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音乐对记忆的影响研究.论文
背景音乐对记忆的影响研究.论文
1背景音乐对记忆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在Lozanov的学说提出之后,很多研究者开始对关注音乐对人类学习的积极作用,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有很多科学研究表明,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对人的记忆有促进作用。Felix (1993)在研究中给被试设置三种音乐环境:古典音乐、摇滚音乐以及无音乐,同时要求他们在这些音乐的环境下进行词汇表学习,结果发现不管是舒缓的古典音乐还是激烈的摇滚音乐,它们对记忆任务都有积极的作用。
Robyn Boyle等(1996)也进行了不同类型背景音乐对记忆的影响研究,他们要求被试在平和音乐、激烈音乐和无音乐三种情况下进行记忆活动,结果表明,相对于无音乐以及激烈音乐而言,平和音乐对记忆有促进作用。上个世纪90年代初Rauscher (1993)在《nature》上公布了她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声称听了莫扎特音乐以后,人们的空间记忆会显著提高。她把这种现象叫做“莫扎特效应”。Goldstein(2004)等人曾经对11个4}-6岁的语言障碍的小孩进行历时8个星期的跟踪研究,其中实验组的6个孩子一直在古典音乐背景下学习词汇以及数字;而作为控制组,其他5个孩子在安静背景下进行上述学习,最
后结果发现,古典音乐组的听觉记忆提高量显著高于控制组。而一些动物研究也为背景音乐的积极作用提供了证据,Rauscher (1998)及其合作者发现给大鼠听莫扎特奏鸣曲,其空间记忆能力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王增贤(2003)等人的研究也有相同的结论,他们将大鼠分成两组,进行水下迷津实验,其中一组是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环境下进行,而另一组则没有音乐环境,研究结果也表明音乐刺激可以提高大鼠的空间参考记忆能力和工作记忆能力,并且音乐刺激作用时间越长,这种提高就越明显。关于这些积极作用,科学者们提供了神经生理学上的解释。生理学家认为,当人们的肌肉紧张状态放松以后,他们记忆力将更加牢固,他们声称较慢的心跳将会提高大脑的效率。Lozanov和他的同事们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巴洛克音乐可以让人体放松,同时也能让大脑保持机敏状态,Lozanov认为巴洛克音乐之所以能能够提高记忆,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节奏基本在60拍每分钟,“当人们听这种音乐时,身体趋向于按照它的节奏活动,在这种简单的放松形式中,人身体放松了,头脑却更为机敏了”。
Lozanov在被试听音乐的时候用生理学仪器对他们进行观测,发现他们的心跳和血压都有所下降,同时脑电波中的。波增多。科学研究证明,这种脑电波占优势的时候就是大脑的最佳状态,此时人们常常身心轻松且注意力容易集中,大脑使用的效率高。而几年前Richards (2000)也通过实验证明,当被试听到一些节奏舒缓的音乐的时候,。波确实能够大量增加。Petsche (1993)等人通过实验也验证了这种说法,他们用脑成像技术记录了被试在听莫扎特钢琴曲和滚石乐队摇滚时的脑电活动,结果发现在听莫扎特的音乐时的脑电活动和人们进行学习时候的脑电活动相同,而听摇滚乐时的大脑状态则类似于人们情绪紧张时的表现。Jauove。和Habe (2004)利用ERP技术记录被试在听莫扎特K448奏鸣曲时的脑电活动,也发现相同的结果,相比安静组而言,这些被试的。脑波显著增加。
2背景音乐习惯与背景条件的交互作用
预期的假设是:对于有背景音乐习惯的被试,三种背景条件下的记忆成绩将无显著差异,而对于无背景音乐习惯的被试,三种背景条件下的记忆成绩有显著差异。而实验结果是,三种背景条件下记忆成绩的显著差异只出现在无背景音乐习惯的被试中,而这种差异并未表现在有背景音乐习惯的被试中。
具体来说,流行音乐对有背景音乐习惯的高中生的无意义材料的再认和回忆均有显著的干扰作用,古典音乐对有背景音乐习惯的高中生的无意义材料的回忆有显著的干扰作用,而两类音乐对无背景音乐习惯的高中生的无意义材料的再认和回忆均无显著干扰。按照常识,有背景音乐习惯的人因为经常边听音乐边学习,他们应该习惯了在这种声音刺激下进行认知活动,那么他的抗干扰能力应该比那些没有这种习惯的人要强。为什么实验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呢?经进一步分析,可能有如下原因:
(1)有人通过研究发现,在音量一定的情况下,无关声音刺激对前景任务的干扰程度取决于这个刺激对于被试的有意义程度(Banbury&Jones,2001)。具体来说,若对于被试来说,声音刺激具有较大的意义性,那么会对其产生较强干扰作用,如果所呈现的声音刺激对于被试来说不具有多大的意义性,其产生的干扰作用也比较小。以此为根据,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推理:在高中生中,那些有背景音乐习惯的人一般来说是听音乐的次数较没有这个习惯的人比较频繁的,因此,他们对音乐的旋律和信息的理解力更强,背景音乐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意义较大的声音刺激,因此,他们容易被这种声音刺激所吸引,从而分散注意,任务成绩下降。而没有这个习惯的人,他们也许平时听音乐不多,音乐的旋律和信息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因此,对他们而言,音乐的刺激和可能普通噪音的'刺激没有什么两样,而在本研究中,音乐的音量经过微调之后,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其刺激程度不足以让其过多地占有注意资源,再加上在无意义材料的记忆中,由于涉及到的认知加工活动较少,中枢能量的资源不至于超载,因此,记忆成绩没有显著的下降。
(2)一般来说,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在认真学习时,会主动地回避无关刺激,他们的注意力只会注意当前的任务,并极尽所能地排除其他的干扰。因此,可以设想,没有背景音乐习惯的被试之所以没有这种习惯,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养成了专心致志的习惯,发展了比较好的注意品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回避这种无关刺激。一方面他们会主动减少和回避无关的刺激,一方面由于他们目标比较单一、只关注前景任务,意志水平也相对较高。根据Kahneman(1973)的中枢能量理论,虽然注意能量有限,但是高意志努力或者动机却可以增加能量水平。这样的话,高意志努力或者动机就能让没有背景音乐习惯的被试获得更多可利用的能量,无关的声音刺激对他们的干扰也不足以影响前景任务的成绩,他们的排除干扰能力就相对较强。而有背景音乐习惯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并不一定对前景任务有强烈的动机,他们并非想借助背景音乐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更多的时候,他们可能只是想用音乐来减少学习中的痛苦,所以宁愿牺牲学习效率,以换取学习中的愉悦感,因此更加谈不上努力提高意志努力去排除这种声音刺激。我们在实验现场也发现,有一些高中生在听到音乐之后,情不自禁地跟着小声哼唱起来,事后对他们填写的资料进行查看,发现这些被试都有边听音乐边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