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教育改革论文(推荐3篇)
基础医学教育改革论文 篇一:传统医学教育的挑战与创新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基础医学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在培养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讨论传统医学教育模式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创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首先,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注重的是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忽视了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医学生在接受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医学伦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这导致了一些医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与患者沟通不畅、缺乏医德医风等问题。
其次,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注重的是医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忽视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医学生在接受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与实际临床实践的结合。这导致了一些医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创新医学教育的方法和策略。首先,我们可以引入问题导向学习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解决真实临床问题的过程,培养其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我们可以加强医学伦理和人文素质的教育,通过开设医学伦理和人文医学课程,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沟通能力。另外,我们还可以加强临床实践的教学,通过增加实践环节和实践技能的培训,提高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在面对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时面临着许多挑战。为了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医学生,我们需要创新医学教育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引入问题导向学习、加强医学伦理和人文素质的教育以及加强临床实践的教学,我们可以为医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以适应医学发展的需求。
基础医学教育改革论文 篇二:信息技术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基础医学教育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教学手段,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本文将讨论信息技术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信息技术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在线传播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和讨论,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模拟实验和虚拟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实践,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
然而,信息技术在基础医学教育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带来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和适应压力。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技术,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利用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管理,否则可能导致学生对信息的过度依赖,影响其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首先,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在线学习资源,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其次,我们可以设计互动式的教学活动,通过在线讨论和互动实验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另外,我们还可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教学手段,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提高基础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基础医学教育改革论文 篇三
基础医学教育改革论文
导语:所谓高等教育的专业认证,也即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认证方式。该文通过阐述本科临床医学教育标准中关于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意义,分析其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就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专业认证;基础医学;教学改革
在我国,本科临床医学属于一门医学的临床学科,它主要涉及处理以及研究临床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重症状患者的发病机理和抢救护理方案,这是一门实践意义深远的学科。截至目前,我国许多医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授课时依旧沿袭以往古板的教学方式,即采用“医师授课+示范”的方式,以为将所应学的内容全部教授给学生,但却忽视教学模式的实用性、趣味。
学生在课堂上也只能扮演接受者的角色,这样的落后观念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活力与想象力。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逐渐使得学生们对临床医学知识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而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多知识。而关于其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改革。我国在20XX年初定的试行版《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是我国相关医学类专业认证最早的条文标准之一。并在20XX年时已经在国内七所高校的相关专业进行认证。一般来说,这种专业性的认证标准保证了现代医学教育中较好观念的传承与创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学教育质量的可靠性,该研究在总结历年的临床医学教学经验之后,结合该《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来提出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1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该《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有提到,现代医学教育改革应当积极地开展横向以及纵向的整体课程改革,将教材以及课程中应掌握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合,而对于医学的基础性课程,应当涵盖具有其特点的生物医学在内的许多内容。我国从古至今,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在延续着。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注重学科的专业型知识,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课程大纲内容,但是很少注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这使得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中,而学生就会体现出“前期知识容易遗忘,后期知识没有巩固”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空间也比较小。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被动学习不能够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医疗人才,也不能够满足上述《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标准。而所谓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医学教育会议中较受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在教学上,可以按照器官所固有的认知形态规律,将与临床医学有关联的多门学科的知识用系统的方法来进行分组,进而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教授。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更易接受,学生会对其感兴趣随之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在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授方式(板书+老师讲解+教师操演)一方面有其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有着其系统优质的一面,临床医学这门学科涉及的方面很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的教学法授课,同时也要根据课程内容来适度适时的运用,从而达到课程讲解的最优化。
切不可为盲目追求教学实践性而过度使用相关设备从而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方面,使其最大效益化促进教学。利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法架设课堂与教学的桥梁的教学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以问题为基础教学的同时老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实践性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运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临床医学中的教学改革要灵活地利用这种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培养起其医学素养及良好的品质。
3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突出新颖教学方式
按照《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要求,医学的院校应当积极地开展“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方式。而教学方法应当选取多种多样但适合学生的,例如问题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都是不错的教学模式。
所谓问题式教学法,是指通过问题展示、自我学习以及小组讨论、引导性学习等方式,并利用现代技术、网络资源向学生们用崭新的方式教授知识,问题式教学方式新颖,更具前沿性,也能较好地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方式而言,问题式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将外科学中的知识整理得有秩序,而且比较前沿的医学(临床医学)资料也会让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也就是说可以更加广泛的提供不同的教学问题情境,而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谓交互式教学法,是指利用教师与学生、设备交互教学的教学方式,这与以往截然不同,老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学习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趣味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与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临床医学教学要灵活利用这种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增加其对知识的掌握。
4优化基础医学课程情景教学体系
当前我国对于基础医学情景化教学的课程的重视还处在较低的程度,教师授课方式也大多古板陈旧。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在没有实际教材教学为基础的时候都只是空架子,所以要及时督促教师安排好教学的实践与计划,在保证教学内容质量的同时,最大可能地构设一个学习的好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情境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优质教学环境;再其次,医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一些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熟稔于心,再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做出一些调整,以简单的、清晰明了的、富有趣味性的教学为主,如果教学的方式过于直白,而内容又相对来说较为艰深,学生很难去理解,更别说掌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而情景化教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说等多感官的活动,而学习最需要的也就是积极性和好奇心相促使的结果。课堂的气氛将在较好的情境里得以调动,学生们逐渐产生学习的动力,并在学习和演示中得到整体素质的提高。
基础医学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临床医学专业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其教学目的一方面来说在于让学生记忆并且理解、运用课程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就是要带领同学们在情境中具体实践,以满足实际生活、工作中的需要。加强学生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有要求,培养学生的医学以及科学素养、创新思维,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应当是引领学生进行适当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所以学校应当为学生创造切实有效的机会和条件,让教师和学生一同进行科研实验活动,体会并且领悟科学性的思维方式,另外,医学学校可以适当开设一些学术性的论坛、讲座,让学生们有地方去展示、探索。《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其中也要求要让学生多参加科研活动,以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除了上述创设情境去培养实践能力之外,应当支持并且大力发展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综上所述,在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一直都在延续着。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注重学科的专业型知识,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课程大纲内容,但是很少注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这使得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中,而学生就会体现出“前期知识容易遗忘,后期知识没有巩固”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空间也比较小。所以应当采取新的方式,一方面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也要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除此之外,学校以及国家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实验环境让学生充分的实践学习和科研。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等方式来创建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提高,进而能够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医疗人才,也能够较大程度的满足上述《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王莞,宋高臣,张海峰,等.基于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0):13-14.
[2]王蓉,宁超,苏天照,等.《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实施情况调查———以S大学为例[J].卫生软科学,2016(6):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