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案【精选3篇】

阿房宫赋教案 篇一

阿房宫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司马迁所作的一篇赋文,描绘了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宏伟场景和气势磅礴的景象。作为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阿房宫赋不仅在文学界具有极高的地位,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阿房宫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历史意识。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阿房宫赋来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阿房宫作为秦始皇修建的一座宫殿建筑,展示了秦代建筑的独特风貌和雄伟气势。通过阿房宫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进行的大规模建筑活动,以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这有助于学生对秦代历史的整体把握,增进他们对古代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阿房宫赋的文学价值也不容忽视。司马迁以其深厚的历史学功底和独特的文学才华,通过对阿房宫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辉煌的建筑景象。作为一篇优秀的赋文,阿房宫赋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描写语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通过对阿房宫赋的赏析,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和卓越成就。

最后,通过阿房宫赋的教学,我们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在阅读和理解阿房宫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文字中挖掘出作者的用意和情感,进一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审美意义。通过分析和讨论阿房宫赋,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总的来说,阿房宫赋作为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学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历史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阿房宫赋这一文学名篇,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的精髓。

阿房宫赋教案 篇二

阿房宫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司马迁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底蕴。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阿房宫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历史意识。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阿房宫赋的教学来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阿房宫作为秦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展示了当时中国的建筑风格和技艺水平。通过阿房宫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进行的大规模建筑活动,以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这有助于学生对古代历史的整体把握,增进他们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阿房宫赋的文学价值也不可忽视。司马迁以其深厚的历史学功底和独特的文学才华,通过对阿房宫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辉煌的建筑景象。作为一篇优秀的赋文,阿房宫赋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描写语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通过对阿房宫赋的赏析和分析,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和卓越成就。

最后,通过阿房宫赋的教学,我们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在阅读和理解阿房宫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文字中挖掘出作者的用意和情感,进一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审美意义。通过分析和讨论阿房宫赋,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总的来说,阿房宫赋作为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学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历史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阿房宫赋这一文学名篇,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的精髓。

阿房宫赋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 了解“赋”的特点,并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一文体来表现主旨的。

2 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3、学习积累有关的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 2、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具有文言文与诗歌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诵读,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资治通鉴》)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其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实行仁政。同样地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23岁的杜牧作《阿房宫赋

》来讽谏唐朝统治者。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

二、解题

1、文体:(课本114)“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中间的一种体裁。“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2、背景:(见注释)补充:杜牧写这篇文章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来总结秦王朝骄奢淫逸终致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能够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3作者简介(见课本)

补充:(可引导学生背诵《过华清宫》、《泊秦淮》等诗歌)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清丽,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三、整体把握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3.学生对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段,划出疑难。

四、指导学生自读1、2段

(一)第1段:

1.第一层:“六王毕……阿房出。”写了阿房宫的背景。

重点词:

毕:完了。

一:数——动,统一。

学生背诵。

2.第二层:“覆压三百余里……流入宫墙。”写阿房宫的面积和规模气势。

重点词;北构而西折:北、西 名——状

直走咸阳:走,趋向。

学生背诵。

3.第三层:“五步一楼……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写阿房宫的楼阁廊檐。

重点词:

钩心斗角:古今异义(古:形容宫室建筑精巧;今:比喻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焉:结合练习二总结

蜂房水涡:蜂房,水涡, 名——状,像蜂房,像水涡。

学生背诵。

4.第四层:“长桥卧波……不知西东。” 写长桥复道。

重点词:

未云何龙:云、龙、名——动,出现云出现龙。

不霁何虹:虹 名——动,出现彩虹。

学生背诵。

5.第五层:“歌台暖响……而气候不齐。” 写歌台和舞殿。

重点词:

气候:古今异义(古:天气,环境气氛;今:一个地区的气象情况)

学生背诵。

总结:本段从阿房宫的兴建背景、面积、规模、楼阁廊檐、宫内的长桥复道、歌台舞殿等方面描写了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阿房宫赋教案]

相关文章

小学生低碳环保小常识教案(推荐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低碳环保小常识教案,欢迎大家分享。小学生低碳环保小常识教案1一、活动目的...
教案大全2016-04-08
小学生低碳环保小常识教案(推荐6篇)

语文微课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微课教案范文(通用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语文微课教案1一、教学背...
教案大全2014-04-02
语文微课教案【通用5篇】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及反思(经典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桦林好地方教案及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一、教学目标:1、能...
教案大全2017-01-08
白桦林好地方教案及反思(经典3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教学要求1.认识...
教案大全2011-06-05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优秀3篇】

《杨修之死》教案设计(精彩3篇)

教学思路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以插叙的方式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曹操、杨修的矛盾冲突。教读本文,应在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杨修、曹...
教案大全2018-02-06
《杨修之死》教案设计(精彩3篇)

《荷花淀》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初步形成小说鉴赏 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鉴赏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
教案大全2012-01-06
《荷花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