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优选3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篇一
标题:传统民俗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传统民俗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与传承问题。首先,介绍了传统民俗音乐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现代社会背景下传统民俗音乐面临的挑战,如商业化、快速消费以及文化冲突等问题。接着,讨论了保护与传承传统民俗音乐的策略和方法,包括政府支持、社区参与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努力。最后,总结了保护与传承传统民俗音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传统民俗音乐,保护,传承,现代社会,策略
一、介绍
传统民俗音乐是指在特定历史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通过口头传统和集体实践传承的音乐形式。它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民俗音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传承。
二、现代社会中的挑战
1.商业化:传统民俗音乐在现代社会中面临商业化的压力,许多音乐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改变了原有的音乐形式,使得传统民俗音乐的纯粹性受到侵蚀。
2.快速消费: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短暂的关注使得人们对传统民俗音乐的体验变得浅薄,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欣赏这种音乐形式。
3.文化冲突:传统民俗音乐往往受到现代化进程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影响,容易被边缘化和遗忘。
三、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和方法
1.政府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传统民俗音乐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经济和资源支持,鼓励音乐家和社区参与保护和传承工作。
2.社区参与:传统民俗音乐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社区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如音乐节、表演和培训等,促进传统民俗音乐的传承和交流。
3.教育培训:教育是传承传统民俗音乐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加强对传统民俗音乐的教育和培训,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传承下去。
四、结论
传统民俗音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社区和教育机构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篇二
标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问题。首先,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保护与传承难题,如时间流逝、人力资源不足以及文化冲突等问题。接着,讨论了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和方法,包括数字化记录和存储、虚拟展览和在线教育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总结了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策略
一、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习俗、手工技艺等非物质形式的文化遗产。它是人类文化多样性和社会认同的重要体现,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挑战。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方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难题
1.时间流逝: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传统技艺和知识的流失使得保护和传承变得更加困难。
2.人力资源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专业人士和相关机构的支持,但是人力资源有限,无法满足需求。
3.文化冲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往往受到现代化进程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影响,容易被边缘化和遗忘。
三、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和方法
1.数字化记录和存储:利用数字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存储,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以便于长期保存和传播。
2.虚拟展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搭建虚拟展览平台,使人们可以在线欣赏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故事。
3.在线教育: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在线课程,向广大公众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四、结论
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工具。数字化记录和存储、虚拟展览和在线教育等方法可以帮助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社会发展。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提升保护和传承的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篇三
题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经验,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先进做法,从互联网背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少年儿童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外传播四个方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一直与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等融为一体,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记忆。
近些年来,“非遗”一直是个热词,非遗的保护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传统村庄减少、农耕方式替代的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要与时俱进,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合当代人审美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非遗,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
一、非遗活态传承的意义
非遗的活态传承是指非遗的产生、发展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中进行传承与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保护非遗。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血脉和情感的主要体现。
非遗不是文物,不是凝固的。非遗历经千百年的文化流变,是动态的、可变化的,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各时代的传承人群在与历史、自然等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对非遗进行再创造。
一方面,非遗项目需要在创新和传承相结合的良性互动中,为当代人理解和认同,真正实现活态传承。
另一方面,非遗的活态传承也要杜绝过度商业化的倾向。
例如,在一些旅游景点,“泼水节”“火把节”天天上演,那只是“表演”,而非“过节”;带有恶搞甚至低俗性质的婚庆习俗强拉游客参与,目的就是让游客为名目繁多的消费项目买单,早已失去了展示非遗项目、让游客了解认识非遗的初衷。
这种纯粹为了赚钱、改变非遗性质的所谓创新,实则是对非遗的严重破坏,在非遗的活态传承中是要坚决摒弃的。尊重非遗,保护和传承非遗,核心是保护传承人,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保护传承人群获得收益的权利,在保护和传承中实现非遗的创新性发展。
