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论文【通用3篇】
探讨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论文 篇一
标题: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探讨了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各种节能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以促进供热工业锅炉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供热工业锅炉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环节,对于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因此,深入探讨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现状
1. 燃煤锅炉节能技术
2. 燃气锅炉节能技术
3. 生物质锅炉节能技术
二、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1. 高效燃烧技术的发展
2. 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应用
3. 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发展
三、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挑战与对策
1. 技术创新的挑战
2. 政策和标准的挑战
3. 市场需求的挑战
四、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1. 提高燃烧效率
2. 优化余热回收利用
3. 推进智能化管理
结论: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为进一步推动供热工业锅炉的节能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政策和标准,并积极响应市场需求,以促进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节能, 2019, 1(1): 1-10.
[2] 王五, 赵六. 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研究进展[J]. 热能动力工程学报, 2020, 2(2): 20-30.
探讨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论文 篇二
标题: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摘要:节能是当前各个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供热工业锅炉作为能源消耗的关键环节,需要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本文通过实践案例,对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效果进行评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节能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实践;效果评估
引言: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应用对于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践案例的评估,可以对不同的节能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为相关领域的节能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实践案例
1. 锅炉燃烧系统的优化
2. 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应用
3. 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实施
二、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效果评估
1. 能源消耗的降低
2. 环境排放的减少
3. 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1. 技术应用的难点
2. 经济效益的评估方法
3. 政策和标准的落实
四、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 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
2. 完善政策和标准体系
3. 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
结论: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实践案例评估为相关领域的节能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借鉴。通过对效果的评估,可以对不同的节能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完善政策和标准体系,并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以促进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实践与效果评估[J]. 节能, 2019, 1(1): 20-30.
[2] 王五, 赵六. 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 热能动力工程学报, 2020, 2(2): 50-60.
探讨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论文 篇三
探讨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对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进行了论述分析, 对节能设备以及技术手段进行了探讨, 综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方案, 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供热工业锅炉; 节能技术; 分析;
