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总结(经典3篇)
中学历史教学总结 篇一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总结和反思的问题。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关键。历史是一门广泛而深入的学科,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合理选择内容。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重点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关键概念和重要事件。
其次,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对于历史教学至关重要。仅仅依靠讲授和记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积极思考和交流。此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资源,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评价方式也需要更加科学合理。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主要依靠考试和作业,这种形式较为单一,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记忆而忽视思考和理解。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引入一些项目和实践性评价方式,如历史研究报告和实地考察,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历史思维的培养。
最后,我认为历史教学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历史不仅仅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和人物,它与现实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与时事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和价值。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教学需要注重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评价方式的科学合理和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只有不断总结和反思,我们才能不断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中学历史教学总结 篇二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肯定和改进的地方。首先,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历史教材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内容要丰富、深入,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同时,教材的编排也要合理,注重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脉络,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历史观。
其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对于历史教学至关重要。仅仅依靠讲授和记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采用讲故事、观影和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此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资源,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评价方式也需要更加科学合理。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主要依靠考试和作业,这种形式较为单一,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记忆而忽视思考和理解。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开放性问题和项目评价,如历史研究报告和学术辩论,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最后,我认为历史教学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历史不仅仅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和人物,它与现实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与时事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和价值。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教学需要注重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科学合理和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中学历史教学总结 篇三
中学历史教学总结
xx中学虽然是一所四星级省重点中学,但文科生源一直较差。面对不理想的学生群体,加上课改后面目全非的新教材,以及2008年未知的考试,我们也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凭着感觉教学。所以绝对谈不上是介绍经验心得,只是粗略地谈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望广大同仁指正。
一、研究课标,紧扣重点
对中学一线教师而言,当然希望课程标准的指导性、可操作性越强越好。但现有的课标显然不对我们的胃口。它太宽泛,太模糊,使用的大都是很抽象的语言,如“知道”“了解”“理解”等等,让人无所适从。要了解哪些史实,掌握到什么程度,很难定位。但课程改革的专家们是高度评价这个课标的。说课标就是要宽泛,否则教材就会千篇一律。教材由统编制到审议制的变化是受到高度肯定的,也是新一轮课改的重点。所以我们抱怨这个课标不好非但无济于事,而且还被认为是唱反调。因此能做的只能是仔细研究它,根据我们自己的理解来揣摩它,抓住重点知识。我们备课组在一个单元教学开始前,先看课标的要求。比如必修3的第一单元是这样写的: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根据这些描述,我们备课组的四个成员讨论研究,达成共识。
第一节内容中诸子百家只要求知道,可以理解为简单识记就可以了。百家争鸣局面的重要意义既然要求认识,那么很明显要作为重点处理。而要认识其意义势必要结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考虑,所以百家争鸣的产生背景、百家思想的实质共同处、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就要讲到位。孔孟荀等儒学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要求了解,应该比简单识记的要求高。教学中要把孔子的贡献总结全面,孟子荀子的主张从仁政、民本思想、伦理观三个方面对比掌握,民本思想学生可能较难理解,需要适当解释其内涵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成因。
第二节重点分析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要教会学生从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迎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以及汉武帝的一系列尊儒措施最终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两个角度分析。
第三节重点学习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把握理学、心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本质的共同点。第四节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重点放在黄、顾、王三位思想家上,把握其思想的共同处:即反君主专制的民本思想、重商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楚。通过讨论课标,备课组就重点内容形成一致的看法,具体教学中就容易做到统一。
二、整合教材,化繁为简
新教材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就都觉得很不适应。
专题性强,跨度大,面广量大,支离破碎。有些地方罗哩八嗦,有些地方语焉不详,教学难度确实很大。我们备课组在教学中,通过共同备课,把每一节内容都整理成一个简单明了的知识结构。如果教材内容体系不够清晰,就大胆整合,尽力使其清晰化。比如必修3的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课文子目是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孔子和儒学、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我们就没有用这种目录,而是按照课文标题把结构分成两大块。一块百家争鸣,从概念、形成的原因(根本、具体)、实质、历史影响几个方面把握。另一块儒家思想的形成,分成两点,春秋时候产生,战国时期初步发展。春秋时期孔子的贡献把握三个方面:教育上的私学、有教无类,著述上的整理六经,政治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的道德伦理观以及民本思想。战国时期的初步发展把握孟子荀子的思想,分别从仁政、民本、伦理观三个方面分析掌握,荀子思想增加一点综合法家道家思想改造儒学的内容。还比如第三单元第三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内容特别烦乱,我们就完全改变了教材的子目,设计了这样的结构:
(1)传入:把握内部外部原因以及传入情况。
(2)广泛传播:重点掌握原因,分四点:五四运动的促进;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并把他们的宣传活动概括为几句话:写文章,组社团,译原著,纪念劳动节);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影响;中共早期组织有计划的宣传(办刊物,办学校)。
(3)传播特点:突出与工人运动的相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
(4)影响: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提供了新的救国方案,为中共诞生奠定思想基础。这样学生听课、记笔记、巩固复习都比较顺畅。对教材的处理,我们的体会是一定要尽量把课本内容整合成清晰直白的结构,教师好讲,学生也好学。
三、深入浅出,解析疑难
很多教师都反映新教材来不及讲,时间总是不够用。确实,由于教材专题式的体例,跨度大,加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割裂,使我们对这套教材普遍没有好感。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很高,但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文科生源都不理想,高一又普遍不重视历史学习。文科班上课,问题问下去没有反应,教师不得不放慢速度,尽可能把每个知识点都讲清讲透。还有的教师则因为课标难以把握,教学就宁多勿缺。所有这些都影响着教学进度。解决的办法就是大胆取舍,不能面面俱到,每堂课的教学肯定要突出重点难点。我们的做法是,只要求简单识记的知识课堂上就一带而过,记不住自己课后去记。课堂教学时间主要用在解决重点难点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比如必修3第二单元第一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讲的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每个领域的成就除了一些容易产生误解的知识点解释一下外(比如浑仪学生常常和浑天仪混淆),基本上就是划书,没有什么好讲的。我们的重点就放在解决两个问题上。
(1)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如此辉煌,为什么率先进入近代社会的却是欧洲?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何在?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析,提升了学习的高度,并且以后学习第七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中17世纪欧洲近代科学的诞生时,分析其诞生原因,还可以彼此对比呼应。教材有些地方写的相当简单,但往往埋伏着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比如第七单元第三课“蒸汽和电的革命”最后一个子目中写到“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问学生这些话怎么理解,几乎都说不上来。这些问题其实必修2里讲的很详细,但学生早就已经忘光了,教师在这里就必须花时间重复讲解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