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大班科学教案

《青蛙》大班科学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青蛙》大班科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青蛙》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让幼儿了解蝌蚪演变青蛙过程。

  认识青蛙的形态。

  要保护青蛙。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难点:让幼儿能用恰当的语言讲述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活动准备

  小蝌蚪几只,纸青蛙一只。

  活动过程

  师:律动《小青蛙》小呀小蝌蚪,黑呀黑溜溜,来来去去水呀水里游,快长大,快快长大变成可爱的小青蛙,小呀小青蛙,叫呀叫呱呱。

  提问:小朋友们思考小蝌蚪快快长大会变成什么?

  幼儿:变青蛙,不知道

  师:嗯,小蝌蚪会变成青蛙,是不是很神奇呢?老师告诉你们小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现在老师给你们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故事中,你们听懂了什么?

  幼儿:思考中……小蝌蚪错把水里的其它的小鱼乌龟当成了妈妈。

  师:对,最后青蛙妈妈是在荷叶上等待小蝌蚪,小蝌蚪没有腿怎么能和青蛙相认呢。老师告诉你们生物是很神奇的,小蝌蚪慢慢长大就会变成小青蛙。

  师:手拿纸青蛙,大家看青蛙的样子是怎样的。

  幼儿:绿绿的虫子,眼睛大大的。

  师:对它的皮肤是绿色的,肚皮是白色的,四条腿,嘴巴宽宽的眼睛大大的。我说的对不对啊。

  幼儿:对,

  老师:在生活中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帮农民伯伯吃害虫,可人类还要杀害青蛙,做为大班的孩子我们应该保护青蛙和它的孩子小蝌蚪,好不好?

  幼儿:好、

  师:在《小青蛙》儿歌中结束课程。

  活动总结

  在“认识青蛙”这结课中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去生物馆亲身体验青蛙的习性。

  《青蛙》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

  2、蛙类的成长过程图片。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的鱼缸里,养数条小蝌蚪。

  2、蛙类的成长过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蝌蚪的特征

  请幼儿猜谜:河里抓青蛙,抓到黑娃娃,大大头来,细尾巴中的黑娃娃是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里的蝌蚪,并提问:蝌蚪长什么样子?(头大大的、圆圆的,有一条长尾巴,像个音符)

  2、请幼儿再看一看每只蝌蚪是否长的一样?幼儿自由发言。

  3、蝌蚪是怎样运动的?是用身体的哪个部分让它前进呢?(游动、尾巴)

  二、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

  1、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提问:

  ⑴从小蝌蚪到青蛙会经过哪些变化?

  ⑵蝌蚪变青蛙是先长出前脚还是后脚?

  ⑶身体的哪个部分会消失?

  ⑷变成青蛙后都停在哪里?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以幼儿用书中蝌蚪的生长过程图统整概念。

  三、比较青蛙和蝌蚪

  1、教师请观察比较蝌蚪和青蛙,然后提问:

  ⑴青蛙长什么样子?(有四只脚,嘴很大、眼睛凹凸的)

  ⑵青蛙是怎样运动的?

  ⑶青蛙和蝌蚪外形有什么不同?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2、教师总结幼儿回答并统整概念。

  四、观察不同蛙类

  1、观察不同的蛙类后,提问:

  ⑴蟾蜍长得好像青蛙,有没有发现它们哪里不一样?(颜色较深、皮肤有疙瘩)

  ⑵树蛙和青蛙哪里不一样?(居住环境不同、脚趾没有蹼有吸盘)

  2、让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再总结说明幼儿的讨论。

  活动反思:

  能说出青蛙的生长变化,能排列出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根据观察幼儿用书上的内容,能说出两种不同蛙类的外形特征。

  《青蛙》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产生对小蝌蚪的爱护之情。

  2、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掌握其生长变化的过程。

  重、难点

  重点:了解小蝌蚪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掌握小蝌蚪生长变化的过程。

  活动准备

  1、饲养的小蝌蚪若干。

  2、小蝌蚪变青蛙的视频、ppt

  3、小蝌蚪成长的操作图片4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实物,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导入语:听《小蝌蚪找妈妈》的歌曲进入活动室。

  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带着小蝌蚪到小河里来游泳了。小朋友请看,小河里是什么?

