计能够为音乐教师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俞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致内容。
2、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了解伯牙和子期成为知音的过程。
3、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主人公之间的相知。
【难点】体会伯牙和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珍惜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乐曲导入
播放《高山流水》的曲子。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曲子吗?在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这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古琴曲。这首曲子的背后,隐藏了一个感人涕下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音乐穿越回春秋时期,走进课文《伯牙绝弦》(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标注朗读技巧,解决不会翻译的生字词。
2、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解,概括本文的故事梗概。
明确:善于弹琴的伯牙和善于倾听的子期之间发生的故事。
(三)了解人物,研读友谊
1、谁能结合课前预习,为两位主人公制作一张名片?
明确:
(1)俞伯牙: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他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被人尊为“琴仙”。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的老师是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代表作品。
(2)钟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2、两位主人公是什么关系?
明确: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3、两个主人公身份和地位相差甚远,是什么让他们能成为知音?请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到关键句子,并进行赏析。(音乐)
明确: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这句话体现了伯牙琴技的出神入化,而钟子期欣赏水平同样高超。通过子期对伯牙的评价,一方面,可以看出钟子期是发自内心的赞叹,另一方面,可以体会到伯牙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的心情。)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钟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这才是知音啊!
4、齐读子期死后的句子,思考伯牙当时的心情如何?试着扮演一下伯牙。
明确:“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他黯然神伤,毅然决然地破琴绝弦,这是何等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
(四)穿越古代,开导伯牙
如果你是伯牙的朋友,你会怎样安慰他?
(五)师生总结,布置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束课堂。
作业: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一份关于“友谊”的手抄报。
四、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为文言文,字词的解释非常的多,但由于时间有限,为了体现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的.重难点在于学生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以及文中蕴含的情感上面),所以没有设置很多教学字词的环节,仅仅是放在初读感知环节,简略地带过。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字词一定会花费时间仔细讲解,为学生理解课文以及日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俞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 “艺术的魅力”为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预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二、学情分析
学习文言文《伯牙绝弦》,学生已有了《杨氏之子》作为基础。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了解文章大意;指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揣摩作者表达方法,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文言文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三、设计理念: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学习语文,要听说读写四者并重。”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自学能力,且这篇本文古今字义差别不大,学生可以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意思。在教学时,老师采用以音乐激发学习兴趣;抓住重点词句品词析句,体会知音深刻含义;然后安排配乐写话,激发学生珍惜朋友间真挚情谊,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
四、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我能读出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我还要尝试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六、教学准备:
《高山流水》、乐曲;伯牙和子期等资料。
教法:以读代讲、 情境感悟、点拨引导 学法:自读自悟、以说促悟、以写促悟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一﹑激趣导入:
播放乐曲《高山流水》。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伯牙绝弦》。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同时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朋友之间的那种真挚情谊。
二、解题质疑
1、“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绝弦”呢?
2、许多古文都能从题目上了解课文大意,看了课题,我们知道这篇古文主要讲——的故事。
3、学到这里,听了《伯牙学琴》的故事,你有什么疑问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以前学过《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回想一下,文言文应该怎么读呢?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感悟文本
(一)纵情吟诵识知音
自主研读:由于文章篇幅短,古今差异不大,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可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读好语气词“哉”、“兮”,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理解“谓”、“乃”的意思,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
3、指名读,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5、师范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指名读,评价。
6、配乐朗诵。
7、重点词理解,疏通文意。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
1、课前搜集资料: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后在晋国当大夫。钟子期,楚国人,生活在汉水边,是一位以砍柴为生的樵夫。)
2、课文哪句话写出了他俩的的特点?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指名读句子,从这个句子读懂了什么?(伯牙擅长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具有很高的琴艺,钟子期具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等。)
3、故事激趣,导出下文:
在一个偶然的日子里,俞伯牙出使楚国回来,逆汉水而上返回晋国。途中遇上了大雨,船泊汉阳。看着旁边的高山,听着汉水的涛声,不禁就在船舱中抚起七弦琴来。此时岸上有一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樵夫,被俞伯牙的琴声吸引而来到了船边,这位樵夫就是钟子期。接下来就发生了一段传奇的故事:
出示句子生诵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4、同学们,这段话中哪些词句也告诉我们伯牙善琴,钟子期善听?再读读、划划、注注。
出示句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细读第一句,从什么地方体会出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听?((预设交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理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弹出什么。真好,你把古文内容理解了。哪个词看出是心里想到?(志))读句子。
伯牙的琴声表现高山,钟子期就能感受高山的磅礴,真是善听的子期啊!从钟子期的话中哪里还能看出他善听?(还从“善哉”读出。因为善哉表示感叹,说明钟子期已经非常强烈的感受到伯牙弹琴的是高山。)我分明听出了你的朗读中对伯牙的赞美。谁也来赞美?如此动听的琴声,子期这样赞叹——(生齐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同学们,读书就应该刚才这样,要从字里行间去体会,这句中我们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还从哪里体会到?
