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彩3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
在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将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以下是我们的教学计划:
第一章:认识数字
1.1 数字的认识和书写
1.2 数字的大小比较
1.3 数字的顺序排列
1.4 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第二章:认识数的加法和减法
2.1 加法的认识和计算
2.2 减法的认识和计算
2.3 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
第三章:简单的数学问题
3.1 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
3.2 利用加法和减法解决数学问题
3.3 数学问题的应用
第四章:认识图形
4.1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4.2 立体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4.3 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第五章:认识时间
5.1 一天的时间和时间的顺序
5.2 时钟的认识和读法
5.3 时间的概念和应用
第六章:认识金钱
6.1 人民币的认识和面值
6.2 金钱的加法和减法
6.3 金钱的应用和计算
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教师讲解、游戏、小组合作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每一章的教学中,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此外,我们还将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让学生进行数学推理、数学探究和数学实践,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巩固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如数字的认识和书写、加法和减法的计算等。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总之,我们的数学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基本技能,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二
在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和美妙之处。以下是我们的教学计划:
第一章:认识数字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通过认识数字的形状和书写,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和意义。通过数字的大小比较和顺序排列,引导学生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和顺序关系。
第二章:认识数的加法和减法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通过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意义。通过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章:简单的数学问题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引导学生理解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通过利用加法和减法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数学问题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第四章:认识图形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通过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名称和特征。通过图形的分类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和比较能力。
第五章:认识时间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通过认识一天的时间和时间的顺序,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和应用。通过时钟的认识和读法,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
第六章:认识金钱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通过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金钱的加法和减法,帮助学生理解金钱的意义和应用。通过金钱的应用和计算,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计算能力。
我们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教师讲解、游戏、小组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总之,我们的数学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和美妙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将注重巩固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小学,对小学数学的认识不多,学生的学习行为与习惯都还没有形成,所以,一年级教学上册教学任务的计划,我是按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低和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制定的。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认识立体图形,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全册教学要求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xx镇小一(2)班
田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