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活动教案:《思维数学》【经典6篇】
大班活动教案:《思维数学》 篇一
在大班教学中,如何引导幼儿培养数学思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思维数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一份针对大班幼儿的《思维数学》教案:
教案名称:《思维数学》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包括数的概念、形状和空间的概念等。
2.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让幼儿通过数数游戏、数数歌曲等活动,认识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2. 形状和空间:通过拼图游戏、图形识别等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各种形状和空间关系。
3. 逻辑推理:设计一些逻辑思维游戏,让幼儿通过分析、推理找出规律。
4. 问题解决: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幼儿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学习,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幼儿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1. 数的认识:引导幼儿数数,认识数字的大小顺序。通过数数游戏,让幼儿学会将数字与数量对应起来。
2. 形状和空间:进行拼图游戏,让幼儿认识各种形状和空间关系。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理解形状的特点。
3. 逻辑推理:设计一些逻辑思维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出规律。例如,让幼儿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形状或图案。
4. 问题解决: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让幼儿用拼图组合出指定形状。
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绩,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3. 与家长保持沟通,介绍教学内容和方法,共同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
通过以上教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帮助大班幼儿培养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大班活动教案:《思维数学》 篇二
在大班教学中,如何引导幼儿培养数学思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思维数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一份针对大班幼儿的《思维数学》教案:
教案名称:《思维数学》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包括数的概念、形状和空间的概念等。
2.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让幼儿通过数数游戏、数数歌曲等活动,认识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2. 形状和空间:通过拼图游戏、图形识别等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各种形状和空间关系。
3. 逻辑推理:设计一些逻辑思维游戏,让幼儿通过分析、推理找出规律。
4. 问题解决: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幼儿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学习,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幼儿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1. 数的认识:引导幼儿数数,认识数字的大小顺序。通过数数游戏,让幼儿学会将数字与数量对应起来。
2. 形状和空间:进行拼图游戏,让幼儿认识各种形状和空间关系。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理解形状的特点。
3. 逻辑推理:设计一些逻辑思维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出规律。例如,让幼儿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形状或图案。
4. 问题解决: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让幼儿用拼图组合出指定形状。
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绩,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3. 与家长保持沟通,介绍教学内容和方法,共同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
通过以上教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帮助大班幼儿培养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大班活动教案:《思维数学》 篇三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做简单的统计表。
2.培养幼儿的归类能力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各类帽子每组16顶。
2.大小统计表、笔每组各一份。
3.布置场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师:娃娃百货商店明天就要开张了,我是商店的经理,商店需要招聘一批营业员,你们想不想来做营业员?那我要来考考你们。
二.帽子分类。(考验第一关)
1、观察比较,帽子有什么不同。
师:帽子柜台进了一批帽子,请小朋友将这些帽子分一下,看看每种帽子有几顶,我们先看看可以按什么分。(颜色、大小、款式、价格)
2、分组合作将帽子分类。
师:现在请你们将这些帽子到黑板上来分,每组找一块黑板,而且商量好根据什么特点来分。
3、检查分类情况。
师:让我来看一下你们是按什么来分的。
三.学做统计表。
1、师:我们怎样把分好的帽子记录在纸上呢?我这里有一张统计表,上面一行是分类的特点用标记来表示,下面一行是根据标记填上相应的数量。
2、幼儿分组操作练习,做好后将统计表贴在黑板上。
3、集体验证操作结果。
四、复习巩固。(考验第二关)
师:商店其他柜台也进了许多东西,我要请小朋友布置柜台,不能把柜台布置得乱七八糟,先要想清楚按什么标记分,然后做好统计表,看看这张统计表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增加了总数一栏)
幼儿进一步分组统计。
幼儿互相检查验证。
大班活动教案:《思维数学》 篇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让幼儿乐意参加各种类型的数学活动。
2、从生活和游戏中对事物进行分类、比较、对应、排序等,发展思维能力。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合作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的生日卡(有年月日)、
2、天平称、不同重量的物品若干、记录纸。
3、骨牌若干。
4、木制方形盒、各种木制图形片若干。
5、贴有6~10数字衣架各一个、贴有数字的衣服若干。
6、自制钟面。
7、水果转盘。
8、饮料瓶10个,皮球一个,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介绍各区活动内容及玩法。
