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最新3篇)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篇一
主题:探索植物的生长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能够明白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3. 能够掌握观察植物生长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植物生长的条件。
3. 观察植物生长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察一棵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出植物生长的主题。
2. 讲解: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所需的条件,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验,让他们亲自体验观察植物生长的乐趣。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所需的条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篇二
主题:探索水的三态变化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 能够掌握水的凝固、融化和汽化的过程。
3. 能够利用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水的三态变化的概念。
2. 水的凝固、融化和汽化的过程。
3. 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引出水的三态变化的主题。
2. 讲解:介绍水的凝固、融化和汽化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过程,让他们亲自体验水的三态变化。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水的三态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同时,也引导学生珍惜水资源,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篇三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变化的世界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能用各种感观察觉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能从物体变化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说出两种以上记录某一物体变化的方法。 情感目标: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种变化现象。 能感受到自然界中各种物体变化的奇妙。能坚持对一种选定的物体进行长期的观察,并能将观察用两种以上的方式记录下来。 知识目标:举例说明什么叫做变化。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分类。能知道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引入: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着的世界。 探究活动 一.活动:“我知道的变化” 1.生看图体会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2.说说我们知道的变化。 3.把自己知道的变化记录下来。 4.小组交流我们的记录。 5. 给这些变化分分类 二.观察各种的变化 1.师示范一些化学变化。 2.生观察(提出质疑) 3.分组讨论分析这些变化。 拓展 一.活动“寻找我们身边的变化?” 请学生在生活中找找周围物体的各种变化。 (第二课时) 引入:相互交流说说我们找到的生活中的物体变化。 探究活动 讨论“解释什么叫变化” 1.请生根据自己找到的各种物质变化试着解释什么叫变化。 2。讨论:自然界中有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 活动:“记录物体的变化” 1.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 2。分析我们对一种植物的长期观察的方法。 3。分组设计一种记录方式。 拓展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 板书设计 变化的世界 我们知道的变化:火山爆发、铁钉生锈、四季变化、天气变化… 按大小分类 : 按时间长短分类: 2.多样的天气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能用文学词语描述天气现象。能用文学和科学并模仿动物运动的主术语描述天气变化。能设计一组符号记录天气的状况。 情感目标:1.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信息。2.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及其原因。3.愿意欣赏天气变化的美丽。4.愿意收集各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 知识目标:1.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述天气变化的要素。2.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师:今天早上起床推开窗,你发现天气如何?你的心情怎样?出门要准备什么? 生自由谈感受 探究活动 一、“天气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天气变化。 二、活动:“描述天气” 请学生回忆文学作品中描述天气的词语。 回忆我们学过的与天气有关的诗歌。 三.活动:“我最喜欢的天气” 1.谈话:“你最喜欢什么天气,和小组成员口头交流”2。记录我喜欢的天气(可以用绘画或诗歌的形式记录)3。分组交流我们的记录。4。各组展示我们记录的天气。 拓展 课余收集民间有关天气的谚语,并把它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1.交流我们收集到的天气谚语 探究活动: 一.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 1.谈话:古代人们是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的? 2。谈话: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化? 二.活动:“天气谚语” 用图文方式记录收集到的谚语。(填写书上图表) 拓展 说说利用谚语来预测天气变化的优点和不足 (第三课时) 引入: (创设情景)教师扮演预报员先给大家播报今天的天气情况 探究活动 一.谈话:“现代人是怎样知道天气的?” 1。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师板书) 2。小组交流,记录。