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期中复习纲要(实用3篇)

五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期中复习纲要 篇一

第一篇内容

第四单元:古代诗歌鉴赏

1. 学习唐诗宋词,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韵律。

2. 掌握《静夜思》、《将进酒》等经典作品的背诵和赏析。

3. 学习古诗词的写作技巧,如对仗、押韵等。

4. 了解古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增加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四单元:古代寓言故事

1. 学习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其中的寓意和道理。

2. 阅读《狐假虎威》、《老鼠嫁女》等著名寓言故事,理解其中的道德准则。

3. 分析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培养逻辑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4. 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第四单元:古代诗词与寓言故事的联系

1. 探讨古代诗词与寓言故事之间的联系,如共同的文学特点和表现形式。

2. 比较《将进酒》和《老鼠嫁女》中的表达方式和寓意,体会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 结合课文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4.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写作古诗词或寓言故事,锻炼语言表达和文学想象能力。

五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期中复习纲要 篇二

第二篇内容

第四单元:古代诗歌鉴赏

1. 复习《静夜思》、《将进酒》等经典作品,加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2. 练习古诗词的朗读和背诵,提高语言表达和声调把握能力。

3. 分析古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4. 进行诗歌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兴趣,提升写作水平。

第四单元:古代寓言故事

1. 复习《狐假虎威》、《老鼠嫁女》等寓言故事,总结其中的道德教育和寓意。

2. 分析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进行寓言故事改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文学修养。

4. 引导学生用寓言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锻炼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第四单元:古代诗词与寓言故事的联系

1. 总结古代诗词与寓言故事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理解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 进行跨学科探究,结合历史和道德课程,加深学生对文学与社会、人文的关系的认识。

3. 开展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和实践能力。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学创作和表演,展现自己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魅力。

五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期中复习纲要 篇三

关于五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期中复习纲要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提供了五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期中复习纲要,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13、钓鱼的启示

  1《钓鱼的启示》中,我得到的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终生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理解句子: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句话中,诱惑人的“鱼”是指: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如:金钱、地位、名利……甚至是那些暂时能带来一点方便的事。

  举例: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

  3、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法国著名思想家)

  ②“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

  4、课文理解:

  “我”和爸爸去钓鱼,当“我”钓到大鲈鱼时,“我”得意,当爸爸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我”急切地想知道原因,当爸爸坚持要“我”放了鱼时,“我”乞求;当“我”把鱼放回湖中,“我”依依不舍。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严格的教育是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5、本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课文理解:

  本文记叙了“我”在人生道路上两次身陷困境、面临挑战时,是父亲对“我”的教诲使“我”得到了“走别一条路试试”的灵感和勇气,从而走出困境获得成功的事实,从中告诉我这样一个道理: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越来越近。

  15、落花生

  1、《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作者许地山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2、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其中,议花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作者通过花生的特点,赞美了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品格。

  3、许地山:笔名落华生,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4、理解句子: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А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

  В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说明花生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5、父亲的话有几方面的意思?

  答: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赞美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二是教育“我们”要学习花生优秀的品格,做一个有用的人。

  6、父亲希望:“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答:父亲希望“我们”做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7、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

  16* 珍珠鸟作者:冯骥才

  1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小家伙”这个词,让人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雏鸟的喜爱之情。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3、文中从哪些地方体现了“我”对小鸟的关爱?

  答:(1)、给它准备了舒适又温暖的巢;(2)、在鸟笼外面覆盖上吊兰,让他们感到安全。(3)、从不去打扰他们。

  4、小鸟对大鸟的呼唤前后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答:起先,大鸟一叫,小鸟就回去了,时间久了,大鸟再三呼唤,小鸟才回去。这种变化说明了逐渐对“我”产生了信赖和留恋。

  5、鸟对“我”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答:鸟对“我”的态度经历了从害怕,到渐渐胆大,到开始亲近,到完全信赖的变化过程。

相关文章

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教案大全2011-03-01
教案【经典6篇】

大班音乐《母鸡萝丝去散步》教案(优秀3篇)

活动目标: 1、模拟故事里的各种声音,用不同的乐器(或相同的乐器)及不同的方法进行演奏。 2、尝试运用回旋曲按场景以小组轮换的方式表演,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乐器,母鸡散步经过的故...
教案大全2019-08-08
大班音乐《母鸡萝丝去散步》教案(优秀3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约分》教案设计【精简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约分》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教案大全2014-04-09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约分》教案设计【精简6篇】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小班爱唱歌的大恐龙(精彩3篇)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小班爱唱歌的大恐龙活动目标1、学习仔细倾听,理解故事内容。2、知道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学习控制自己的声音。活动准备1、纸盒大嘴恐龙,故事磁带,挂图第6号,一段吵闹声的录音。2、画一个禁...
教案大全2018-08-08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小班爱唱歌的大恐龙(精彩3篇)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赵桂芳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柿子园乡中心小学 赵桂芳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模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形的特点。 2.建立数学认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案大全2014-08-07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赵桂芳

四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15课 综合实践活动【实用3篇】

第15课 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熟练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2.学会规划和设计板报。 3.熟练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工享信息。 教学重难点: 1.熟练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2.学会规划和设计板报。 3...
教案大全2017-02-03
四年级信息上学期教案 第15课 综合实践活动【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