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一论文【实用3篇】
中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一论文 篇一
中国人口素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教育、就业、健康三个方面探讨中国人口素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的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但是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仍然存在问题。一方面,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导致贫困地区的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过程中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就业是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保障。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导致一些高素质人才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使得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加大对工匠技能的培养和推广,促进就业市场的供需平衡。
最后,健康是人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慢性病和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一方面,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不高,导致人们对健康问题的认识不足。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同时加大对健康产业的支持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人口素质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持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素养。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我们才能够提高中国人口的素质,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一论文 篇二
中国人口素质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人口素质的提高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从教育、文化、环境三个方面探讨中国人口素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如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此外,教育公平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我们应该加大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其次,文化对于人口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中国的文化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文化的衰退和浮躁的价值观念。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修养。
最后,环境是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中国人口素质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解决。我们应该加强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修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只有通过综合措施的运用,我们才能够提高中国人口的素质,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一论文 篇三
中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一)论文
"人口素质"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从中西比较来看,对人口素质或者说对人口质量问题的关注可以说是中国人口学和人口问题研究的一大特色。在西方人口学说史上,对人口素质问题的关注向来较少,如著名人口学家豪塞和邓肯于1959年为"人口学"下定义时,"经过审慎考虑",还是删去了有关人口"质量"的内容。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法国学者阿。朗德里(A.Landry),他在发表于1949年的《人口概论》中曾区分过"量的人口学"和"质的人口学",并认为后者以人类生理、智能、伦理、优生学的资质为研究对象。法国著名人口学家阿。索维(A.Sauvy)在初版于1952年的名作《人口通论》中也曾以一章的篇幅讨论了西方人口学家向来不予关注的人口素质问题。他在第21章中分析了有关质量人口学的几个问题,如优生问题、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的关系问题、智力遗传问题、各民族差别问题及安乐死问题等。索维还区分了优生学和环境学
,在他看来,两者的研究目的都在于改进人类的质量,不过前者是通过遗传,后者则是通过改变环境。现代西方学者对人口素质的讨论最著名当首推从经济学角度对人口质量进行探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口质量就是人力资本,舒尔茨的&q uot;人口质量经济学"早已成为人口经济学中的一门显学。但与其说这是人口学的研究,不如说是经济学的探讨。首先要指出的是,"人口质量"和"人口素质"通常被认为是两个并无本质区别而只是表述不同的概念,在使用频率上后者高些而已。1987年中旬,受国家教委委托,"中国人口素质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关于"人口质量"和"人口素质"是不是同一概念,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二者完全相同,不必区别使用;另一种认为,从逻辑分层的角度看,二者是有差别的,因而需要区别使用。因为人口质量涵义较人口素质更广泛,它是与人口数量相对称的概念。人口素质则是人口某一特征或标志的概括,如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它们的总和构成人口质量,单独的某一素质概念没有对称的概念"(邵昱1998)。1991年12月,受国家教委委托,"中国人口素质(生活质量)问题科学研讨会"在京举办,但在这次会议上,似乎更多的学者认为"人口质量和人口素质是同一个概念"("中国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课题组1992)。
朱国宏认为:人口质量、人口素质和人口品质均相当于英文中的PopulationQuality一词,其所指是同一的,至于使用哪一术语,一来与时代背景有关,二来与研究者的偏好有关。人口素质一词的普遍作用,可能与人们对质量与素质的不同理解有关,质量可通用于任何事物的质的一面,而素质似乎只能用于人类方面(朱国宏1994)。穆光宗则认为:从严格的意义来讲,两者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就是所谓的人口质量是相对于人口数量和就人口的总体而言的,而人口素质则是指人口质量的某一个方面,比如健康方面、文化教育方面(穆光宗1996)。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使用"人口素质"的说法,这可能是90年代显著区别于80年代的一大特色。回溯国内近20年来对人口素质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大致可以分出几个方面来回顾和评述:
一、对"人口素质"涵义的探讨
中国人口学者认为,"人口素质"是一个具有多义性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界定(朱国宏1998)。也就是说,"人口素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视野里可能有着不同的规定。"人口素质"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理论问题是70年代初中国人口学复兴以来众多学者关注的一大热点,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