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相关论文范文(实用6篇)
农业水利相关论文范文 篇一
标题:农业水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农业水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农业水利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水利;农民收入;影响因素;政策建议
一、引言
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石,农民收入是农村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农业水利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之一,对提高农民收入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农业水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提供参考。
二、农业水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
(一)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保证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量。充足的灌溉水源和科学的灌溉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还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的环境质量。例如,修建水利工程可以解决农村的饮水问题,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水利设施的建设还可以提供农村的景观资源,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
(三)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还可以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改善农田的灌溉条件,可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的效益。同时,农业水利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
三、政策建议
(一)加大农业水利设施的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农业水利设施的覆盖面和利用率。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农业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
(二)完善农田灌溉制度
完善农田灌溉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机制,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参与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农民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加强农业水利科技研发
加强农业水利科技研发,推动农业水利设施的创新和升级。政府可以鼓励农业水利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农业水利设施的技术水平和效益。
四、结论
农业水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提高农田灌溉效率、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政府应加大农业水利设施的投入,完善农田灌溉制度,加强农业水利科技研发,以提高农业水利的效益和贡献。
农业水利相关论文范文 篇二
标题:农业水利对农业生产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农业水利对农业生产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农业水利在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和农民收入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水利;农业生产稳定性;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一、引言
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长至关重要。农业水利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之一,对农业生产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农业水利对农业生产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和农民收入增长提供参考。
二、农业水利对农业生产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一)保障农田灌溉的稳定性
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可以保障农田的灌溉稳定性,确保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量。充足的灌溉水源和稳定的灌溉供水可以有效地应对干旱、涝灾害等自然灾害,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二)提高抗旱能力
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还可以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降低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例如,修建水库和水利工程可以储备水源,以应对干旱期间的灌溉需求,减轻干旱对农田的影响。
(三)增加农田的排涝能力
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还可以增加农田的排涝能力,避免农作物因涝灾害而受损。例如,修建排水渠和水利工程可以及时排除田地中的积水,保护农田的正常生产。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政府应加大对农田灌溉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农业水利设施的覆盖面和利用率。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农田灌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稳定运行和发挥作用。
(二)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和稳定性。政府可以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度机制,确保农田的灌溉供水稳定。
(三)提高农民对农业水利的认识和意识
加强农民对农业水利的认识和意识,提高农民对农田灌溉设施的管理和使用水平。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对农业水利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农民的水资源管理意识和科学灌溉技术。
四、结论
农业水利对农业生产稳定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保障农田灌溉的稳定性、提高抗旱能力和增加农田的排涝能力等方面。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和农民收入增长,政府应加强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提高农民对农业水利的认识和意识,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贡献。
农业水利相关论文范文 篇三
摘要:农业水利工程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性作用。因此,加强对农业水利工程的作用及其发展策略展开研究,非常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希望此次研究,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作用;发展策略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当今时期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出农业水利工程的作用。
一、农业水利工程的作用
1.1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
农业水利工程,对于农业产生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出农业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以及防涝防旱等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使我国农业产业得到了持续、稳步的向前发展。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和建设农业水利工程,其具有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农业水利工程在农业产业中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极大程度的推动了农业发展。