  师:对,是小蝌蚪,小朋友请看,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幼儿观察放在活动室里的蝌蚪,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问:

  1、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

  2、什么颜色?

  3、它生活在那里?

  4、小蝌蚪吃什么?

  5、是怎样游泳的?

  请小朋友学一学小蝌蚪游泳的样子。

  小结;小蝌蚪长着黑黑的大脑袋,细长的尾巴,圆圆的身体,生活在水中,吃水藻、水中的浮游生物、面包屑等。

  二、观看PPT,探索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1、探索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问:小蝌蚪长大了变成谁呢?(青蛙)看:PPT2

  青蛙妈妈长得什么样子?PPT3,头上有什么?披着什么颜色的衣服?露出什么颜色的肚皮?

  小蝌蚪与青蛙有什么不同呢?(颜色、尾巴、腿、生活方式、游泳姿势)

  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边放PPT边讲述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卵PPT3——蝌蚪PPT4———长后退ppt5——长出前腿PPT6——尾巴变短消失——青蛙PPT7。

  象青蛙这样,及生活在水里,也生活在陆地上的小动物叫两栖动物。

  2、引导幼儿排出蝌蚪变青蛙的生长顺序图。

  老师准备了一些图片,逐一出示,师打乱顺序,请幼儿贴在背景图上。

  讲评幼儿的排图。

  孩子们都排对了,看青蛙妈妈产下的卵——变成蝌蚪——先长出后退——再长出前腿——尾巴变短——成蛙(青蛙)——欣赏(变化过程PPT)

  三、观看视频,模拟游戏,巩固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的认识。

  玩法:师拿图片,幼儿做相应的动作。卵(幼儿蹲下,双手抱腿,头低下,做圆圈状)蝌蚪(幼儿做蝌蚪游泳状)长出后退(幼儿伸一伸后退,蹬一蹬),长出前腿(伸出胳膊作游泳状),青蛙(双手叉开,做青蛙跳)。

  听音乐玩一次游戏。

  四、探讨青蛙的本领,激起幼儿保护青蛙和爱护小蝌蚪的美好情感。

  青蛙有什么本领呢?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青蛙呢?

  师小结:青蛙不仅会唱歌,还会捉害虫,保护庄稼,所以我们不要捉小蝌蚪和青蛙,不让坏人伤害它。我们今天捉到的小蝌蚪也要送到小河里,让它长大变成青蛙。

  五、活动延伸。

  变成青蛙帮农民伯伯捉害虫。(听音乐《小青蛙找家》出活动室)。

  《青蛙》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青蛙的生长过程。

  2、知道青蛙是益虫,教育幼儿要保护青蛙。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青蛙头饰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有尾。

  幼儿猜出谜底后,教师出示青蛙图片,问幼儿青蛙长什么样子,并叫幼儿学青蛙叫、学青蛙跳。

  二、

学习青蛙的生长过程

  1、引题性提问: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跟它妈妈长得一样吗?它们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呢?

  2、放幻灯片青蛙的生长过程,听完解说后跟老师复述。

  3、出示青蛙的生长过程图片,让幼儿根据它的生长顺序给图片贴上相应的数字或是给所有的图片排列顺序,做得好的幼儿将给一张贴图。

  4、用头饰玩游戏:青蛙妈妈找宝宝。

  三、教育幼儿要保护青蛙

  1、告诉幼儿青蛙是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2、简单讲解青蛙捕虫的知识。

  3、观看青蛙捕虫的幻灯片。

  4、讨论:说说自己怎样保护青蛙。

  四、结束活动

  1、做律动《我是小青蛙》。

  2、老师戴头饰扮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们在乐曲伴奏下,蹦跳出教室做“小青蛙捉虫子”的游戏。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小青蛙》结束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从选材、设计、准备到教学,虽然我能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季节和兴趣需要出发,详细地考虑了各个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但在课后发现还有一些方面有待改进的。

