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精选(精简3篇)
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精选 篇一
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需要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以下是一份精选的教案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理数的乘方。
教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规则;
3. 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的乘方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1. 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和性质;
2.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
1. 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概念;
2. 灵活运用有理数的乘方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包括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入有理数的乘方,引发学生对有理数的乘方的兴趣。
2. 概念讲解:讲解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和性质,帮助学生理解乘方的概念。
3. 例题讲解:通过几个例题演示有理数的乘方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掌握乘方的计算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乘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一节生动有趣的乘方教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精选 篇二
有理数的乘方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学生在学习乘方时常常会感到困惑。因此,教师在设计乘方的教案时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提高计算能力。以下是一份精选的乘方教案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有理数的乘方。
教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规则;
3. 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的乘方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1. 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和性质;
2.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
1. 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概念;
2. 灵活运用有理数的乘方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入有理数的乘方,引发学生对乘方的兴趣。
2. 概念讲解:讲解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和性质,帮助学生理解乘方的概念。
3. 例题讲解:通过几个例题演示有理数的乘方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掌握乘方的计算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乘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一节生动有趣的乘方教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精选 篇三
导语:本节课是在有理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它只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乘法运算。但是对于新的知识,在概念上、计算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以下是大学网unjs.com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乘方运算与乘法运算的关系,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知道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
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
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方结果(幂)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教师活动】
谈话:
小学时我们学过几个相同的数字连加可以写成乘法形式。
比如:4+4=4×2;4+4+4=4×3;4+4+…+4=4×n.
(n个4)
类似地,我们也会遇到几个相同的数字连乘的问题。
比如:(1)边长为7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 棱长为7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手工拉面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制作时, 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如此反复操作,连续拉扣若干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你能算出拉扣6次后共有多少根面条吗?
(1)可列算式为: ,
(2)可列算式为: ,
(3)可列算式为: .
【学生活动】
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1)可列算式为: 7×7 =49 ,
(2)可列算式为: 7×7×7 =343 ,
(3)可列算式为: 2×2×2×2×2×2=64 .
【设计意图】
引入乘方概念的方法很多,“类比”是一种重要的获取数学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乘方的引入和乘法的引入非常相似,所以我在一开始就从回忆乘法的引入切入。这样做有两个好处:1是给学生提供可供用于类比乘方运算的基石;2是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体会到数学知识内存的逻辑美。
接下来我从乘方的发展历程入手,从正方形面积的2次问题到立方体体积的3次问题再推广到“拉面”中的6次问题。我认为这种设计比直接使用拉面问题,更贴近数学知识的本源,使得学生对乘方理解得更为深刻,也更易于学生接受乘方的意义.
二、乘方的相关概念
【教师活动】
1.提问:观察下面几个式子,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1)7×7 ,
(2) 7×7×7 ,
(3)2×2×2×2×2×2.
【学生活动】
观察式子,寻找共同之处。
(答:三个式子都是几个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
【设计意图】
在上面引入内容得出的3个具有相同特征的算式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思考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引出乘方的概念,同时揭示乘方和乘法的关系.
类似于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乘法是比加法高一级的运算,乘方是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乘方是比乘法高一级的运算。
在此基础上,给出乘方的概念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教师活动】
讲授:像上面那样,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可以简写成下列形式:
7×7可记作72;读作“7的2次方”;
7×7×7可记作73;读作“7的3次方”;
2×2×2×2×2×2记作26,读作“2的6次方”.
一般地,
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
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72 7 3 26 也可以看做是乘方运算的结果,这时它们表示数,分别读作“7的2次幂”、“7的3次幂”、“2的6次幂”其中7、7、2叫做底数,2、3、6叫做指数.
特别地,一个数的二次方,也称为这个数的平方,一个数的三次方,也称为这个数的立方.
【学生活动】
思考:
1.(-4)3的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幂是多少?
2.23和32的意义相同吗?
3.(-2)3、-23、-(-2)3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4.(-32)4、-324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
理解乘方、指数、底数、幂的概念,理解乘方运算和乘法运算的关系.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所蕴含的理性、简洁和符号化之美。
三、例题讲解
例1 计算:
(1)①37;②73;③(-3)4;④(-4)3.
(2)①(21)5;②(53)3;③(-32)4.
解答:
(1)①2187;②343;③81;④-64.
(2)①321;②12527;③8116.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方运算和乘法运算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乘法运算求简单的幂的结果。
例2 计算并思考幂的符号如何确定:
(1)52、0.23、(32)4;
(2)(-4)3、(-32)5、(-1)7;
(3)(-1)4、(-3)2、(-21)6.
解答:
(1)52=25、0.23=0.008、(32)4=8116;
(2)(-4)3=-64、(-32)5=-24332、(-1)7=-1;
(3)(-1)4=1、(-3)2=9、(-21)6=641.
【学生活动】
思考,概括出有理数的幂的符号法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归纳很快可以总结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有理数乘方运算一般先确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对于提高运算正确率有较大帮助.
四、课堂练习.
1.计算.
(1)(-5)3; (2)(-21)5; (3)(-31)4;
(4)-53; (5)0.14; (6)18.
2.如果你第1个月存2元.从第2个月起每个月的存款都是上个月的2倍.那么第6个月要存多少钱?第12个月呢?
3.观察下列各式,然后填空:
10=101;
100=10×10=102;
1 000=10×10×10=103;
10 000=10×10×10×10=104;
= =105;
= =106;
= =107;
= =108.
