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优秀6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一
标题:认识数字0-20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数字0-20,并能够正确书写和比较这些数字的大小。
教学内容:
1. 认识数字0-20的形状和读音;
2. 学习用手指表示数字的个数;
3. 比较数字的大小,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数学歌曲或数字卡片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数字0-20;
2. 认知:让学生用手指表示数字的个数,帮助他们建立对数字数量的直观感受;
3. 操练:设计一些游戏或活动,让学生比较数字的大小,如数字对对碰等;
4. 巩固: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检测他们对数字0-20的掌握情况;
5. 总结:和学生一起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他们对数字0-20的认识。
教学重点:认识数字0-20的形状和读音,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数字0-20,灵活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课堂延伸:可以通过拼图、数字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数字0-20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案 篇二
标题:认识和计算简单的加减法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和计算简单的加减法,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
1. 认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和意义;
2. 掌握小于20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
3. 进行加减法的练习和应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教具或故事引入加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加法和减法的符号和意义,让学生理解两种运算的区别;
3. 操练: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计算;
4. 巩固: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他们理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和意义,掌握小于2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进行加减法的运算,正确理解问题并给出正确答案。
课堂延伸:可以通过游戏或实际操作,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加减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
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4、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简单的方法计算出面积。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课件等。
学具准备:
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呈现情境图。
2、引导问题。
3、揭示课题。
师:对了,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计算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板书课题: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一)活动一:地毯上的兰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1、观察书上的图,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2、自己独立观察图,先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方法一:可以把地毯划分为4块边长是7米的小正方形,算出其中的一块兰色部分的面积就可以了。
(1)尝试计算:
(2)每小块正方形上兰色部分的面积:(方法非常多样)
整块地毯上兰色部分的面积:
(根据你的理解列出算式来。请生板演,说说你是怎样计算每小块正方形上兰色部分的面积的?集体订正。)
方法二:可以用地毯总面积减去白色部分的面积,就得到兰色部分的面积。
(1)地毯总面积;
(2)白色部分面积:(自己试独立计算,想一想白色部分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3)兰色部分面积:
3、还有别的方法吗?(请生介绍自己想出的其他的方法。)
(二)活动二:练一练。
1、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先自己算。说说每个图形的计算思路,请同学到黑板上画图讲解。)
2、下列点子图上的图形面积是多少?
(独立完成,说说计算方法)
3、求下列每组图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试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然后全班交流。)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练习二
教学要求:
巩固6、7、8、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算式卡、小圆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请一学生到黑板上练习。
二、画一画,填一填
先让学生画一画,再根据画好的进行填空,注意画图要与填算式相对应。
三、看图做题
1、第3题:生独立看图,完成题目,集体交流,答案不唯一。
2、第4题:先指导看清图意,体会大括号、问号的含义;再由生独立完成题目。
3、第4题的拓展训练。如果船上的总数是人呢?
如果捉迷藏的小朋友是4人呢
四、连一连
指导学生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把得数相同的用线连起来。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五、小动物回家
先在黑板上贴出6、7、8、9四座小房子的图。再组织学生做贴卡片的游戏,帮助
它们找回自己的家。找对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
六、数学游戏
先讲评游戏的玩法,再请学生同桌组成一个组玩一玩、填一填。
小学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教材108页---111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和学习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及重要作用,体会教学来源于生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通过看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调查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整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观察主题图:同学们都参加过许多课外活动,今天教师带你们去科学宫参观科技展,去的同学很多,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参观人数情况,我们根据收信到的人数制作一个统计图。
二、合作学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数据,独立完成参观科技展人数的条形统计图,
2、根据这个(教材108页图)条形统计图能发现哪些信息?提出
问题:①哪两年参观人数相同?(答:xx年相同)
②哪一年参观人数最多?(答:xx年)③哪一年参观人数最少?(答:1998年)
3、引导学生说出完成统计图注意事项,老师再补充:
① 必须有标题名称,名称中要简要明了地说出内容和地点,标题下要注明统计内容的时间。
② 横轴、纵轴表示什么要标清楚。
4、除了会完成条形统计图,还有其它画统计图的方法。
三、今天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1、观察109页折线统计图
2、启以引导:看看这幅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同桌交流。学生说:折线统计图有格子;有点,还有一段一段的线。
3、边讲解折线统计图画法。
①让学生明白折线统计图是通过描点连线的方法画
②相同点:都能看出数据多少
不同点:表示数据方法不同,可以看到每一部分变化趋势,能看到整体变化趋势。
③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特点;哪种统计图更好。
强调告诉学生:
1、象今天这样用曲折的线段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还能通过数量反映某一种事物变化的趋势。
3、两种统计图各有各的优点,生活中根据我们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巩固练习:
1、 完成110页例2及做一做。
2、 让学生去调查家庭上半年用水情况并制作出统计图。
小结:
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学会折线统计图画法和特点,懂得它在生活中有很大作用。
小学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1的乘法口诀。
3、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复习引入
1、对口令
①教师说算式,学生说口诀。
②教师说口诀,学生说算式。
2、摆小棒,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摆2根,摆3次。
每次摆2根,摆6次。
……
3、引入新课。
二、学习例3
1、摆小棒。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说,1个1、2个1、……9个1
2、根据摆的情况,说算式。1个1是1、2个1是2、……9个1是9
板书:1×1=1
1×2=2
1×3=3
……
1×9=9
观察算式,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3、编口诀。
①小组活动,你能编出这些乘法的口诀吗?组长记录。
②全班反馈。教师板书: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
一九得九
4、全班交流讨论,说一说如:“一二”是表示什么?“得二”又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
5、记口诀。①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②熟记口诀。
三、课堂活动
说算式,对口诀。
1×3————一三得三
……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1的乘法口诀
1×1=1一一得一
1×2=2一二得二
1×3=3一三得三
…………
1×9=9一九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