二、日本非遗活态传承的经验
日本是世界上文化遗产保护走在前列的国家,重视非遗的活态保护,他们的许多做法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创新求变的传承之路。
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例,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传统金属工艺、漆艺和陶艺制作时使用天然材料和传统技法,对器物形制、色泽、纹样进行改良创新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和人们审美取向的改变。
1974年日本颁布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1992年国会进一步修正该法律,加大了扶持力度。日本的传统手工艺坚持创新求变,因此多年来发展良好。
(二)“人间国宝”的认定和保护。
非遗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是“活”的动态文化,其声音、形象和技艺存在于从事它们的人身上,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性”的核心因素。
日本在非遗的保护中非常重视传承主体,强调对传统文化持有人的保护。非遗保护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对传承人的认定。日本将那些具有高超技能,能够传承某项文化的“身怀绝技者”,称为“人间国宝”.日本的这些“人间国宝”对所传承的技艺予以记录、保存并公开。
日本政府每年给这些“人间国宝”200万日元补助金,用来培养和传承继承人。因此,政府监督该笔款项的使用情况,“人间国宝”每年要向政府报告该笔款项的用途。日本对“人间国宝”的认定和扶持有力推动了日本非遗的传承发展,“能乐”、“歌舞伎”、“狂言”这些日本传统的艺术表演由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三)非遗保护中的儿童意识。
非遗的活态传承不仅是少数核心传承人的保护,还关系着培养传承群体,特别是传承群体中的少年儿童。日本非常重视对传承群体中少年儿童的培养,为中小学生提供体验传统艺能的机会。
例如“歌舞伎”,2001年开始举办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歌舞伎讲习会”,从2002年起,“歌舞伎讲习会”拓展到小学生,并且每年都予以实施。日本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重视日本传统文化的学习,设立了传统工艺品课程,加深中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培养他们从小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亲近之情。
三、我国非遗活态传承的策略
(一)互联网背景下非遗活态传承。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更加贴近年轻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被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接受与选择,拓展其生长空间,以真正实现非遗的价值。
微信推送、淘宝开店、视频课程,是许多非遗项目都在尝试的互联网背景下活态传承的新途径。以桐乡竹编的传承之路为例,竹编传承人钱利淮和他的团队开创了竹芸工坊,让竹编从小众作坊走向大众传承。
他们根据受众的年龄和基础编写了生动直观的'竹编网络课件,开设竹编私房课的网络直播教学,并在“竹芸”微店上推出竹编DIY商品。钱利淮开创的“互联网+竹编”的传承形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普通大众可以根据需要在网上选购竹编材料,按照网络课程自己在家学习竹编。
浙江桐乡推出了非遗项目专题传习班的微信公众平台,包括剪纸、桃核雕刻、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木雕、麦秆画,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对非遗以及传统文化的需求。
非遗项目通过互联网汇聚人气,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到非遗项目实体店;通过非遗项目实体店的展览、展示,创造一种审美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于传统、对于历史的敬畏,形成互联网与实体店的良性互动发展。社交媒体公众账号、移动终端应用程序这些途径让非遗越来越进入普通公众的视野。
例如,浙江象山的非遗订阅号“象山非遗”,信息发布频率很高,阐释质朴而到位,策划很接地气。
中央美术学院发布的《中国古典家具》APP大受欢迎,这个APP运用游戏的手法,实现明代榫卯家具的完成过程,在带给人们娱乐游戏的同时,使人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木作的“灵魂”---榫卯的技艺。这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明代榫卯家具APP,是数字化背景下将现代新技术与非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成功典范。这个明代榫卯家具APP,使用户短时间内能够直观的认知榫卯家具的结构和组合,让非遗真正走进现代生活,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此外,通过开发非遗游戏软件来扩大非遗在儿童、青年人中的传播。
例如:南通蓝印花布的游戏软件收录了近千种蓝印布典型图案,该软件还可用在苏绣、云锦等非遗项目中。
(二)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的支持和培训计划。
人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问题。除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之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29条规定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目前,文化部已命名了4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自2008年起,补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8000元,2016年起提高为每人每年2万元。
非遗的传承仅靠为数不多的代表性传承人作用甚微,还需要积极培养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非遗传承人群,通过非遗传承人群来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正式启动,该研培计划是文化部联合教育部专门针对非遗保护发起的。
研培计划有助于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技艺能力,有助于非遗传承人群深入领会传承项目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非遗活态传承的持久动力。
(三)非遗走进少年儿童。
非遗的活态传承要在少年儿童中扎根。聘请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为中小学生常年授课,教授传统手工艺课程,为学校里的少年儿童讲好民族文化的每一课。
在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建立传统文化基地,将非遗烙印在少年儿童心中,鼓励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充分利用民俗、节日,让少年儿童在非遗实践环节参与技艺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少年儿童对非遗的兴趣爱好。建立非遗博物馆,展示非遗项目的图文及实物,举办非遗项目展示展演互动活动,点燃少年儿童非遗教育的火种。通过深入认知和参与非遗项目,使少年儿童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后备力量。
(四)非遗的海外传播。
将中国的非遗向世界传播推广,是进行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以非遗项目剪纸为例,剪纸在中国多地广泛存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也有剪纸。以剪纸为媒介,可以很好地起到文化交流沟通的作用。
在中国剪纸推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央美术学院通过剪纸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十多年间与不同国家进行以剪纸非遗为主题的创作合作,将剪纸作为国际间交流共有的文化背景。
这既推动了中国剪纸走出去在海外的传承,也促进了世界对中国剪纸艺术的认同与接纳。从营销策略来看,将非遗产品上传到网络平台,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极为宽广的领域。
【参考文献】
[1]王英杰。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理论界,2013(4):67
[2]陈又林。从日本经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3):10~12
[3]徐继宏,薛帅,郑蕾。“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纪实[N].中国文化报,20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