1.2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农业水利工程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是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提升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手段。不仅于此,农村地区修建农业水利工程,一方面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中避免出现旱灾、涝灾等状况,另一方面还可以保证农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切实改善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的问题,保证农民的身体健康。
1.3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现如今,全球各国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各国在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均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工作内容中。对于我国同样如此,在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也需要着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防止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便可以有效解决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农业水利工程建成运行之后,除了可以保证最基本的农业灌溉工作,同时还可以发挥出防洪、抗涝、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关于我国在农业水利工程上存在的问题
当今时期,我国农业水利工程还不够完善,依旧存在着种种问题。第一、农业水利工程方面的专职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同时技术能力也不过关,不符合水利工程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同时由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工作环境处于农村地位,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艰苦,福利待遇也不够高,无法留住农业水利工程方面的人才。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水利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占总职工的概率非常低,由此可知,我国严重缺乏农业水利工程方面的高级人才。第二、我国农业水利设施不够完善。尽管我国一直都是农业大国,但是很多的农业水利设施,均是采取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修建、或者是设备较为老旧;同时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水利工程,由于一些设施设备年限比较久远,又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导致当地区的农业经济受到影响,不能够向前发展。第三、农业水利规范不够完善。虽说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但是最近时期工业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我国针对于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存在不足之处,由此影响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水利工程实施改造建设,属于一项较为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地区政府尽管支持水利工程建设,但是资金严重匮乏,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必须针对农业水利工程的特点,科学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发展规划,以此确保农业水利工程可以长久、正常的投入使用。
三、关于农业水利工程采用技术
3.1节水灌溉技术
现如今所采取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管灌、畦灌技术、田间地面灌水、波涌灌溉等等方式。而其中的田间地面灌水技术,由于其具有20%左右的节水效果,可以在一些大水漫灌的地区大力推广和使用。利用短沟代替以往的长沟,能够对田间灌水量实施有效控制管理,由此促进灌水利用效率的提升。此外,也可以采取管溉的方式,其通常情况下能够节约40%的水资源;而微灌技术和地面灌溉技术,一般可以节约80%左右的水资源。
3.2节水抗旱栽培技术
深耕深松技术,也就是利用土进行蓄水,之后实施深耕深松,以此增加了土层厚度,同时使土壤更加具有透水性,增加了土壤的需水量。如果所选取的农作物品种具有抗寒性能,那么便可以取得良好的节水抗旱效果;将有机肥均匀撒到旱地上,则能够降低55%左右的用水量,所以需要合理实施有机肥,利用肥料进行补水,可以使单位产量作物的用水量得到降低;对于防旱保墒的田间管理来讲,也就是正确运用耕种技术,实现土壤的水分有效维护和保养;对于地面覆盖保墒技术,可以选用薄膜、秸秆覆盖等等一些容易找到的材料进行覆盖。在抗旱技术方面,除了上述两种技术之外,还可以使用化学调控抗旱措施、保水剂、以及化学处理等等化学处理方式。
四、农业水利工程发展策略
4.1加强整治
针对现有的农业水利工程,采取有效的整治措施,特别是一些大中型的灌溉排水泵,更加需要更新改造。同时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状况,进一步完善农田的灌溉体系。
4.2进行总体的规划
为了保证农业水利工程更好的发挥出服务农业经济的作用,推动农业产业更好的发展,有必要结合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制定出详细、可行的规划,各地区政府分级实施负责,对灌溉区总体规划合理编制,改造和引进灌溉配套设施,增加灌溉渠道;同时避免对自然排水流势造成影响。结合农村具体情况,保证灌溉区的合理性。比如说,在一些资源较为充足的地区,可以设置一些全新的罐区,以此促进农田灌溉面积的扩展,同时可以为农田灌溉提供便利,有效降低农民灌溉的经济支出。
4.3改进、完善农业水利新机制
在农业水利工程新机制的完成过程中,需要我国政府部门发挥出职能作用,增加财力支出和补助,大力支出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将各市、县地区的中小型农业水利设施的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中,同时每年划分专款费用,切实解决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改造的费用问题。此外,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大力宣传农业水利工程对于农民、农业的重要性意义,以此使农民主动参与到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保护中,可以有效解决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人力问题。
4.4以重点县水利工程建设带动其他水利建设
通过建设重点县的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可以拉到其他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以此实现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范围的扩展。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还需要对相关的配套工作有效落实,切实保证农业生产可以顺利进行,有效实习旱涝保收的目标。
4.5实施水利惠农政策
我国政府部门,需要增加对农民的各项扶持政策,可以结合区域面积,制定惠农政策。比如说,可以增加农民的水费和电费的补贴,以此降低农民经济负担;此外还可以增加水库管护财政补贴,保证水库可以正常运转,防止出现无水可用的情况。4.6积极建设中小型水利设施农业水利工程的未来发展,还可以加快建设例如小水池、小塘坝等中小型水利设施,结合当地区的农业状况,加强对各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比如说喷灌、滴灌等等;也可以扩大抗旱的面积和范围。
总而言之,农业水利工程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属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和建设农业水利工程,对于农业增产,提升农民经济,推动农业产生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同时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策略,使农业水利工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农业水利相关论文范文 篇四
[摘要]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关乎民生大计,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达到高峰期,但是由于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等特点,导致建设过程中存在不确定的风险。基于此,针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和防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推动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风险;解决措施
