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清平乐·村居》的公开课教案【实用6篇】
文章1:课文《清平乐·村居》的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清平乐·村居》这首诗的内容,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创作意图。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讲解《清平乐·村居》的内容和背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诗歌解读。
2. 难点: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初识诗歌:通过图片展示乡村风景,引入《清平乐·村居》这首诗的主题。
2. 诗歌赏析:逐句解读诗歌,讲解诗中的意象和抒情情感,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3. 背景了解:介绍作者李白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4. 诗歌解读: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情感体验:通过音乐欣赏和绘画展示,让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中的清新愉悦之美。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对整堂课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教学活动设计
1. 观赏图片,猜测诗歌主题。
2. 听诗歌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分组讨论,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4. 创作小诗歌,表达对乡村生活的情感。
5. 音乐欣赏,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
6. 绘画展示,用画笔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评估
1. 学生的诗歌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的诗歌赏析水平和感悟深度。
3. 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文章2:课文《清平乐·村居》的公开课教案
《清平乐·村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境,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图片展示、诗歌赏析、背景了解、诗歌解读、情感体验等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诗歌的世界,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小诗创作、音乐欣赏、绘画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堂公开课,我希望能够引导学生领会诗歌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同时,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表现,我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深化对《清平乐·村居》这首诗的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愿我们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文《清平乐·村居》的公开课教案 篇三
师:读读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也有一种情趣,我们二年级学过词串:金秋、烟波 水乡、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和月光。
师:谁能边读边想象,读出词串里的韵味。
生读。
师:今天我们来读一首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词,看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的韵味读出来。
板书课题:
清平乐·村居
师:这个字读“乐”,一起读课题。
生读。
师:古代的词是可以配乐来唱的,这个课题读的时候,词牌名和后面的“村居”略有停顿,一起读。
生读。
师:看到村居你们会到什么?
生:在一个小村子里,夕阳西下时,人们打渔的船回家了,人们在做饭。
生:我脑子里想到的是在太湖边上有几户人家,他们打渔归来,他们做饭,烟囱里冒出白烟。
生:我想到有几间小茅屋,还有一块田地,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
生: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夕阳西下,一位老人躺在家门前的躺椅上,一手抱着小孙子,心里甜滋滋的,他一手摇着蒲扇,一边低沉美丽的晚霞。
师:掌声送给他。我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一起读课题。
师: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到底怎么样,请同学自读课文,要求八个字: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生读。
师: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一下。
生:媚。
师:领大家读“相媚好”。
生领读。
生:溪头卧剥莲蓬。
师:把莲蓬的皮去掉叫──生:剥(bāo)莲蓬。
师:把香蕉的皮去掉叫──生:剥(bāo)香蕉。
师:把花生的皮去掉叫──生:剥(bāo)花生。
师:把苹果的皮去掉叫──生:剥(bāo)苹果。
师:错了。
师:把这两个连在一起读。
出示:
剥削。
生读。
师:错了。
师:带着大家读。生领读正确读音。
生:还有“翁媪”。
师:翁上面是个公字,猜猜什么意思。
生:主人翁。
师:那词中的主人翁是谁?
生:老公公。
师:那媪呢?
生:我猜是老奶奶。
师:是的,满头青丝的老年夫妻就是──
生:翁媪。
师:谁来把课文读一读。
一生读。另一生读。
师:先停一下,有意见要发表吗?
生:我觉得她读得是很好,但是似乎还要一点诗意。
师:等一下可以读出诗韵,你觉得她哪里读得好。哪里停顿了一下?
生:在“醉里吴音”那个地方。
生读。
师:再请一个同学接着往下读。
师: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把这首词念一下。
生齐读课文。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居呢,我们再来读,轻轻地读,缓缓地读,看谁能把村居的情景想象出来。
师:你看到了怎么样的景象。
生:我看到一对老夫妻坐在家门前聊家常。
生:我看到一个小孩在池塘边剥莲蓬。
生:我看到一个不是成年人,也不算小了,正在纺织着放鸡的鸡笼。
生:我还看到一个大人在耕田。
师:在什么地方耕田?
生:一个大人在小溪的东边耕田。
生:我看到一个矮矮的房子里有一对老夫妻。
生:我补充一点,那个小孩还在看莲花,准备采一朵送给他妈妈。
师:想象真丰富。我们通过想象,基本读懂了词的大意。你在读的时候,你觉得哪些词句需要提出来讨论一下的?