1、生日卡:幼儿学习按年、月、日的顺序比较出谁大谁小。
2、比轻重:幼儿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两种物体轻重。
(1) 请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样东西比轻重。
(2) 请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然后把结果记录下来。
3、单双数接龙:幼儿按单数接双数、双数接单数的规则,进行骨牌接龙的游戏。
4、图形拼拼乐:取出盒中的图形片,用图形片拼搭各种不同的图形。并说说每个图形是由几个图形片组成。
5、晒衣服:幼儿根据衣架上的数字,每一次同时选择两件衣服,分别挂在衣架的两边,两件衣服上的数字合起来和衣架上的数字相同。
6、整点与半点:幼儿按硬纸片上的数字时间在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9:30分做操,10:30户外游戏,中午11点吃午餐,12点午睡,下午4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
7、水果转盘:根据大转盘上水果数量的变化,写出相应的加减算式。
8、打保龄球:三个小朋友一组,先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老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游戏与记录。
二、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
三、教师交代区域活动的规则。
四、教师巡回指导活动情况与过程。
五、小结活动情况。
大班活动教案:《思维数学》 篇五
活动目标:
1.能从区域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2.引导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体验“思维数学”区域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供计算魔筒若干。
(2)水果大转盘、笔和记录单。
(3)贴有数字的衣架、衣服若干。
(4)动物的家、各种小动物若干。
(5)提供标有单价的菜单,购物单和数字卡片。
(6)钟面和时间卡片。
(7)提供水果、加减算式题卡若干。
(8)竹块若干。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在游戏化、操作化、生活化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活动过程:
一、引题,教师交代活动内容。
1、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要玩区域活动了。
2、开设的“思维数学“区域有:计算魔筒、水果大转盘、晾衣服、小动物找家、买菜、认识时钟、水果篮、竹块分类。
二、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各个区域,了解每个区里的活动内容。
思维数学区(1)计算魔筒:学习10以内的加法。变换加减数(旋转红色纸条),找出相应的得数与差。
思维数学区(2)水果大转盘:根据大转盘上水果数量的变化,写出相应的加减算式。
思维数学区(3)衣服:根据衣架上的数字,每一次同时选择两件衣服,分别挂在衣架的两边,两件衣服上的数字合起来和衣架上的数字相同,学习10以内数的分成。
思维数学区(4)小动物找家:根据小动物家上的数字粘贴相应数量的小动物,感知10以内的数物对应。
思维数学区(5)买菜:看清购物单上各种蔬菜和水果的单价,随意取一张购物单,根据购物单上的要求选择数字卡和符号卡,列出相应的加法式题,算出买菜所需的花费。
思维数学区(6)认识时钟:根据时间卡片上的时间,在小兔、加菲猫的钟面上拨出相应的时间,正确地辨认整点、半点。
思维数学区(7)水果篮:随意取一个水果篮,根据篮中水果的种类(或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找出一张相应的式题卡,并说说理由。
思维数学区(8)竹块分类:取9块竹块,分一分,然后在纸上记录10以内数的分成。
三、教师交代区域活动的规则。
1、幼儿自由结伴、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活动,鼓励幼儿选择没有尝试过的区域进行游戏。
2、重点提醒:孩子们可以自己制定游戏的规则。
四、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1、教师观察、适时介入指导各个区域的活动,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加以引导,对幼儿操作不熟悉的材料进行单独示范和讲解。
2、重点指导:晾衣服、买菜、计算魔筒这三个区域。
五、活动讲评、收拾整理。
1、谈话:你今天玩了什么区,玩得怎么样?(让幼儿说说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
2、你在玩的时候有没有碰到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3、你觉得还有什么材料可以拿来用在区域里面?
4、幼儿收拾材料,整理区域。
大班活动教案:《思维数学》 篇六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积极动手操作。
2、感知、发现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一样多的种子排列时,大种子排得长,小种子排得短;队伍一样长时,大种子用得少,小种子用得多。
3、尝试用数字、标记等符号记录自己给豆子排队的结果,并能大胆地表述自己排列的结果与发现。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各种豆子,幼儿人手一份材料:一盘豆子(芸豆、蚕豆、红豆各8颗),2张排列卡。
2、磁性黑板,磁铁,记录单(人手1张),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豆宝宝,引导幼儿观察。
(1)出示豆宝宝,引导幼儿观察盘中有哪些豆宝宝?每种各有多少?
(2)师幼共同讨论记录的要求:在一张纸上要记录3种豆子的数量,怎样记录才能让别人看清楚每种豆子有多少?(有标记、数字)
(3)请幼儿动手为豆子分类,并用自己的方式在第一张排列卡上记录分类的结果。
(4)引导幼儿在集体中交流自己的活动记录。(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在记录中的标记及数量)
2、蚕豆排队。
(1)请个别幼儿尝试让蚕豆宝宝在第二张排列卡上排队。
(2)幼儿说一说:蚕豆宝宝的队伍有多长?
(3)请幼儿思考:如果蚕豆宝宝走了,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知道刚才它们的队伍排到了哪里呢?(讨论记录方法)
(4)鼓励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3、豆宝宝排队。
(1)请幼儿猜测:3种豆宝宝都在第二张排列卡上排队,3种豆宝宝都从短线处开始排队,一个接一个,哪一种豆宝宝的队伍最长?哪一种豆宝宝的队伍最短?为什么?(请个别幼儿述说自己的猜测)
(2)请幼儿将3种不同的豆子排列在记录单上并做记录。(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数字、图画等符号记录排列结果)
4、展示讨论。
(1)展示幼儿记录单,请2~3名幼儿在集体中讲述各自记录单所展示的3种豆宝宝排列结果。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上讲述是否明白和正确。
(3)师幼共同讨论:为什么每张记录单上记的结果显示为芸豆排得最长,红豆排得最短?
(4)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初步感受物体大小与“队伍”长短的关系。
(5)师幼共同总结:一样多的种子排列时,大种子排得长,小种子排得短;队伍一样长时,大种子用得少,小种子用得多。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手机来的其他豆宝宝、拾捡的树叶、体态差异较大的动物卡片等,并为它们排队,进一步感知物体大小与“队伍”长短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