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优秀3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
2.通过学习相关的诗词,培养学生对中秋节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3.通过绘制中秋节的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
2.学习相关的诗词,培养学生对中秋节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绘制中秋节的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课件、教具、图片等教学资源;
2.中秋节相关的诗词、绘画纸、颜料等。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一幅中秋节的图片,引入中秋节的话题。
2.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中秋节的了解和印象。
Step 2 学习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
1.通过课件和教具,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包括祭月、赏月、吃月饼等。
2.与学生一起阅读相关的诗词,感受中秋节的美好和情感。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秋节的理解和喜爱之处。
Step 3 学习中秋节的诗词
1.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中秋节的相关诗词,包括《静夜思》、《明月几时有》等。
2.与学生一起朗读和欣赏这些诗词,感受其中的意境和美感。
Step 4 绘制中秋节的图画
1.给学生发放绘画纸和颜料,让他们自由发挥,绘制自己心目中的中秋节图画。
2.鼓励学生观察和表达,帮助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中秋节的理解和情感。
Step 5 总结与评价
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总结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相关诗词。
2.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鼓励他们用心表达和创作。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
2.通过学习相关的诗词,培养学生对中秋节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3.通过制作中秋节的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
2.学习相关的诗词,培养学生对中秋节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制作中秋节的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课件、教具、图片等教学资源;
2.中秋节相关的诗词、纸板、剪刀、彩纸等。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通过展示一幅中秋节的图片,引入中秋节的话题。
2.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中秋节的了解和印象。
Step 2 学习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
1.通过课件和教具,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包括祭月、赏月、吃月饼等。
2.与学生一起阅读相关的诗词,感受中秋节的美好和情感。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秋节的理解和喜爱之处。
Step 3 学习中秋节的诗词
1.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中秋节的相关诗词,包括《静夜思》、《明月几时有》等。
2.与学生一起朗读和欣赏这些诗词,感受其中的意境和美感。
Step 4 制作中秋节的手工艺品
1.向学生展示制作中秋节手工艺品的示范,如剪纸月亮、彩纸灯笼等。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选择并制作自己心仪的中秋节手工艺品。
Step 5 总结与评价
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总结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相关诗词。
2.对学生的手工艺品进行评价和展示,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同时培养他们对中秋节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这样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在学习中秋节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成长。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三
第 六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59
课时 备课人:赵海英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十五从军征》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
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
学习重点
:目标1、2
学习难点
:目标3及背诵、默写
学习方法
: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学习目标
:
1.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有吟诵边塞风光的(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有叙述边关战事的(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有借以倾诉思乡之情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更有畅谈从军壮志抒发爱国之情的(如陆游的《十<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这两首诗歌又是从哪方面来反映战争的?
2.学习学习目标
二、
交流资料
1.乐府诗:乐府,原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规模较大。后来将其演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三、
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诵读
自学指导:①请同学们大声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②结合注释理解诗意。6分钟后检测
2.检查
(1)指名读诗
(2)理解诗意
诗歌大意: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一位衣衫褴褛、鬓发全白、手拄拐杖的老人茫然地站在曾经是那么熟悉,而今却家破人亡的,绝望地望着东方……这首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四、
讨论探究(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学指导
(1)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及喜欢的理由。
(2)诗歌是怎样揭示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
(3)你是怎样看待战争的?
自学5分钟,然后小组讨论
2.小结
五、
当堂训练
背诵默写
六、
作业
1.完成本课配套练习
2.推荐阅读
王昌龄——从军行(一、二)
王翰——凉州词
板书:
十五从军征
兵役的残酷
无限的凄凉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不尽的悲哀
第 六单元
第
2
课时 总第
60
课时 备课人:赵海英
古诗二首
第二课时
《出塞》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2.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学习重点
:目标1
学习难点
:目标2及背诵、默写
学习方法
: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学习目标
二、出示诗歌,读诗(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自由读,边读边注解。
二、破题而入,简析背景,(第二次先学后教)
1.读诗题
(1)告诉大家,诗题中的“塞”指什么?(关塞、
边塞)
(2)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反映边塞生活和战事诗)
2.简单介绍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4.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三、注释读诗,品味意境,抒发情感(第三次先学后教)
1.自学指导
读诗,注意思考:
(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歌
(2)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
(3)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4)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5)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对征人:
对战争:
2.反馈,指导
3.整体再读全诗,体会诗之意境
四、阅读思考拓展升华
1.自学指导:
默读诗歌,思考:
你认为有李广将军在,战争就可以平息吗?就会有和平吗?
2.反馈,引导
五、当堂训练
背诵默写
六、
作业
1.完成本课配套练习
2.写一篇读后感
,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征人生活同情,或者写一个调查匈汉战争的论文
板书设计:
出塞
十五从军征——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出塞——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第 六单元
第
3
课时 总第
61
课时 备课人:赵海英
小英雄雨来
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学习重点、难点: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一、激发情感,理解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亲情导语: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
2.放录音——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
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
小英雄雨来的其它事迹吗?
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3.教师小结
< 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4.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1)理解课题: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2)学习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