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菊与刀》【精简3篇】

解读《菊与刀》 篇一

《菊与刀》是美籍日本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于1946年出版的一本著名的文化人类学著作。这本书以对比日本和美国文化的研究为基础,探讨了两种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这本书。

首先,本书的主要观点之一是日本文化是一种群体主义文化,而美国文化是一种个人主义文化。本尼迪克特通过对两个国家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进行比较,发现日本文化更加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和谐,而美国文化更加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体权利。她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历史、宗教和传统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导致的。

其次,本书还分析了日本文化中的荣誉观念和羞耻观念的重要性。本尼迪克特指出,日本人对荣誉和羞耻的追求在他们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认为这种观念源于日本的武士道文化和家族传统,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延续。相比之下,美国文化更加注重个人成就和自我实现,对于荣誉和羞耻的关注相对较少。

最后,本书还探讨了日本文化中的冲突解决方式和权力结构。本尼迪克特指出,日本社会中存在着一种强调垂直关系和等级制度的文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个人对于权威和上级的服从是非常重要的,而冲突常常通过妥协和和解的方式来解决。相比之下,美国社会更加强调平等和民主,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保障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

综上所述,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通过对比日本和美国文化的研究,揭示了两种文化的差异和冲突。这本书不仅对于了解日本文化和美国文化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为人们思考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解读《菊与刀》 篇二

《菊与刀》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文化人类学著作,通过对比日本和美国文化的研究,揭示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解读这本书。

首先,本书通过对比日本和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展现了两种文化的不同特点。日本文化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和谐,强调家族和群体的重要性,而美国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和个体权利,强调个人成就和自我实现。这种差异源于两个国家的历史、宗教和传统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道德观念的不同追求。

其次,本书还关注了日本文化中的荣誉观念和羞耻观念的重要性。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人对于荣誉和羞耻的追求在他们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观念源于日本的武士道文化和家族传统,对于日本人而言,荣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相比之下,美国文化更加注重个人成就和自我实现,对于荣誉和羞耻的关注相对较少。

总的来说,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是一本深入剖析日本和美国文化差异的重要著作。通过对两种文化的对比研究,本书不仅揭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差异,也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的途径。这本书对于跨文化交流和融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解读《菊与刀》 篇三