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建设规模大、投入资金高,在建设过程中易产生较大的风险。我国当前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部分问题,例如,对偏远地区或大型工程的关注度不够,资金投入过少;农业水利工程缺乏管理,项目规划不合理,自然灾害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工程管理方式落后,设备未及时更新,缺乏专业的农业水利管理人才。因此,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正常运行,增大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主要用于事故发生之前,人们通过系统或连续的认识分析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对产生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风险识别主要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部分,确定风险因素的任务是明确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属于基础性工作,为后期风险的估计、评价和防范做铺垫。农业水利工程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自然和技术因素,其中,政治因素主要是指国际关系、政局不稳、政策影响等;经济因素是指通货膨胀、价格波动、经营方式等;自然因素是指地质条件、气候因素或不可抗力因素等;技术因素则是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和质量风险等[1]。
2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是指由于不利因素导致历史资料损失,通过概率等统计方法计算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估计风险事件造成损失的过程。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涉及的风险分为可量化和不可量化两种。因此,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估计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结合的方法;国外则主要采用连续概率分布法、可靠性指标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在进行风险估计时,需要结合农业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选择最佳的估计办法,才能计算出项目的真正风险。
3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并且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以此评价此次风险的程度,以便选择最佳的解决措施来抑制风险。根据项目的建设影响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进行风险评价,并得出相应的定量数据,当缺少基础资料时,可采用定量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组织工作人员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收集和资料采样,再由专家进行评分和定权,将指标值作为对风险评价的估计值。
4风险防范
风险防范是指有意识地通过计划组织活动避免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影响程度。风险防范的主要方式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自留4种。其中,风险回避是指完成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评价之后,发现风险发生概率过高,将造成较大的损失,而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时,需要采取风险回避,放弃该项目,以规避其产生的风险;损失控制是指当遇到风险无法避免的情况时,需要选择将风险降至最小值的办法,其不属于放弃风险行为,而是通过最佳的解决措施来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契约转让风险,以此降低经济主体的风险,使得更多人共同承担风险,其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险。风险自留是指将水利工程建设风险保留至管理主体内部,通过内部措施化解风险或者不采取任何措施。其不改变风险的性质和发生概率,也不改变其存在的潜在损失[2]。
5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的解决措施
加大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重视程度
在进行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国家和政府加大资金投入,设置专项资金,并且鼓励社会各界进行投资,改善偏远地区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引进先进的水利设备,提高对偏远地区工程项目的建设支持,以此增强对工程的重视程度。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管,有效解决建设中的安全隐患,使其符合标准规范。地方政府需要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化为政府发展的重点,出台政策辅助扶持,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力度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前期,相关管理部门需要进行实地调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准确评估工程建设的可行性,采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预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且通过建设合同来完善风险的项目条款,提高管理力度,建设过程中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建立健全的风险监督机制,以此规避风险。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力度,施工单位要对施工方案、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进行有效审查,保证客观条件对风险发生的影响最低。还需要做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后期管理及养护工程,全方位地提高水利工程抵御风险的能力。
强化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人才制度
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建设人才对农业水利工程的风险防范具有关键作用,因此,管理机构需要引进专业的水利工程建设人才,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从而提高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管理部门还需要定期对专业人才进行培训,组织学习先进工作单位的管理经验,以此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抵御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的管理团队。
6结语
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深刻认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为规避建设风险,需要采取风险识别、估计、评价、防范一系列的措施,并且通过加大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重视程度、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力度和强化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人才制度,有效地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以此加强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促进水利工程发挥出最大的应用价值。
农业水利相关论文范文 篇五
1盖州市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1.1重建设,轻管理
