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德育课程教案
校本德育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小学教育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小学教育 教学 后记 授课章节与题目 小学德育(上)——第三节 德育过程 课时 2 教学 目的 1、 明确小学德育过程的规律; 2、 初步学会运用德育过程的规律分析问题。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德育过程的规律 教学 过程 与 内容 第三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概述 1、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通过其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所期望的政治、思想、品德等素质的教育活动过程。 2、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1)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2)二者是两个不同的过程。首先是活动的范畴不同,前者属教育活动范畴,后者属人的素质发展的范畴;其次是活动的形式不同,前者是后者的外部条件,后者是在外部影响下受教育者内部自身运动的过程。 一般说,德育过程由一个矛盾、两个转化、三个要素构成。 一个矛盾指在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目的,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社会道德规范去影响受教育者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应有的)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基础(现有的)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构成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动力,促进了受教育者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发展。 德育过程的两个转化即内化与外化。内化指受教育者如何接受或排斥外部环境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品德的过程。外化则是指教育者如何根据社会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过程。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互相渗透,构成完整的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三个要素可概括为教育者、受教育者与德育活动。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受教育者即教育对象,是品德行为的主体。德育活动是教育者用以影响、作用于受教育者的中介手段,包括德育任务的制定、德育内容的确立、德育途径的实施、德育方法的选择等。 二、德育过程的规律(特点) (一)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内部结构看,德育过程具有统一性: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是将社会思想道德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政治的、思想的和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也就是一个人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几个心理要素构成的,任何一种思想品德都是在知、情、意、行诸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形成和发展的,这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规律。 2、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统一实现的。 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的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作用。知、情、意、行诸要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够成了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德育过程就是要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 (1)知,即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 它是产生思想品德情感和指导思想品德行为的基础,对调节受教育者的行为,加深情感的体验,增强意志和信念都具有较大作用,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产生正确的情感和行为。 (2)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真假、善恶、美丑等所有表示的喜怒哀乐爱憎的情绪体验。 它是伴随着思想品德的认识而产生和发展并且是转化为思想意志、行为的中间环节,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往往就会产生好的、不好的情感,这种情感就对人的行动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它具有选择与过滤的作用。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受教育者对高尚道德行为的敬佩、爱慕之情,引导体验道德活动所获得的愉快和满足,感受道德的价值和需要,以发展其深厚的道德情感。 (3) 意,即是道德意志,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实现一定的思想品德行为而去克服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困难,排除各种干扰所做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表现在实际行动中的一种坚持精神。 意志表现于有目的地去行动,教育者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动机和行动目的。初中生的特点是易于接受各种行为规范、规则和学习任务的要求,并立刻执行,但一有困难和干扰,也容易畏缩不前或半途而废。教育者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加强实际锻炼,持之以恒,使学生在履行思想政治道德义务中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意志,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品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下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是道德意识的外在具体体现,是个体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受教育者是否接受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接受外部影响和衡量个体思想品德水平的主要标志。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要十分重视导之以行。 在现实中,许多人的认识和实践是脱节的,如碰到歹徒。有些少年儿童能流畅地背诵《小学生守则》和有关的行为规范,能写出漂亮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文章,但却远远不能遵守守则和最起码的行为规则,思想与行为严重脱节。马卡连柯曾指出: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间“有一道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道鸿沟填满。”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听其言面而观其行”。朱熹主张“践履躬行”。在思想品德教育中重视实际行为表现,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 综上,在德育过程中,就要注意其统一性,全面关心和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中的知、情、意、行,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者相辅相成,全面和谐地得到发展。 3、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思想品德的形成,一般以知为开端,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但由于知、情、意、行各因素具有相对独立性,他们都可以作为德育的开端,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因此,德育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序,应根据不同的客观条件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开端。 (二)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从思想品德发展的内部动力看,德育过程具有主体性:德育过程是培养道德主体的过程;德育过程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德育过程必须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 1、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师根据社会要求向学生提出的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推动着德育过程的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离不开学生自己内部的矛盾运动,换言之,没有学生自己思想上内部矛盾斗争,也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德育过程就要引导并促进学生思想上的矛盾斗争,依靠和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和纠正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朝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按性质划分通常表现在以下方面:①认识性质的矛盾,是由于学生缺乏道德知识、经验而呈出认识上的差距或产生的错误思想、行为与道德要求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需要向他们反复讲解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认识水平。②能力性质的矛盾,是由于青少年学生道德能力不强、未能履行道德要求而出差错产生的矛盾。对于这种矛盾必须引导学生注意总结生活经验和加强道德的实际锻炼,通过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和道德修养能力来解决。③思想性质的矛盾,是由于学生沾染上或已形成某些不良的思想与习气,因而不能遵循或根本不愿遵循道德规范犯了错误而产生的矛盾。对这种矛盾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思想与行为上的问题与错误的性质,严重程度与危害性,使他们积极而认真地进行思想斗争、自我反省,找出错误根源,悔悟自新,并督促他们努力改下错误,这样才能解决矛盾。 学生思想上的内部矛盾斗争,也常常受到外部矛盾的影响。外部矛盾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要求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②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因此,在促进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斗争时,应注意协调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一致性,使这些教育力量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2、德育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促进学生开展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形成个人的品德,必须使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外部的教育影响是形成个人品德必不可缺的条件,自我教育才是形成个人品德的根本动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智力的发展,自我教育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自我教育能力形成后又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这就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辩证法。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把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1)德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因为他们逐渐已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都有自己的考虑和倾向,都需经过自己的内部思想、情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