生:第二段往下数第三行,他说“最喜小儿无赖”,我觉得小儿很聪明,他在剥莲蓬,我觉得他的思想是丰富的,为什么说他是“无赖”。
师:把“无赖”这个词圈出来,学语文应该有这样的敏感。谁来把这两句读出来。
生读。
师:正确。你再来读一遍。
另一生读。
师:咱们一起把这两句读一读。
生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我有个发现,读这两句,很多同学都是笑着读的,为什么?
生:我觉得“无赖”的意思是特别顽皮。小孩比较淘气。在剥莲蓬,所以我觉得无赖的意思是顽皮。
生:因为是老夫老妻最喜欢的小儿。
生:因为我觉得那个小小朋友是天真活泼可爱,他的笑是甜的,所以我们读的时候是笑眯眯的。
生:我觉得他卧剥莲蓬应该很开心,所以我们笑着读。
师:是啊,我们读的时候觉得非常有童趣。刚才你们说,小孩很可爱,很淘气,很活泼,就是──
生:无赖。
师:是你们自身读懂的。谁能把小小朋友卧剥莲蓬的童趣读出来。
生读。
师:谁和他比一比。
生读。
师:表情非常好。
一起读。
生读。
师:你觉得哪有哪些词句的理解是需要讨论一下的。
生:“醉里吴音相媚好”不理解。
师:你觉得“相媚好”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这一对老夫妻很恩爱。
师:非常好。
生:我觉得是整个家庭的和睦。因为我看图上,依照文中的意思应该是大儿子,他年纪大了,就去锄地,中儿子不能去,就在家里织鸡笼,小儿子虽然没事,但他会考虑。
师:我理解是夫妻俩很恩爱,他把相媚好推到整个家庭,为他的发现鼓掌。
师:这是老夫妻俩聊天的情景,几杯酒下了肚,老两口的话多了,老爷爷望了望老奶奶,笑着说──
生:看哪,咱们的大儿子多勤快,还帮我们做家务。
生:看着我们的儿子真勤快,真调皮,我们可以享福了。
师:看着老爷爷的话,老奶奶怎么说呢?
生:我们有三个这么好的儿子,我们可以享享清福了,我们可以衣食无忧了。
师:我们一起读。
生读:醉里吴音相媚好,青丝翁媪。
师:多么温馨的情景,我们再读。
生读。
师:我们还可以想象,诗人多喝了一点酒,来到这里,看到和平安定的情景,情不自禁地吟出—生读:醉里吴音相媚好,青丝谁家翁媪。
师:这里的醉仅仅指的是醉酒吗?
生:我觉得不光是醉酒人醉,还有看到这样的局面,陶醉了。
生:我觉得是他们一对夫妻说方言在聊天很开心,陶醉在里面。
师:当时作者在什么地方居住?
生:吴国。因为吴国的话就是吴音。
师:当时作者住的地方归吴国管,所以说的是吴音,和我们这里的吴音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我们读懂了“醉”,有陶醉的意思,也是我们自身读懂的。还有哪里?
生:“谁家”,是什么意思?
师:是作者发出的疑问,对吗?
师:茅檐低下,溪上青青草。从青青草,你又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草地更加青了。
生:我觉得是春天吧,小草都窜出来了,青青的,绿油油的,给我清爽的感觉。
师:把清爽的感觉读出来。
生:我试试吧。
生读。
师:给点掌声。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淙淙的水,青青的草。我们一起读。
生读。
师:读到这里,有什么问题?
生:茅檐低小,低小是什么意思。
师:我来回答,我从你的提问中又发现一个问题。从茅檐低小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这家人很贫穷。连茅屋都又低又小。
师:从这里还看出一个问题,是什么?
生:假如是贫穷的话,怎么还喝酒,怎么还醉呢?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茅檐的“檐”是什么意思。
师: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重要,老夫妻的生活不富裕,还没小康呢,他们怎么会陶醉在其中呢。请大家默默地读,静静地读,把自身的想法简要地写下来。
生默读。
生交流。
生:也许是他们很幸福,以水当酒。
生:我觉得他们很快乐,看到三个儿子在干活,不知不觉陶醉在里。
生:我觉得他们生活很贫穷,可是精神上很富裕,他们有三个儿子。所以他们过得很快乐。
师:是的,精神上富裕是金钱买不到的。
生:他们虽然贫穷,可是精神上很幸福,他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他们一家是非常和蔼的。
师:你说了两个意思,这样的环境很──
生:优美。
师:第二个是这样的家庭很──
生:幸福。
师: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生:他们老两口觉得自身的儿子很懂事,所以陶醉在里面了。而且其乐融融,他们陶醉在天伦之乐中。
师:好一个天伦之乐。老两口陶醉在和睦的村居中,和美的村居中,课文中还有谁在醉?