出示句子: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那么,这个句子你能把自己的感受放入句中朗读出来吗?
生读,师评议点拨:善哉!我听出了你的赞叹。你的江河读的特别突出,能说说原因吗?(长江、黄河)你那洋洋兮也读的特别好,能说说原因吗?当读到“洋洋兮”你脑海里浮现出了哪些词?(宽广浩荡、浩浩荡荡、波涛澎湃、波涛滚滚、汹涌澎湃、浩瀚无边、广阔无垠)
一起读,读出了江河的那种浩荡之气。
高山也罢,流水也罢,善鼓琴的伯牙,子期都能听懂,这就是(出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结合刚才的两个句子,这句是什么意思?(理解“念”与“必”)
伯牙一时兴起,一首首优美的曲字在这位音乐家的手指间流淌,他的琴声里除了高山流水,还会有哪些景色呢?
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鸟语花香”、“清风明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些美景。出示词语师读前,生读后:
好一个善鼓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钟子期。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钟子期真是伯牙的——知音啊!
伯牙所念的想的仅仅是高山流水、鸟语花香、清风明月吗?(伯牙念的是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想的是像江河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
钟子期“得之”了吗?。知道什么?(伯牙的情操、智慧、心意,像山一样的志向,像海一样的胸怀)现在你对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吗?琴声也懂,心声也懂,志向也懂,这不仅仅是伯牙的知音,更是伯牙的—知心啊!(板书:知心)
在遇到钟子期前,伯牙不会缺少赞美,但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峨峨兮若泰山。 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洋洋乎若江河。在这样一个偶然的日子里,伯牙遇到了子期,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此时,他的心情怎样的?(高兴不已、欣喜若狂、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知我者莫如子期。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那份喜悦和那份真情。(学生感情读文)
(三)破琴绝弦祭知音
1、讲述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子期和伯牙因琴相识,相见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见。第二年八月,伯牙千里迢迢赶到汉阳江边,久等不见子期。于是,弹起《高山流水》,仍不见子期。伯牙到处寻觅子期,遇一老者,老人说:“子期去年染病身亡。死前有嘱咐‘请把我葬在江边,此生不能听到伯牙操琴,让我九泉之下聆听他的琴声!’”知音死了,伯牙的琴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伯牙悲痛万分,久久伫立在子期墓前,长歌一曲后,把琴摔个粉碎,至死不再弹琴。
2、请读最后一句。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弦绝琴,终身不复鼓。
3、用一个字来概括他当时的心境,那就是——悲!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那就是——悲痛欲绝!
4、知音已死,岂一个悲字了得!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请再读最后一句。
(四)千古传唱怀知音
1、同学们,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才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的荡气回肠。从此,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地在传诵着它!课文后边有个资料袋,就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源远流长,请你快速地浏览一下。
2、伯牙和子期,这知音的故事感动和温暖着一代又一代渴望心有灵犀、心心相印的中国人。
就在故事发生300多年后的战国时期,古书《列子》就记下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时间在流逝,500多年过去了,秦朝的《吕氏春秋》依然为我们呈现了这对知音相遇时那最美好的瞬间——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1000多年后的唐代,人们在古诗中也都为那伯牙的破琴绝弦叹息不已——女生一起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000多年后的明朝,人们又用小说传诵着这个千古佳话。
2500年后的今天,就在这个课堂上,我们六(4)班的孩子也在无限神往地传诵着这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
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知心的人,你就可以称他是你的—知音。
搜集古今表现真挚友谊的故事,交友名句。
3、配乐朗诵。
四、总结:
高山依旧,流水依旧,只是高山流水之间多了一段知音的千古佳话,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让我们在这曲《高山流水》的音乐中背诵课文,记住这个千古流芳的故事,延续这段永远不变的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