解读《菊与刀》

[摘要]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是从心理人类学的视角来解读日本国民性格的复杂性,在本尼迪克特先生对日本文化的大量研究中,认为日本幼儿教育的不连续性是造成日本国民性格独特性的主要原因。不同的研究视角,可以带来不同的研究结论。解读《菊与刀》,以生态人类学的视角,通过《菊与刀》的研究成果,以及丰富的研究资料,来重新分析日本性格的原因与意义,以一种不同的视角来重新解读日本国民性格的复杂性,为日本文化、日本国民性格的研究提供不同的理论依据,这将是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菊与刀》 心里人类学 日本文化 生态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75-02   前言   《菊与刀》是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研究日本文化的一部作品,是二战时期,美国政府委托人类学家对日本文化研究,并根据研究的报告对日本进行制裁的依据。这部作品便产生于那个特殊的时代。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无疑,历史证明这样对日本的管理更有利于日本民族的发展。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也完成了获悉日本文化的任务,解析了日本民族的双重性格,展现了日本的历史、信仰以及行为方式。这是应用人类学在研究跨国文化的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应用人类学的视角在解决其他国家问题、了解其他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方面显得尤其重要。从《菊与刀》的研究视角可以看出作者在研究文化时更注意文化载体的行为,以及行为所体现的主观意义,因此,可以得出作者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诠释日本文化的。   而生态人类学则是通过环境的特殊性来分析当地文化的多元,从中找出环境与文化的关系。因此,笔者从生态人类学视角下重新解读《菊与刀》,是在前人的研究成就上,以及《菊与刀》中大量的资料的基础上,用另一种视角来分析日本文化形成的原因,从日本特殊的地域环境,以及在近现代以前,在文化、科技、教育上等受邻国影响(主要是中国)情况下的对其文化形成的特殊性进行具体分析。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是通过这个民族的物质建设以及国民的行为来表现,国民的行为又反映了国民的性格,因此,国民性格是最能反映这个民族的文化特点的。于是,在介绍民族文化时,就要解读该民族的性格以及性格的形成原因。在《菊与刀》中,介绍日本民族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等等,这些矛盾的性格必然有其独特的文化。而日本民族从出生到死去都面临沉重的家庭及社会的压力,森严的等级制度、苛刻的家庭制度、“恩”的报答、“义务”的压力、“情义”的负担都要无条件地遵从,因此我认为日本的文化形成了日本民族的复杂性格,也就形成了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性。但为什么日本会有如此独特的文化特点呢?为什么等级制度如此苛刻?为什么感恩教育如此繁杂以及对责任义务的灌输教育那么等级分明?下面则从生态人类学视角逐个分析这些文化的特点及意义。   一、严格的等级观念的意义   日本民族等级观念之强、波及范围之广在东亚国家可谓是独特的。在日本要遵从皇权,无条件地服从天皇,向天皇效忠是每个日本国民的义务。关于皇权思想则在其他帝国国家也所展现。但日本国民从一出生就要教育有等级观念,拥护天皇,服从父母。至于日本家庭内部的等级,每一等级都有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每个成员都要严格遵守自己的等级,不可逾越!上自天皇,下至贱民,日本封建时期的极为明确的等级制在近代日本也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严格的等级观念是日本在东亚独有的文化特点。为什么日本会形成如此严厉的等级制?它引进中国文化、学习中国官僚制度,却没有引进科举制,这可是保证下层人士向上流动的唯一渠道,也是其他传统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日本如此注重等级,用生态人类学来解读,这是与日本独特的地域环境条件有关,日本土地面积约37万多平方公里,境内多山,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因此,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大。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特权人士为了保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而采取等级制,这样可以保证他们的利益,也可以避免因资源的争夺而发生战争。这有点像欧洲的封建城邦,都属于地理狭小,人口众多。因此,苛刻的等级制反而有利于日本民族的和平以及在苛刻的等级制度下,日本人民安于本分,能更好地利用自然环境,而不至于环境过于利用,达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来看,苛刻的等级制是有利于日本民族的和平的,也有利于日本民族在狭小的空间内生存,因此也就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等级制文化。   二、恩与感恩文化的意义   在日本文化中恩就是指承受的负担、债务、重负。日本人说“我受某人之恩”,就等于说“我对某人负有义务”,并且把这位债主、施恩者称作“恩人”。我认为日本人对“恩”如此敏感,与其森严的等级制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日本第一位和最大的恩情是“皇恩”,日本每个人必须以无比感激的心情来恭受皇恩,让他们自己认为有幸生在这个国家,安居乐业,万事称心,就不能不想到天皇所赐的恩典。这对于巩固等级制,让人们安于接受等级有很大的作用,“恩”要服从领导,服从上司,服从父母,也避免了内部战争的频发。在整个日本历史上,为了维护等级制,日本人一生中的最大恩主就是他那个生活圈内的最高上级。这个人物随着时代而变化,曾经是各地的地头、封建领主或将军,现在则是天皇。这是为了维护日本等级制所做的努力,进而形成了日本的“感恩文化”。   7世纪以来,日本从中国引进孔家的道德伦理体系,但是并没有接受中国的忠君爱国的思想。中国的忠君是有条件的忠君,忠君的同时君主要施仁政,爱护百姓,实行仁义,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者无敌,君王的义务与权力是平行的,是有条件的遵从,有条件的“忠”与“爱”。而日本文化,关于感恩是无条件的,是单向的,是义务,是债务。我认为日本之所以没接受中国的“仁”,这是与他的严谨的等级制有关,也就是为了维护等级制,无条件地接受“恩”,感恩天皇,感恩上级,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这一系列的“债务”让日本人勤勤恳恳,做好自己,回报天皇,回报父母。自从有了等级制文化,当权者为了维护等级制的存在,就强加于日本国民恩与感恩的意识,从而形成了“恩”及“感恩”文化,这独特的文化不过是为了维护日本等级制而已,但在另一方面却也显示出了日本选择这一文化的意义所在。   三、日本的自卑情结   日本人常说“情义”最难接受,一个人必须报答情义。这“情义”到底是指什么,日本文化中有两种不同种类的情义,一种是“对社会的情义”,可以理解为“报答情义”,亦即向同伙人报恩的义务。另一种则是指对名誉的情义,即保持名誉不受任何玷污的责任。日本在感恩文化的影响下,对人际关系中的“恩惠”分得如此之细,这在中国或是西方是没有的,这种现象也表明了长期在无条件的感恩文化中成长的日本人深怕情义的负担。至于“名誉的情义”倒是一个疑问,如此关注自身的清白本身就显示了自己内心的自卑,如果是单个个体是这样,那倒不足为奇,但成为一种民族特质、一种文化,就令人十分不解。这种奇特的文化,难道就是与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生长环境等有关吗?如果有关,为什么形成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生长环境呢?通过生态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探析,一是独特的地理环境、狭小的空间,这些环境所给予日本民族的营养,所创造的文明远远不及邻国中国文明的辉煌。因此,很早开始,日本民族就向中国学习教育、农业、医学、经济、天文等知识。可以从大国及小国这两个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看出这些环境所形成的文化,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在两个民族所表现的文化和物质优势造就了日本民族本身对其文化的自卑性。再者,日本独特的等级观念所造成的“恩”与“感恩”思想,是严厉苛刻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规范的指标,是社会衡量日本国民的行为准则,所以,对于行为方面的“名誉”关乎个人的道德好或坏的关键,也是关乎是否能被国家、社会、家族