  如:科学活动中,教师提供给幼儿观察的玩具青蛙科学性不够,幼儿的探索、尝试机会不够,就此问题,本人认为这节课还可作以下的调整和改进。

  一、注重幼儿已有的基本经验。新《纲要》明确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但是我在教学前的幼儿探究做得还不够,幼儿只是对小蝌蚪感兴趣,但课前教师没有细致地引导幼儿观察过小蝌蚪变青蛙的全过程,故幼儿缺乏已有的基本经验。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幼儿都说不出小蝌蚪变青蛙的全过程,这时教师只有一步一步地引导幼儿去观察,讲述和用身体的动作来体验、表现,故科学活动的目标体现还不够。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前,让幼儿观察过青蛙的生长过程了,那么就可避免此问题的出现了。

  二、提供的科学活动材料要真实。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给幼儿观察的材料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教师给幼儿提供的观察物与真实物有所不同的话,那么会给幼儿的观察造成一定的错误,影响科学活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在本次科学活动中,教师虽然为幼儿提供的玩具青蛙与真实的相差不远,但毕竟还是有所出入的。因此,这里教师可将观察物玩具青蛙换成图片或多媒体,就可避免这一问题了,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采用的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

  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对每个环节的精心设计与考虑。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出发,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如:在第二、三环节中,我是出示玩具青蛙和图片,让幼儿枯燥地观察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和兴趣不高。这里可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课件进行教学,就可大大地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形象性。

  总之,本次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说明,在我们预设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幼儿的基本经验、需要、能力、兴趣等等,只有把握好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使幼儿在愉悦、轻松的教学活动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目标。

  《青蛙》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知道它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2、让幼儿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和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3、使幼儿知道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点:

  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找朋友。"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和你们打招呼呀?"播放青蛙的叫声让幼儿听辩,导入新课。

  二、认识青蛙

  "小朋友你见到的青蛙是什么样子的?小时候,它的名字叫什么?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小结:小蝌蚪究竟是怎样一步步变成青蛙的,我们看段视频就明白了!

  三、观看课件,幼儿总结出青蛙的生长过程。

  1、播放课件一遍,提问:

  "小蝌蚪经过哪些变化,最后才成了青蛙呢?(师根据幼儿回答,张贴图片。师不做评价)

  2、再次播放课件一遍,提问:"小蝌蚪是这样变成青蛙的吗?(请个别幼儿参与评价。)

  师小结:原来呀,青蛙是经过了:卵→小蝌蚪→长出前腿→长出后退→小青蛙→大青蛙的生长过程。

  四、分发作业单,巩固认识青蛙的生长过程。

  五、总结:青蛙生活在小河、水沟及水田中,以蛾、蚊、蝇类等农业害虫为主要食物。据统,一只青蛙一年至少要吃掉1500只害虫。每只青蛙吃掉这么多害虫,成千上万只青蛙吃掉的害虫就很多了。因此,人们把青蛙称为"捉害虫高手",并把青蛙当做人类的好朋友。

  相信小朋友们,从今天起,我们一定能做到保护青蛙,爱护青蛙。

相关文章

团体心理辅导的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团体心理辅导的教案(通用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团体心理辅导...
教案大全2018-03-06
团体心理辅导的教案【精彩6篇】

感恩教师主题班会教案【优质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恩教师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恩教师主题班会教案 篇1  班...
教案大全2015-02-06
感恩教师主题班会教案【优质6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
教案大全2012-02-01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经典6篇)

歌曲《数鸭子》 教案 作者:张建华(优质3篇)

教案 作者:张建华 TITLE=歌曲《数鸭子》教案 教学内容: 歌曲《数鸭子》 教学目标: 通过歌曲《数鸭子》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教...
教案大全2016-06-04
歌曲《数鸭子》  教案     作者:张建华(优质3篇)

幼儿园体育教案(优质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体育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幼儿园体育教案...
教案大全2014-09-05
幼儿园体育教案(优质6篇)

《小数乘整数》教案【经典3篇】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P3《小数乘整数》例2 教学目标: 1、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 2、通过转化、对比的方法理解小数乘整数竖式计算的算理。 3、培养转化的思想方法和探究新知的本...
教案大全2012-02-05
《小数乘整数》教案【经典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