生:作者。
师:我们读书的时候,是谁在陶醉。
生:读者。
师:也就是──
生:我们。
师:你能不能把陶醉的感觉读出来。
生自读。
师: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还缺点什么。
师配乐。
生读。
师:读得真好。奖励你推荐一个人来读。
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陶醉在村居的情景中。
生齐读。
师:老师又被陶醉了,辛弃疾的村居给我们带来了宁静,带来了美好,我们不能从他笔下的村居中走出来,但是我们要下课了,再回到江南水乡的村居中吧,刚才我们背了词串,老师依照清平乐的词牌给我们的词串重新改了,我们来念一下──
生齐读。
师:语文是有韵味的,语文学习是有韵味的,我们的村居,我们的生活也应该是有韵味的。谢谢大家。下课。
课文《清平乐·村居》的公开课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生字,理解生词;理解并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法学法
1、教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
2、学法:
首先,“边读、边看、边想”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
其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动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依据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一、情景导入,理解课题
1、出示课文的插图,伴着悠扬的古琴曲,让学生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
2、告诉学生,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词人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画的。板书课题,指出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
过渡:辛弃疾在这首词中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读读这首词。
(设计意图:教学以画导入,伴以琴声,创设了恬静的田园氛围,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然后以起名作引,并说出理由,可谓‘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兴趣,较好地完成了对课题的理解。)
二、朗读课文,读出韵味
1、听说学校电视台要招几位主持人,今天我就来选一选,然后推荐给学校电视台。大家有信心吗?然后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学生评价、打分。
2、告诉学生窍门(假装只告诉刚才指名读的学生一人,其实大家都听到),古诗词的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有感情,还要注意停顿,读出词的节奏。比如第一句“茅檐/低小”,停顿的地方,读时要做到“停而不断”(老师范读),而不能……(举反例)学生再次自由读,再指名刚才那名学生读,学生再评价、打分。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可以自己读,同桌互读,找自己的好朋友读。)
(设计意图:诗词具有音律美,读来抑扬顿挫。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以及吟咏的指导,使学生能读出词的韵味。)
三、合作探究,质疑探索
1、通过刚才的朗读,对这首词你理解了多少,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
2、学生交流:
着重理解:
⑴“醉”字的似醉未醉,“吴音”的伲哝细软,想象“翁媪”会谈些什么?
⑵“无赖”一词的意思,感受古今词义的区别和小儿的天真可爱。其他地方则相机点拨,一带而过。
(设计意图: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是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的。因此,教师不多作讲解,而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着力感受吴音的特点,白发翁媪的亲密、浪漫,小儿的调皮、可爱。教学节奏张弛结合,从而实现了能力和情感目标。)
四、感悟词境,熟读成诵
1、教师范读,配乐,学生想象,问:
你好象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学生准备后,指名学生说。此刻学生仅会简单翻译一下。
2、教师点拨:
古诗词语言含蓄,有许多想象的余地。你能不能通过想象,使它变得更加具体呢?比如“几杯酒下了肚,老俩口的话也多了起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当然,你也可以描述乡村的景色,还可以说说大儿,中儿,小儿……
学生边低声吟诵,边想象。再次指名学生说说好像看到了什么。
3、配乐背诵。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因此,教师结合课文插图再现诗境,让学生在积累体验中,进一步体会到田园的恬静、和谐,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交流辛弃疾其人其作,推荐学生课外阅读。
结束语:
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定对宋词有了新的感受,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宋词中尽情遨游,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设计意图:以一课引一串,以本课为突破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打开学生的诗词的认识之门,树立大语文观。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课文《清平乐·村居》的公开课教案 篇五
《清平乐·村居》一课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如何使学生在理解词内容的基础上,来感受田园生活的意境,从而受到美育的熏陶?可作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在古乐中“走向村居”,恬淡走近诗词(读对读通)
教学伊始,在揭示课题前可以先出示了一幅乡村生活的图画,让学生在古筝乐曲的相伴中欣赏这幅画面,然后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在悠扬的乐曲中纷纷踊跃的举手发言,交流热烈,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阅读的兴趣。之后,让学生对照出示的图画,借助课后的拼音,带着自己的感受,将这首词读正确,读通顺,从学生的朗读情况来看,他们已初步感知了词的内容。
二、在吴音中“走入村居”,悠闲走进诗词(自己读懂)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之后,再次让学生带着感受,对照图画读这首词。
这里采用 “以图画为先导,以音乐作铺垫,以语言描绘作引子”的方法,让学生在想象中朗读,朗读中想象,使文中之境成为学生心中之境、口中之言。教学时围绕“你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展开交流。交流时,学生跃跃欲试,相互启发,思维碰撞。
当学生谈到读懂了“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时,相机提了这样两个问题:
1、“这里是谁在讲吴音?”
