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优质3篇】
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篇一
地球公转是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对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地球公转使得我们能够感受到四季更替、日照时间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气候、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等方面。
首先,地球公转导致了四季更替的现象。由于地球轨道呈椭圆形,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会不断改变与太阳的距离和角度,这就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会受到不同强度的阳光照射,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四季更替对于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人类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地球公转也决定了地球上的日照时间。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地区的白昼和黑夜时间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地球各地的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商业活动的时间安排等。
此外,地球公转还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系统。地球的公转使得太阳辐射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分布不均匀,这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各异。例如,赤道地区由于阳光直射较强,气候炎热湿润;极地地区由于阳光倾斜角度大,气候寒冷干燥。这种气候差异影响着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植被分布和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地球公转对于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研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行规律,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篇二
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它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气候和自然灾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在于帮助我们理解地球上的自然现象,推动地理学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地球公转对地球上的气候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地球公转使得太阳辐射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各异。这种气候差异决定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植被分布和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气候变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地球公转也影响着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地球公转使得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质条件各异,这就导致了地球上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如台风、地震、火山喷发等。通过研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和规律,为减灾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地球公转还对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地球公转导致了四季更替和日照时间的变化,这影响着农业生产、商业活动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安排。通过深入研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城市建设、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不仅在于帮助我们理解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规律,还在于推动地理学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深入研究地球公转,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运行规律,探索地球上的未知领域,为地球和人类的未来提供更好的保障。
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篇三
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了解地球公转一周后,地球上产生的地理现象。
(二)能力训练点
空间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太阳高度变化。
2.难点:太阳直射概念。
3.疑点: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
4.解决办法:图解法。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通过自己一步步绘图逐渐理解知识内容。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攻破难点:不同方位的太阳直射概念。2.突出重点: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3.了解五带和24节气。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图解直射概念:(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直射,特别是变换角度的直射概念不清楚,影响了后面一系列的知识理解和学习,此处宜作为重点讲解内容。)方法:
(1)画两个如图的弧形a弧、b弧,在弧上各找一点表示一人所在的地理位置p1、p2;请学生画出此人所在的地平线(过切点画切线);讲明直射即太阳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是90度,请学生画出太阳光线。
(2)在图2上把弧补充为一个完整的圆,并画上地轴(垂直线)、赤道(水平线),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赤道)。
(3)把图2旋转一个角度(黄赤交角),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从此点平行于赤道画一条纬线,思考这条纬线的特点(太阳直射的最北点——北回归线,此线上各点一天中都有直射机会)
(4)思考: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否移动,观察二分二至图,认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练习:一年之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之间。
2.昼夜长短变化
请每位学生画一张夏至日(12月22日)光照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用以订正。在图上标出南北回归线、晨昏线,把夜半球涂成阴影。
(1)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a.教师在图中南北半球各画一条纬线(例图中b、d所在纬线),学生注明昼弧和夜弧长,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太阳直射的南半球昼长于夜,北半球相反。
b.教师在北半球再添加一条纬线(例图中e所在纬线),学生观察同一半球不同纬线上的昼夜长短情况,得出结论: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赤道终年昼夜平分。
c.请学生用纬线标出极昼和极夜范围——极圈概念(例图中a.f点所在纬线)。
(2)思考:有无全球同时昼夜平分的时候,什么时候?演示春秋分时太阳直射的位置。
理论上:晨昏圈过极点时,全球纬线被平分,此时为春秋分。
实际中:夏季的昼长转为冬季的昼短的那一天。
3)练习:12月22日下列地区昼长的是b、d,昼最长的是d。
a.伦敦b.悉尼c.北京d.好望角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练习:6月22日(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以北各地,达最小值的地区是赤道以南各地。
分析:绘图,注明太阳直射点(北回归线)。在北回归线以北任选一点a,发现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离此点最近,此点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故未达最大值。赤道以南和南回归线以南各选一点b、c,发现此时太阳直射点离所选点最远,故赤道以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
思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变化与一年中的气温高低变化有关吗?画图说明。你能解释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了吧。
(太阳高度角小,冰雪反射率大,冰层厚海拔高。)
4.五带划分:(图略)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5.四季
(1)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一季三个月,请写出天文四季的春夏秋冬所包含的月份。
春夏秋冬
(2)思考: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季含义是什么(气温的高低)。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
春夏秋冬
(3)了解24节气的概念与四季的关系
24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平分24份,从春分点开始,角度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约为15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三)总结、扩展
思考:你知道为什么4年一润吗?
一个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时,故4年一润,闰年为366天。另有其它历法计算余、损数值。
六、布置作业
题1读右图”极地投影太阳光照图”(虚线表示极圈和回归线,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45e,0
(此图所画半球逆时针旋转,为北半球,北极圈里是极昼,此日是夏至6月22日)
(2)abc是晨昏线,其中晨线为bc段。(晨昏线与太阳光线永远垂直,此图逆时针旋转,地球上各地在ab弧处由昼进入夜,在bc弧处由夜进入昼,为晨线。)
(3)此时a、b、d、e四地的地方时应是a15时,b6时,d21时,e12时。
(太阳最高点为正午12点,纬线周长被均分为24小时。)
(4)此时a、e昼夜长短是a24小时昼,e12小时昼。
(5)再过三个月,b地处在什么初秋季节(三个月后,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移向赤道,并将继续向南半球移动。)
题2设计一个表盘,从中可以读出不同纬度任意一天的太高度角。
教师指导:盘1太阳直射点纬度范围,从2326n——2326s。
盘2太阳高度角范围。
盘3地理纬度值,三盘叠加在一起。
七、板书设计
第六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学生随堂画图,此处略)
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于夜。
2.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3.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
分全球昼夜平分。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一地正午太阳高度随距太阳直射点的远近而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同半球相加,不同半球则减。)
四、五带划分(图略)
五、四季划分
天文四季:春2、3、4,夏5、6、7,秋8、9、10,冬11、12、1。
气候四季:春3、4、5,夏6、7、8,秋9、10、11,冬12、1、2。
24节气:地球公转轨道的24份均分。在天气和气候概念之间,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