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水利工程重建轻管、只建不管甚至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严重存在,工程运行困难,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农村小型水库、水利工程众多,工程属集体所有,大部分转包或转卖,集体不受益,农户是受益人,但没有使用权,以至于出现“用水的不管水,管水的不用水”,“使用工程个个有份,管理维护人人无责”。产权不明、权事不清,这种权、利分离造成一些水利工程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后管理责任不明,加上维护维修资金的严重匮乏,工程或遭到破坏、或被盗、或年久失修而废弃,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1.2维护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在前期投资计划中仅将建设资金列入预算,而并不包含后期的维护费用。水利工程设施投入使用后,产权主体和运行管理主体往往模糊不清。原因之一是维修资金来源问题没得到有效解决,水利设施不出问题还好,一旦出现问题,维修就是一笔大的费用,乡镇、村两级政府拿出这笔费深感吃力,受益户则往往关切度不高,甚至是事不关己的态度。二是没有专门管护人员巡查看护管理,导致水利设施被盗、遭人为破坏的事情时有发生。从目前效果看,“一事一议”政策由于资金筹资额度小、落实难度大等问题而缺乏可操作性。灌溉用电、用水的价格都相对较高,大部分农民承担不起,而政府对农村水利投入的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不足,造成管理单位在做征收水费的工作时存在困难,工程很难正常营运。
2水利工程建设盖州市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水利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的命脉。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对与农业联系最为密切的水利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必须顺应农业的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如此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1农业种植结构与农田水利工程
盖州市是个丘陵地区,山多地少,农业人口53.49万人,土地面积2930km2,耕地面积61.02万亩,其中水田5.62万亩,旱田37.56万亩,菜田7.63万亩,林果10.2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15亩;水利工程: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小(Ⅰ)型水库6座,小(Ⅱ)型水库12座,提水闸16个,泵站11个,塘坝183个,窖池36个,灌溉井87240个,有效灌溉面积39.1万亩,占灌溉面积的65%。占农村水利工程绝大多数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现状却令人堪忧,这些工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人用、没人管,有人问、没钱修”的现象,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灌溉水利用效率较低,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管护不到位等等,很多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2健全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增加水利工程数量
政府要建立健全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采取政府投资、政策融资、社会筹资、银行贷款、个人捐资等多种方法来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保障,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新型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首先,政府要扩大水利工程的建设范围,增加财政投资规模;其次,为避免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主管部门应该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定向定额补贴等方式,引导全社会、集体乃至农民增加对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第三,要充分利用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国债资金、水利建设资金、财政扶贫资金等来实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保证。农民是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在小农水项目建设上,应改变过去政府一手包办、农户参与决策和监督少的做法,遵照农村水利工程“民办公助”的原则,推行农户全过程参与的建设模式。要广泛调动受益群众的积极性,通过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多种方式,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2.3改善种植结构,增加农业收入
原来种植结构主要是以玉米、高粱为主,所配套的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但经济附加值低。现在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大棚、蔬菜、瓜果、苗木等经济作物面积不断增加,对原水利工程灌溉、降渍、抗旱的标准要求不一致,其标准更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高农业农民收入是县级政府的主要任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又是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生产模式缺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整,给农村水利工程的配套建设带来了一定困难,加大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适应农业产业调整就显得更加重要。
3对策和建议
3.1完善管护机制
农村水利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农村水利工程投入大、见效慢、管理难、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公益性较强。因此,尽快建立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针对小型水利工程“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问题,应遵循“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严格界定各类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产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是解决小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公共性和农户家庭经营的个体性矛盾的重要途径。要按照“民建、民管、民有、民营”的模式,逐步把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培育成为用水和管水主体,赋予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灌溉工程自主管理职权,建立群管为主、专管为辅,专群结合的新型农村水利服务体系。
3.2改变种植方式
农田灌溉占用水量的70%,农田灌溉用水无非是打深井和用水泵引水的方式,造价高,增加农业产品成本。因此通过土地平整、深翻深松、免耕少耕,平衡施肥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进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采用滴灌来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改变种植方式合理开发利用水利资源,降低农产品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3采取涵盖保墒技术
在耕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秸秆或其他材料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达到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的良好效果。秸秆覆盖一般可节水15%~20%,增产10%~20%,覆盖塑料薄膜可增加耕层土壤水分1%~4%,节水20%~30%,增产30%~40%。既节约了水资源,又降低了农产品成本,提高了农业收入,达到发展壮大农业经济的目的。
4结语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大力提高我国水利事业发展水平,特别是县、乡级水利事业发展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村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最大硬伤。通过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完善管理机制,调整种植结构,采取涵盖保墒技术,加强农业节水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降低农产品的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农业水利相关论文范文 篇六
【摘要】
