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优选3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篇一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有时候,我们成功地克服了障碍,实现了目标,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得道多助。而当我们失败了,遇到困境时,却发现失道寡助。这句话道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成功时候的支持和帮助往往比失败时候的要多。
成功时得道多助,可以理解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得到了身边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比如,一个学生考试取得好成绩,家人和老师都会对他表示祝贺和鼓励,同学们也会为他感到高兴。在工作中,一个团队完成了重要项目,领导和同事们都会给予肯定和认可。这种支持和帮助,可以让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增强信心和动力,继续前行。
而失道寡助则是指在失败和困难面前,支持和帮助往往不如成功时那么多。当一个人遭遇挫折和失败时,周围的人可能会疏远他,甚至指责他。这时候,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去面对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学会独立面对困难,不依赖外部支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克服障碍。
在教育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念。教师在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要及时表扬和鼓励,激励他们继续努力。而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要给予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支持和鼓舞,重新振作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得到更多的帮助,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和失败都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经历,重要的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学会坚持和努力,不放弃希望。无论是在成功时还是失败时,我们都要学会感恩身边的人,接受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共同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篇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的现实情况。在成功取得成就时,人们往往能够得到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而在遭遇失败时,却往往发现失去了那些曾经支持过自己的人。这种现象不仅在个人生活中存在,在社会各个领域也有体现。
在工作中,当一个人的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时,会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赞赏和支持。大家会一起庆祝成功,共同分享成果。但是,当这个人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可能会发现原来的同事和领导都纷纷远离他,甚至对他指责和嘲笑。这时候,这个人就需要更加坚强和勇敢,独自面对困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人际关系中,也可以看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现象。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原来的朋友和亲人可能会疏远他,不再关心和帮助他。这时候,这个人需要学会独立面对困难,不依赖外部支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克服障碍。只有在自己变得强大和坚强之后,才能真正面对生活的挑战,走向成功。
因此,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学会感恩身边的人,接受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在成功时,要珍惜周围人的理解和支持,不忘记回报他们的善意。而在失败时,要坚强勇敢地面对困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迎接新的挑战。只有在遇到困难时,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身边人的真心帮助,也才能更加珍惜成功的时刻。
综上所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是一场旅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要学会感恩和坚强,不断前行,直至成功。只有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才能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感受身边人的真情和支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篇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课型、课时]
导读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拨法、自读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及其政治主张,学生齐读投影内容)
[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出自《<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听课文录音,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伴随音乐试读课文,初步领会语句的意思。
(三)学生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1、每四名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2、教师指名代表对课文进行试讲,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文段比较容易翻译,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完成。教师对试讲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肯定)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二)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 战争结果如何?
③ 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①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②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③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
④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 ①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
②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
③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四、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指名学生总结)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五、巩固练习(出示投影,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委而去之 ② 环而攻之 ③ 池非不深也 ④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⑤ 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 。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
2、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在于 曹刿认为是 。
3、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 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 →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 → 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