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论文【优质3篇】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篇一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而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分支,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将探讨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及原理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积极心理特质和积极心理状态的学科,其核心理念是关注个体的优点和资源,以及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提升。积极心理学主张从正面的角度看待人的优点和潜力,通过提升个体的心理韧性和积极情绪,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 培养积极心理特质: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特质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教育和训练,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自信、乐观、坚韧等积极心理特质,增强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2. 增强心理韧性:小学生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时常常感到无助和沮丧,缺乏应对困境的能力。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培养心理韧性,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压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通过训练和指导,提高小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3. 提升幸福感:小学生的幸福感对于他们的发展和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注重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通过培养积极情绪和乐观态度,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幸福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通过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4. 建立积极学习氛围: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学习氛围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通过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式,营造积极学习氛围,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论: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培养积极心理特质、增强心理韧性、提升幸福感和建立积极学习氛围,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因此,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充分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篇三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近年来,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逐年增多,有着良好的家庭条件的小学表现出诸多的问题:很多学生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差较大,心理年龄大大落后于实际年龄;脱离了家庭呵护的学生无法立即自立起来,面对巨大的学习和竞争压力,学生无法快速自强起来。于是,不少小学生逐渐走向心理低潮期,看问题悲观情绪严重,想问题、做事情明显偏激。学习上不能集中精力,生活上逐渐消极,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甚至带来一定的严重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小学心理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此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引导小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理念
积极心理学相对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是对传统消极心理学的修正,也是新时期结合社会发展和人类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提出新的教育学理念,对延续了近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教育提出的一种质疑和挑战。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关注每一个人的积极品质,强调每一个人的人文价值并进行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思维去研究、解释心理学问题。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更新教学理念,接受和理解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人文理念,纠正传统心理学教育认识的误区,对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模式采取一定的批判继承的态度。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做出自己的成绩,更好地获得一种满足,更加积极地工作、学习,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更多的幸福感。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注重树立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理。
二、增强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情绪体验
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理念的灌输,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也应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真正体会到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小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的情感体验。立足每一个人内心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不断放大和增强这种积极力量,从而使消极的因素和力量得到抑制。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必须适应社会角色的要求,树立更加自立、自信、自强、自尊的意识。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的心理情绪体验氛围、感官愉悦心理享受,其中首倡就是主观幸福感。进行主观幸福感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促使自我认知的发展,提高学生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特质。这既是积极心理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
三、营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组织系统
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社会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种种影响,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克服自卑、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不同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对各种问题进行必要的预防,对各种不理想问题及时做好消除。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层面做好宏观的统筹与把握,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序的积极心理学组织系统,充分利用种种正面社会关系对学生进行文化规范,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借助于家庭的影响给学生全方位的影响、帮扶和疏导,构建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心理学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多方力量和有利因素,发挥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适应各种突发或不利环境,在不断地调试自己适应环境的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形成坚定的意志,培养不懈的耐力和卓越的品质,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的综合人才。
四、构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
增进小学生的幸福感。今天的社会,人类的一切活动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存得更幸福。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减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得更远,它的工作目标是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感。这里的幸福感,包括了五个方面:积极的情绪、投入的状态、生活的意义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成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心不再是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而是从提升小学生的幸福感入手让小学生获得更深意义上的心理成长和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多种活动提升小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在实践中,为了让小学生体会到积极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开展“现场心理测量活动”,通过测量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个性特征、心理品质,增强小学生对自我的认知,鼓励他们提升自我的幸福感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开展“心理电影展播活动”,通过开展“幸福来敲门”“天生我有才”“我的未来不是梦”等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自信和动力,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通过团体活动传递给小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学课程”,课程涉及如何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如何获得身心健康、成就感和永恒的友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