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滕州市坚持把农田水利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科学编制规划,推进科技创新,改革管理机制,全面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其他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滕州市;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农田水利设施是抵御农业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滕州市水务局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强基础、惠民生的战略工程来抓,改革建管机制,创新水利科技,多方争取资金,实施规模治理,相继兴建了一批高效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项目,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全市已发展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hm2,其中节水灌溉面积万hm2,每年节水7600万m3,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新增粮食及经济作物产值万元。
1科学规划布局,高效规模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实现标准化
根据全市农田水利现状和经济发展格局,委托专业机构高标准编制了《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专业规划,坚持“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到2020年底,在全市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万hm2,约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91%。
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实现高效化
抢抓机遇,争取资金亿元,完成了全国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8580hm2,新打机井120眼,建设小型提水泵站1座,维修加固塘坝15座,2013-05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项目区基本实现了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高效化的建设目标。
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实现规模化
通过全省竞争立项,分3年实施总投资亿元的全国第五批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县项目。目前,投资万元的2013年度工程已全面完工,新打改造机井155眼,新增改善灌溉面积,年增节水253万m3。投资万元的2014年度工程也正在实施。到2015年项目全部建成后,规模连片发展节水灌溉面积万hm2,形成较为完善的规模化灌排体系,使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83%,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达到74%,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达到53%。
2强化监督管理,推进科技创新
加大项目建设监管力度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严格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按照基建程序,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开工前,委托招标公司对工程施工、监理、设备采购进行公开招标。项目实施中,由专业机构进行质量监测,派员跟踪监理,严格项目管理和质量进度控制。同时,抽调技术人员深入各项目工地全程监管,督促施工单位倒
排工期,加快进度。每项工程完成后,严把竣工验收关,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加快农田水利科技创新
坚持以科技为支撑,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平原井灌区采用机井灌溉射频卡控制系统,实现了灌溉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沿湖沿河提水站灌区采用供水恒压控制变频设备,运行方便,灌溉分组自如;水库塘坝灌区采用埋设钢筋混凝土管道与修筑混凝土现浇防渗渠相结合技术,既节约了投资和占地,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推广应用了土壤墒情监测、地下水位遥测、灌溉信息自动传输等信息自动控制技术,有效提高了农田灌溉的科技水平和含量。
严格项目资金和施工安全管理
按照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对每一项农田水利项目均设立资金专户实行报账制,由国库统一支付,确保工程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同时,严格施工安全管理,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对每一单元工程,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确保了农田水利建设优质高效推进。
3改革管理机制,确保工程效益
深化基层水利服务体制改革
在21个镇街挂牌设立了水利站,核定编制81人,确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和公益性业务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并在1164个行政村明确村级水利员1293名。同时,成立了专业防汛抗旱供水服务队、水利设施维修队,配备技术人员189名,构建起了“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
探索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注册成立了21个灌溉供水和9个饮用水协会,在部分项目村成立了用水组,配备了办公场所和管理人员,制定完善了协会章程、灌溉管理、工程维护等规章制度,建立起了农民互助式的服务组织。
创新农田水利管护模式
先后出台了《全市水利工程管理办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明晰了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和建设管理职责,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实行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同时积极探索实践用水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维护、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灌溉供水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积极性,确保了项目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4存在问题与建议
经过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滕州市的农田灌排条件持续改善,结合世行贷款、国土整治、标准粮田建设等多个项目的实施,全市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万hm2,其中井灌区低压管灌节水面积万hm2,有效改善了项目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但同时应看到,由于多年投入不足,建管机制不活,全市万眼机井仍有部分尚未配套,现有水库河湖引、提水工程大部分设施老化及损坏严重,225座塘坝部分老化失修、标准偏低,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转移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重点
将节水灌溉、水源开发、水保治理、生态建设等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密切相关的农建工程项目作为投入的重点,拉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规范投资渠道,统一整合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对各部门申报的项目进行统一规划,防止项目重复建设,重复投资。
加大对小农水基本建设扶持引导力度
对自建农田水利工程的村及农户,在继续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补贴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补贴比例,并制定出投资到户的补贴办法,以调动农民群众和民营大户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按照“明晰所有权、出让使用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明确权属关系,落实责任主体,实行标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各类农建工程都要按照“先建制、后建设”的办法,采取股份合作、拍卖转让、租赁承包、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进行建设、管理和经营,同时,要加强政府管理及群众监督机制建设,确保各类管理体制下的工程能服务于农、造福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