【学生活动】
独立完成,课堂交流.
【设计意图】
巩固当堂课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
归纳知识体系,提炼思想和方法.
六、作业
课本第54页第1题
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理解乘方运算、幂、底数等概念的意义;
3、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二、自主预习
1.某种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l个分裂成2个,经过5小时,这种细胞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
(1)细胞每30分钟分裂一次,则5个小时共分裂_____________次;
(2)5个小时后,细胞的个数一共有 =__________个,为了简便可以记作________.
2.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________,乘方的结果叫______,a叫________,n叫________.乘方an有双重含义:(1)表示一种运算,这时读作“______________”;(2)表示乘方运算的结果,这时读作“_______________”.
3.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___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______;负数的奇次幂是__________数,偶次幂是____________数.
注意:在书写乘方时,若底数为负数、分数时一定要加括号.
三、知识互动
1、乘方的意义
(1)乘方的定义、幂、底数、指数的定义.
(2)乘方的读法.
(3)(-a)n与-an的区别.
2、乘方法则
例1 计算
①(-4)3 ②(-2)4 ③(- )3
(2)归纳乘方法则
3、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例2 计算:
4、探究规律
例3 观察下面三行数:
-2,4,16,-8,-32,64,…;①
0,6,-6,18,-30,66,…;②
-1,2,-4,8,-16,32,…;③
(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
(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
(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四 课堂训练
1、读下列各式,说出它的底数和指数,并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1)(-1)10 (2)83 (3)-54 (4)mn
2、解决下列问题,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1) 2×32和(2×3)2 有什么区别?各等于什么?
(2)32与23有什么区别?各等于什么?
(3)-34和(-3) 4有什么区别?各等于什么?
3、教材42页 练习1
4.计算:
6.计算:
五 能力提高
2.式子(-1)2008 +(-1)2009的结果是( ).
A.1 B.-l C.0 D.1或-l
2.给出依次排列的一列数:-l,2,-4,8,-l6,32,…,写出后面的2项是__________,第n个数是___________.
3.
4.当你把纸对折一次时,可以得到2层;对折2次时,可以得到4层;对折3次时,可以得到8层;照这样折下去:
(1)你能发现层数与折纸的次数的关系吗?
(2)计算对折5次时层数是多少?
(3)如果每张纸的厚度是0.05毫米,求对折l0次后纸的总厚度.
六 达标训练
1.平方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__,立方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___.
2.下列算式的结果是正数的是( )
A.-[-(-3)]2 B.-(-3)2 C.- D.-32×(-3)3
3.在有理数-2,-(-2),|-2| ,-2 ,(-2) ,(-2) ,-2 中,负数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4.-43的意义是( ).
A.3个-4相乘 B.3个-4相加 C.-4乘以3 D.43的相反数
5.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
6.计算(1)3+22×(- ) ; (2)-72十2×(-3)2+(-6)÷(- )2 ;
(3)(-3)2×[ ] ; (4)8十(-3)2×(-2);
(5)100÷(-2)2-(-2)÷(- ); (6)-34÷2 ×(- )2.
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
案例名称
有理数的乘方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七年级
提供者
赵佳莹
课时
1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教材是先给出计算正方形面积、正方形体积等实际问题,利用求几个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再结合相同因数是负数等情况给出的,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之后给出了有理数乘方的写法、读法,及底数、指数、幂等相关概念。接着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探究讨论了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与相关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理解有理数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会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知识面较窄。对于初中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小学简单的计算,对于计算和符号感有了更加强烈的要求,再有他们的基础较差,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高,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使得他们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乘方的指数、底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进行活动1,教师示范折纸,让学生用此方法将纸折叠20次,与3米为一层的楼的30层楼的高度进行比较
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猜想,产生疑问
学生亲自动手,切实体验感受,激发其寻求规律的欲望,为新课学习作铺垫。
比较概括,提炼概念
以正方形的面积、正方体的体积的求法与公式简记为例,再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这一乘法的特点并进行适时的引导
学生观察思考、并进行讨论交流,尝试回答
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自然归纳总结,从而得出乘方概念,并用图表表示出有理数的乘方各部分名称,形象直观,利于学生接受。
巩固概念,探究规律
根据概念的学习,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乘方问题,并以一组较为一般的数为例,让学生计算并观察结果的符号,适时进行指点
学生独立动脑计算,并思考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尝试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自己做练习、探索规律,获取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结练习,感悟收获
1、提出问题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练习巩固新知
并解决活动1的问题
学生回答,动手解决习题,巩固知识
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比较概括,提炼概念
三、巩固概念,探究规律
四、总结练习,感悟收获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一、好的方面
首尾呼应,整个知识的逻辑性较好。刚开始的时候我设置悬念:把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对折20次后,其厚度能超过30层楼高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到最后学了有理数的乘方后再来解答这个悬念,做到了首尾相呼应。
二、不好的方面
1.而且应该把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改变为“有理数的乘方符号有什么规律吗?”。2.黑板没有利用好。黑板只让同学们做了几个联系,应该把举一些例子在黑板上让同学观察规律。
八、帮助和总结
本节课是在有理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它只是一种
较为特殊的乘法运算。但是对于新的知识,在概念上、计算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我认为我对本节课的设计不够完整,练习量较小,忽略了学生的基础,讲课的内容过多。[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