接受的关键,如果失去行为方面的名誉,将会受到国家的审判、社会的惩罚、家族的排斥。因此,名誉在日本民族中就等同于生命一样,没有它,就无法生存。这也是独特的日本环境下,形成苛刻的等级制下产生的副产品。因此,日本民族就有了如此独特的自卑情结。   四、日本人重视享乐的意义   日本民族很重视饮食,他们很注重食物的美感以及食物的鲜美。他们喜欢洗浴,温泉在日本很有名气。我认为日本享乐的民族文化是日本民族在感恩、义务、情义的束缚中的解毒剂,他们喝酒、享乐来摆脱自己身心巨大的负担,偶尔的放纵能释放心里的压力,让人健康地生活。日本比较重视精神的锻炼,认为“恩”“义务”“情义”的偿还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忍受苦难是日本文化的另一种方式,注重精神的磨炼,这看起来与享乐矛盾,不过都是在森严的等级制、苛刻家庭制、“恩”的报答、“义务”的压力、“情义”的负担中的产物,都是面对种种“回报义务”“自我约束”的精神胜利法,享乐是压力过大的情绪“释放剂”,精神磨炼是为了更好地承担责任,并减轻道德约束的痛苦。其实这两项并不矛盾。   五、结语   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提出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是因为儿童教育时的不连续形成的,即幼儿的纵情恣意,一切欲望都能得到满足,童年开始的感恩文化、行为束缚、必须履行的义务,以及做不好整个家庭的反对,造成了他们长大成人后,既可以沉溺于罗曼蒂克的恋爱,也可以一变而绝对顺从家庭安排的婚姻;既可以沉缅于享乐和安逸,也可以不计一切而承受极端的义务……本尼迪克特从心理角度来诠释日本民族复杂的矛盾性格,认为教育的不连续是造成矛盾性格的主要原因。单方面地认为从幼儿早期的意识,与童年开始的苛刻的文化教育这两方面的影响造成了日本的矛盾性格,这有点夸大早期的幼儿的影响,那幼儿的恣意玩乐是否是形成日本成年沉溺于罗曼蒂克、沉湎享乐和安逸的原因呢?其实人类本身都有沉湎享乐和安逸、追求快乐的生活、趋利避害、追求自由的需求,这并不是只有日本人才有的行为,这是人类的共同爱好。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日本民族的复杂性格,恐怕难以站住脚。因此,笔者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由日本独特的地域环境所形成的苛刻的等级制观念出发,来诠释日本民族的性格特点,从另一种角度解释日本民族的国民性,对于海内外的研究做一参考。还有,二战结束已经将近七十载,日本在这些年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那沉重的家庭及社会的压力、森严的等级制度、苛刻的家庭制度、“恩”的报答、“义务”的压力、“情义”的负担是否还存在,那教育的不连续性是否还在继续,如果不存在,那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是否还如以前一样激烈?他们的电影、电视剧、动漫产业以及服装、电子产品已波及全球,得到各个国家的喜爱。如今很多国家的学子都去日本东京大学深造,这是否可以看成日本的价值观在与世界接轨,或者是日本的价值观已不再是那么令人不可琢磨,无法理解。日本现在的民族性格、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行为与传统相比,变化了什么?保留了什么?笔者的这篇文章,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解读日本文化,也为以后的同仁研究日本现代文化做一铺垫。   【参考文献】   [1]马文哈里斯.好吃——食物文化之谜.   [2]马文哈里斯.唯物人类学.   [3]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参观小学》

设计初衷:孩子面临毕业,即将离开幼儿园,迈进小学的大门对孩子来说,小学毕竟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无论是课的设置,还是环境及作息时间等各方面都与幼儿园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让孩子解除忧虑,实现从...
幼教资料2014-06-03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参观小学》

我的成长幼儿园教案【推荐3篇】

拥有一个好的教案,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精品教案,快来参考学习吧。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在成长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照片和婴儿,让幼儿感受自己不断在长大,教育幼儿关心、体贴父母。2...
幼教资料2018-09-08
我的成长幼儿园教案【推荐3篇】

周国平:何必名校【实用3篇】

周国平:何必名校现在的家长都非常在乎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名校,往往为此煞费苦心,破费万金。人们普遍相信,只要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大学,一路都上名牌,孩子就一定前程辉煌,否则便不免前途黯淡。据我的经...
幼教资料2018-03-09
周国平:何必名校【实用3篇】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总结范文

精彩的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了,我们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大进步,这时候写一份活动总结就很重要了。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活动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总结范文(精选3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
幼教资料2018-03-08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总结范文

5岁以内的幼儿最好不要吃葡萄(精简3篇)

幼儿教育: 一个月内,连续两个幼儿吃葡萄时被卡,一个有惊无险,另一个不幸丧生。医生提醒,5岁以内的幼儿最好不要食用葡萄。 近日,家住武汉...
幼教资料2016-07-03
5岁以内的幼儿最好不要吃葡萄(精简3篇)

幼儿园元旦环境布置方案【精简3篇】

一、幼儿园门口1、大门口悬挂大红灯笼一对,条幅一个。2、橱窗里粘贴“致家长的一封信”和孩子制作的有关新年的作品或孩子们活动照片。二、幼儿园大厅和走廊1、屋顶布置吊饰(雪花、灯笼、新年礼物等)。2、大厅...
幼教资料2016-06-04
幼儿园元旦环境布置方案【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