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过程中, 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2009年9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16号令《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高耗能特种设备, 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量或者转换量大, 并具有较大节能空间的锅炉、换热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中, 将锅炉列为高耗能设备。”供热工业锅炉在供暖期间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这样就导致了较为严重的能源损耗与浪费问题, 并诱发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抓好锅炉节能工作, 可以提高锅炉热效率, 节约能源, 减少烟尘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促进节能降耗有着巨大作用, 同时可以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影响供热工业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
1.1 排烟热损失
这是影响锅炉效率的主要因素, 也是导致排烟热损失的主要成因。在实践中锅炉排烟温度升高, 排烟容量增大就会导致排烟热损失问题的出现。排烟温度指锅炉末级受热面后的烟气温度。锅炉排烟损失q2是锅炉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1]。排烟热损失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排烟温度的高低及烟气成分中可燃物含量的多少。因此降低排烟温度是提高锅炉热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1.2 供热工业锅炉炉渣含碳量影响
供热工业锅炉运行中若风煤配比不当, 排渣不均, 都有可能把未燃尽的碳粒排掉, 造成炉渣含碳量升高。影响固体不完全燃烧的因素有:燃料的种类和性质、燃烧设备及炉膛型式、燃烧方式、锅炉负荷、运行水平、炉膛温度、燃料及空气流的混
合等等, 所以为了实现节能环保, 就要降低炉渣的含碳量, 排除各种影响因素。1.3 锅炉炉体外表温度
锅炉炉体外表温度指标就是对锅炉的散热损失进行直接反应。锅炉炉体的外表面温度如果要高于周围的环境温度, 就会导致锅炉热量的流失, 导致锅炉热能浪费问题的出现[2]。锅炉散热在实践中主要就是受到容量以及外壁温度的影响。锅炉容量相对表面积越大, 就会加大供热工业锅炉热能的输出;而在锅炉的外壁温暖度中, 如果锅炉炉体外表面温度越大, 其外壁温度也越高, 散热量也就会越大。对此, 要加强对锅炉炉体外表面温度的控制, 降低散热损失。
1.4 司炉人员操作水平
司炉人员操作水平参差不齐, 节能监督管理工作薄弱, 对节能减排概念不理解。同时司炉人员在注重锅炉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忽视锅炉经济运行, 凭经验调整居多, 经济运行调整不及时。
2 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的应用
要想合理的应用供热工业锅炉节能技术手段, 就要分析供热工业锅炉的影响因素, 综合其存在的问题, 合理应用。对此, 要基于锅炉运行中实际状况, 加强对供热工业锅炉的排烟温度、降低供热工业锅炉炉渣含碳量[3]、提高供热工业锅炉热效率以及提高司炉人员节能工作水平, 并从这几点开展工作, 具体如下:
2.1 严格控制供热工业锅炉排烟温度
供热工业锅炉排烟温度是较为关键的环节。在实践中导致锅炉热损失的'成因较多, 而排烟热损失则是较为重要的问题。降低排烟热损失问题, 是实现供热工业锅炉节能的重要方式。对于运行中的供热工业锅炉, 排烟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各处受热面上的结渣、积灰和堵灰。结渣现象多出现在高温受热面, 如水冷壁、过热器等, 积灰和堵灰现象则多出现在低温的尾部受热面上[4]。由于灰渣的导热系数很小, 受热面上结渣或积灰, 将使传热热阻大大增加, 传热效果降低, 排烟温度升高, 锅炉效率降低。而且受热面上积了灰渣还会使烟气流动阻力增大, 风机电耗增大, 结渣严重时, 还会使锅炉出力降低。减少受热面的结渣、积 (堵) 灰的主要措施有:
1) 定期吹灰;
2) 使用除渣剂或清灰剂;
3) 避免锅炉在低负荷下运行并减少锅炉启停的次数, 加强对供热工业锅炉排烟温度的控制, 保障其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中, 以提升节能效果。
2.2 降低供热工业锅炉炉渣含碳量
要提升供热工业锅炉的节能性, 就要降低炉渣的含碳量。
1) 合理控制入炉煤粒度, 供热工业锅炉中要想充分燃烧, 就要加强对煤炭粒度的控制, 这样可以提升利用效率;
2) 加强对炉膛温度的控制, 避免温度过低, 适当提高床温, 当床温从800℃提高150℃时, 碳颗粒燃尽时间将减少80%;
3) 延长低热值煤粒在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 应在合理燃烧温度的条件下, 适当提高料层厚度;
4) 采用小流量、连续排渣的工作方式;
5) 运行中采用大动量的二次风, 增加二次风的穿透深度, 改善燃烧室中心区的燃烧效果, 另外在给煤侧适当增大二次风量, 非给煤侧则减少二次风量, 以适应它们对氧量的不同要求, 合理配合煤量与鼓引风配比, 在燃煤排出之前保障其充分燃烧。
2.3 提高司炉人员节能管理水平
提高司炉人员操作水平, 如上煤、除渣、吹灰、清炉等操作不当, 还会造成冷风漏入炉膛, 恶化燃烧, 也会浪费燃料。锅炉运行一段时间以后, 受热面内部会结垢, 外部会积灰, 如不及时清除, 就会导致传热恶化, 热效率下降、煤耗增加;烟道挡火墙如损坏而未及时修理, 烟气就会不经过受热面, 使排烟温度升高, 出力下降, 热效率降低;炉墙或门孔裂缝漏风、有的阀门不严、漏汽漏水等都会浪费大量煤炭。因此, 要定期对锅炉进行机械或化学清洗, 按期进行检修, 注意维护和保养并保持设备完好, 这也是保证锅炉正常运行、节煤的重要措施。
3 结束语
通过对影响供热工业锅炉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有针对性的合理应用节能技术, 可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有效的降低各种高耗能问题, 真正的提升锅炉节能效果, 降低锅炉能源消耗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 这样才可以为社会的发展以及资源保护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姚志佳.锅炉供暖节能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环球市场, 2016 (28) :126.
[2]冯富莲.锅炉供暖节能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尚品, 2016 (1) :211.
[3]董雪松.锅炉供暖节能技术分析[J].化工中间体, 2015, 11 (12) :55-56.
[4]周国兵, 侯方.供暖锅炉系统的火用分析与技术节能[J].节能技术, 2001 (1)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