2、“你想象一下他们会讲些什么呢?”真是一波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之后,可以播放了一段吴地方言的录音,这时学生更是兴致盎然,手舞足蹈,以讲自己所在的吴方言为趣,仿佛个个身临其境,整个教室中充满了欢声笑语。最后,再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词的意境。学生会在轻松、悠闲的音乐中对词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
三、在欣赏中“走出村居”,自然外化词意(读好读出来)
在学生能读出意思的基础上,又该如何使学生的身心与朗读内容融为一体呢?一首诗词不但要读懂而且要读好,这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心放进去,再读这首词,谈自己的感受。(提示:你感觉这户农村人家生活得怎样?)有的同学说:“这一家人生活得很温馨。”;有的同学说:“这一家人很和睦,我好羡慕。”;也有的同学说:“这一家人毫无一点烦恼,我也真想去那里生活。”……同学们个个说得头头是道,可看出他们感受到了这安宁、悠闲的乡村田园生活,也充满着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同学们通过字字到位的读、读出图意、读出韵味的螺旋上升的朗读练习,理解了词意,领悟了内蕴,在读中获得了情感的熏陶。
四、在积累中“放眼村居”,漫步走进词海(读宽读下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薛法根老师的组块教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发动学生与老师一起在信息平台查找有关江南、村居的诗词,在纵向回忆低年段阅读过的《江南》、《忆江南》、《水乡歌》后,学生找到了辛弃疾的《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等好诗好词,甚至找到了卡秀网站上的FLASH动画贺卡《梦里水乡》、《江南》;在语文实践活动课上,孩子们通过吟诵诗词,不仅能增长见识、广博见闻,而且懂得要和作者息息相关、心心相印,在语文实践活动的体验中自豪地感慨:“中国不愧是诗词的国度,古往今来流传着许多不朽的诗篇,我们应当如蜜蜂采蜜,充实自己,沾上文人的雅气……”相信厚积不仅可以薄发,而且会在孩子们的生命中多一分灵气,为将来的美丽人生做好奠基。
课文《清平乐·村居》的公开课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
3、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说一说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中\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田园生活的纯朴和情趣。
难点:体会词的意境。
教法与学法教法:读议法学法:自悟法与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词作,感知宋词
1、课件出示(居)。
师:看屏幕,这个字读什么?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创造这个字的——出示“居”的古字演变。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家,所以有人说居然之家,还有人说安居乐业。)
2、出示“村居”。
师:看到这个词,你又想到什么?矮小的房子,勤劳的人们,安静的氛围……这村子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啊?
