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支教个人总结【最新3篇】
义务支教个人总结 篇一
义务支教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意义的工作。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有幸参与了一次义务支教活动,并从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发现义务支教需要有耐心和毅力。当我第一次来到支教地点时,我被这里的环境所震惊。学校设施简陋,学生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有所差异。有些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但也有些学生缺乏自信和动力。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我必须保持耐心,并找到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我学会了倾听学生的需求和意见,与他们建立起信任和友谊的关系。这种耐心和毅力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也对自己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我认识到在义务支教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组织了一些小组活动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还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和解决问题。我相信,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义务支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在支教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我会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我相信,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为孩子们打开通向未来的大门。
总的来说,义务支教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在这次支教中,我学到了很多,并且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虽然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我们一定可以为这些孩子们带去更多的希望和光明。
义务支教个人总结 篇二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参与了一次义务支教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经验。
首先,我发现对于一个支教者来说,了解学生的背景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在支教地点,我遇到了许多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有些学生来自贫困家庭,他们的经济条件很差,学习环境也相对较差。而有些学生来自富裕家庭,他们的学习条件和机会更好。了解学生的背景和需求,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其次,我认识到在义务支教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在支教期间,我尽力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和友谊的关系。我经常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问题,并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和鼓励。通过这样的交流和互动,我发现学生们更加愿意接受我的教导,并且在学习上取得了更好的进步。
最后,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这次义务支教中,我看到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作为一名支教者,我有责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我会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帮助学生们实现他们的梦想和目标。我相信,通过教育,我们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为他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义务支教是一项艰巨但有意义的事业。在这次支教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也为学生们带去了希望和改变。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我们一定可以为这些孩子们带去更多的希望和光明。
义务支教个人总结 篇三
为期十几天的支教生活结束了,带着眷恋,带着不舍,踏上返程。窗外依旧是炙热如烤,窗内汗津津的我平静的回首着那些日子,一幕幕仿佛在眼前。
去湘西,了解湘西状况是我入大学以来的梦想,所以这次的湘西支教让我兴致勃勃,我似乎明白了热血青年,虽然自己也许达不到那境界,但也是强烈的憧憬着,用心在努力着。如果说刚去报名时的我仅是满腔热血的话,那经过了一系列的培训后的我,则是一个多了很多的理性的大学生。十几天的支教绝不能彻底改变什么,可是我们的动机如何,我们的起点如何,我们的信念如何,都将影响到他们。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踏上了湘西支教之旅。仍记得刚到达排达坝时村民和小朋友们的好奇的眼神及村长支书的热情,这无疑给我们注入了努力的勇气。我们都希望给孩子带去不一样的课堂,带去另一种关怀,带去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十四个人的团队,十四个人的家,每项活动,每个人都会参与,教学,走访,做饭,买菜等等。我们开始了真正的支教生活。
我来自农村,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纯朴的乡民,这里的宁静,让我倍感亲切,彷佛是回到了家一样,很快的,我适应了这里的水土。可是支教生活并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第一天到达这里,村长为我们送来了柴炉,锅,碗等炊具,但是说到做饭的时候,才意识到我们没有盐,没有油,没有米,没有火,几乎每个人都补充了一番,一列单子,所缺的东西还真不少,赶紧的安排人到镇上去大购物。到第二天做饭时问题又来了,十四个人,要下多少米了,要炒多少菜了?结果第一顿稀饭,几乎成了饭,每个人都笑着说:“继续摸索继续摸索!”看来当好一个家真是不容易,妈妈有多辛苦了?夏天时大汗淋漓,冬天又要忍受冰凉刺骨的水,相信通过这次的支教活动,不仅是我,每个人都会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艰辛,会更加珍惜,更加热爱今后的生活了。
此外,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我要成为了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向小朋友传播知识。还记得高二时的课堂上,我向老师和同学说我的理想是做幼师,理由是喜欢孩子的纯真灿烂,想让他们在教育的初期就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尽管现在对我来说那个梦想已经离得太远,但是我还始终记得,而这次支教正好可以让我实现曾经的梦想。所以去之前,我就努力的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我的课,怎样才能让他们学的更好更快,上网搜索资料,准备教案并记下一些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去姨妈家时,更加留意正在上幼儿园的小表妹,看她的课本,问她老师上课都有什么内容,和她聊天,了解小朋友的一些心思等。去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准备的那些课堂知识根本就不能用在他们身上,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几乎都是在同一个起点。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还得考虑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英语基本上是才入门,如果才启蒙就失去了兴趣,那我就是罪魁祸首了!所以在第一堂课上,我就向他们比较了英语学习和苗语学习,希望消除他们的“英语难”的障碍,然后在每堂课上或做些小游戏,或唱英语儿歌,课后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在平常的生活中,总是让他们教我说苗语,然后我就“顺便”地告诉他们英语说法。我们都是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看着他们认真的学,热心的教,我很开心,这种融洽的气氛是我想要的。或许我做的不是很好,但是每次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度过40分钟,没有让他们觉得无聊,我已经很满足了。
当了十几年的学生,做了十几天的老师,角色的转换,换来了更多的是理解。以前总觉得老师跟我们说的“老师的心愿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都有出息”之类的话是那样假,听多了甚至觉得反感了。但是现在,那些话却是我想对这些学生说的,我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勇敢的面对困难,能够一直像现在一样,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我牵挂他们,我们走后,他们的学习,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了?我想到了我的老师们,无论严厉或慈祥,都是用心的倾注了他们的所有,让我在温馨的气氛里学习生活,让我感受到他们的温暖,现在的我想用另一种心情来感谢他们。
在整个支教活动中,在队里我是日常记录员,在教学中我仅需教英语,而且课程安排不多,所以我的任务是比较轻的。尽管事实上我想能更多的和孩子接触,了解孩子,但是一个团队的决定,需要每个人去遵守和服从。我只有在平常的工作之余,用心的倾听,用心的感受。每次的例会上,我一边听一边记录,特别是在各班主任汇报各班级情况的时候,队友们都是如此的细心,许多在我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的问题被提出,被讨论,然后得到大家的重视,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成长环境,每个人看问题的层次,看问题的深度都是截然不同的,这样的讨论,这样的交流,集合了每个人的细腻,让我的视野更加的开阔,而且确实让我对孩子的了解多了很多。
按照我们的规定,每天都需要进行走访的,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对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我走访的次数不是很多,可是每次都感慨颇多。小朋友很热心,每次都帮忙带路,给我们讲他们的趣事,还像小大人一样,提醒我们注意这注意那的。这里的孩子家庭状况普遍不是很好,留在家的大部分是老人,每天忙完田里的活,回家后还得照顾孩子,做家务,非常辛苦。而他们的生活费及孩子的教育抚养费几乎都由这些老人承担。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幕,走在路上,老人背着背篓,低着头在爬坡。有点心酸,农村的生活固然比不上城市,年轻人出外谋生许多也是为生活所迫,留守老人更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可是那些子女本可以做得更好的,寄些生活费,多多关心一下孩子,即使是电话里简短的几句话,都可以替老人们分忧的,至少可以让他们在精神上不感孤单。想起了在家的爷爷奶奶和外婆,爸爸妈妈在我六岁的时候就出外打工,至今还在为生活奔波,每年只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我和妹妹一直跟爷爷奶奶住,现在我们姐妹两也出来读书了,每次打电话回家都能感受都他们的欣喜,简单的问候也是强心剂。生活苦点,累点,他们已经习惯了,也不在乎,可是心灵的孤独是需要孩子去关注的,我真希望那些年轻人能给老人们多一些关心,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