过渡:只是闭上眼睛想象,我们就觉出了村居生活的安宁、美好。那么让你站在这村子边,走进这村子里,真实地感受这美丽的村庄,你会做些什么啊?(作诗、画画、吟诵)是啊,有多少文人墨客面对着美丽的村居都忍不住心怀感慨,就算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金戈铁马。这样的安宁还是触碰了他心里最深的细腻,于是让我们后辈人为之赞叹的佳作就这样破茧而出了。
今天我们就感受一下其中一位诗人细腻的感情,一起走进诗人辛弃疾的《村居》(板书)
3、简介词名
出示整首词。
师:这和我们平时学过的古诗一样吗?这是我们接触到的一种新的文体——
词,它是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隋唐之际,在宋朝达到鼎盛。古代的词,都合乐而歌,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这曲调的名称叫“词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清平乐”,又叫“忆萝月”、“醉东风”。
4、简介作者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二、初读词作
1、检查学生自读。
2、指导朗读
师:古人诗兴大发时,会情不自禁手舞足蹈,我们不妨也来效仿一下古人。(手舞上阕,足蹈下阕,合之)
三、诠词释意
过渡: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过这么多遍之后,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指导朗读)吴音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用家乡话和老师说句话?翁:年龄大的老公公。媪,年龄大的老婆婆。师:这翁媪在干什么?相媚好?很亲热的在一起打趣交谈。翁媪你们在聊些什么啊?(x翁、x媪)
过渡: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大儿锄豆溪东”(出示画面)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正需要x大儿来锄草,来x大儿把你的辛勤劳动读出来。
“中儿正织鸡笼”(出示画面)师:“看来翁媪的儿子们都是干将,那个字写出了了中儿的专心工作?(织,所以这个字要?重读。)指导朗读。
“小儿卧剥莲蓬”(出示画面)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小儿就在溪头莲蓬处。”小儿是怎么剥莲蓬的?(卧在那儿剥莲蓬)“卧”什么意思?(趴的意思)师:带进诗中去读一读。好不好?为什么?师:那你是怎么理解小儿是怎么卧的?可以是趴着,可以是躺着,还可以是侧着身子,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想怎么剥就怎么剥,怎么卧舒服就怎么卧。师:看他的神情,他怎样剥的?送一个词给他,他在剥莲蓬时态度怎样?(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想必他吃得也是(津津有味)。师:这样的小儿让我们觉得?天真,活泼、可爱、顽皮……那这样的小儿在父母眼里就更受?所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那“无赖”指?可爱、顽皮。
2、(出示整首词)师:我把你们看到的画面全部呈现出来了,我认为还有一处重要的景色可以把大家看到的`画面连到一起,是什么?你发现了么?你看见了么?
“小溪”,溪上?——青青草。溪东?——大儿锄豆。溪头?——小儿卧剥莲蓬。
这小溪简直就是这幅村居图的“点睛”处,因为有了这溪水,所有的画面和谐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完美的画面。听,这流水声。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溪?(涓涓的、潺潺的、哗啦哗啦唱歌的……)
师:闭上眼睛,伴着这流水声我们眼前出现了矮小的房屋,溪上绿油油的茂盛的小草,呢喃着软语的有点喝醉了的老公公和老婆婆。还有他们勤劳的儿子们以及那正在聚精会神剥莲子的小儿子。这画面多么的?——美。这美多么的让人?——陶醉。你能不能陶醉着把这美读出来?(读的真美,老师也陶醉了,我们都醉在这吴音的美景中,“沉醉不知归路”。)
四、合作探究
过渡:这种沉醉让我们忍不住想走上前和翁媪聊聊天,问一问这是“谁家”的翁媪。(这是谁家的翁媪啊?)x翁啊,看您住的草房子这么矮小,您为什么这么开心啊?x媪啊,你的日子过得这么清苦,您怎么还有兴致喝酒谈心啊?x翁:你家这么多人就住在这茅屋里,冬天来了,你们怎么过?你们为什么还总是笑容满面呢?(心安茅屋稳,家贫菜根香)
看着这和睦的一家人,我们不禁心生?羡慕。是啊,生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尚且羡慕他们,何况处于战乱之时的作者呢!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宁的生活,一直为抗金而不懈努力,但却遭受奸臣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十八年。这首词就是他在被贬之后写的。
你觉得作者喜欢这样的乡村生活吗?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
五、总结课文
过渡:想象一下胸怀爱国热忱的辛弃疾在看到这么美丽的村庄,这么和睦的家庭画面时,会怎样地合乐而歌?
你想听听吗?可以跟着一起唱。
师:现在这和谐美好的村居就像这首词当中的那条小溪缓缓地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流淌永远……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整首词。
2、你喜欢这样的田园风光吗?试着把它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3、你的家庭(或者老家)一定也有这样的温馨情景,这些情景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把它写出来,写成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歌。
附:板书设计
26 清平乐 村居
情景(茅檐、小溪、青草)
人物(翁媪)
生活:大儿锄豆 美丽的村庄生活
中儿织鸡笼 (村居)
小儿剥莲蓬
教学反思:
从整个过程来说,这节课并没有达到原本设计的要求,内容安排较多,学生接受的容量还达不到设计要求;课堂节奏过于舒缓,与题目“村居”的舒缓有过之。虽然保证了节奏的一致性,但是一些环节拖得太长,照顾全体学生,反而导致了一些学生吃不饱的现象。
但是,本课中的一些环节也真正使得学生们在传统文化熏陶,语文素养提高和知识的掌握方法上得到了一些教育。在“踏歌”环节中,交给了学生一种全新的诗歌朗诵方法,不仅让他们了解了我国传统文化,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也记住了文章。舒缓的课堂气氛虽然使得环节显得有些拖沓,但是却能够保证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