(比一比哪组知道的多) 二.交流:“ 播报天气消息” 三.活动: “设计表示天气的图形符号” 1.自主设计。2。分组交流。3。认识标准的图形符号。 拓展 认识天气 自学“科学在线”。 介绍自学成果。 板书设计 2.多样的天气 文学词语:细雨纷飞、春暖花开、白雪皑皑、秋高气爽。。。。。。 我喜欢的天气: 天气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 3.观测天气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1.能制定科学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观测计划。2.能设计和制作简易的观测天气变化的仪器。3.能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绘制天气变化的曲线图。 情感目标1.能合理的分工,合作完成观测、记录两周内的天气变化情况。2.能逐体会到利用简单仪器有助于定量的观测研究。3.能体会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用的。 知识目标 1.说出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2.能说出各种风向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谈话:“你知道气象员的工作吗?想不想试着做一个小小气象员,观测一下天气情况呢” 探究活动 活动:“制定观测计划” 1.分析课本第8页的计划表。2。说说要计划什么?3。分组计划,完成计划表。 二.活动:“制作简易观测仪” 1.说说需要哪些材料? 2。学习制作方法3。自主制作。(互相帮助完成) 三.活动:到室外检测我们制作的风向仪 拓展 课余改进我们制作的风向仪 (第二课时) 引入 展示我们改进后的风向仪 1.上台介绍 。 2。说说改进的办法。 探究活动 一.活动:“制作雨量筒” 1。说说需要哪些材料? 2。看图自主制作。3。分组交流我们的作品。 二.活动:“实地检测”仪器 1.学习使用方法。2。到室外实地测量。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交流展示改进后的风向标和雨量筒 探究活动 一.活动:“建立小小气象站” 1.说说气象站要测量哪些数据。2。说说气象站需要哪些测量仪器。3。分组建立气象站。 二.讨论:“怎样放置测量仪器” 1.引导讨论:“测量仪放在不同地方测得数据一样吗?”。2。说说测量仪放在什么地方最好,为什么? 三.活动:“设计记录表” 拓展 把我们的测量数据绘制成曲线图 板书设计 3.观测天气 观测时间 天气 温度 风向 风力 雨量 典型植物变化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4.发布天气消息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1.能以研究论文和报告的形式将自己的观测和研究结果展示出来。2.能对其他同学的观测和研究结果提出客观的评价和积极的建议。3. 能从图片中归纳分析出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情感目标:1.能在发布天气变化消息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2.能体验到科技发展能给人们带来更准确的天气消息。3.体验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的意义。4.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观测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 知识目标:1.能从图片中分析出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技术。2.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高天气预报水平的影响。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课件演示天气预报 1.引导观看,说说天气预报的作用。 探究活动 一.活动:“天气消息发布会” 1.小组交流我们两周来收集到的关于天气的数据资料。 2。小组商讨如何发布天气消息。(如何分工、合作、用什么方式汇报) 3。分组扮演天气预报员向大家播报天气消息。 4.引导互相评价。(说说优点、建议) 二.交流活动 1.与同学交流观测天气的体会。 2。将我们的记录与电视台发布的天气预报进行比较。 3。比较哪组的预报更准确,为什么。 4。把同学们对我们小组的评价意见记录下来。 拓展: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天气的资料 (第二课时) 引入 谈话:“你知道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的吗?” 生自由发言 探究活动 一.活动:“天气预报制作的过程” 1。自由猜想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2。看图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边看边思考用到什么仪器) 3。分阶段分析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并记录在课本上。 4.分析在天气预报制作的全过程中运用到哪些科学技术,说明了什么。 二.交流活动 1.把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天气预报资料与大家分享。 2.举例说明科技发展对天气预报的影响。 三.自学科学在线 1.自己阅读科学在线内容。2。交流自学情况。 拓展:课余时间继续观 继续观测天气变化并做好记录 5.天气与生活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1. 能够举例说明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造成的影响。2.能够对图表记录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得出某些科学结论。3.能够用实例或调查结果,说明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天气变化造成影响。 情感目标:1.愿意把收集到的天气与人类关系的资料图片与其他同学交流。2.能通过对天气与人类关系的分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明剧烈的天气变化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2.能举例说明酸雨是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谈话:“今天你穿什么衣服?一年四季你选择什么样的衣服?” (生自由发言。) 探究活动 一.活动:“天气对我们的影响” 1.谈话:“你喜欢什么天气?在不同的天气中喜欢做什么? 2.看课本插图思考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3.自由发言说说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4.举更多的事例说明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二.讨论活动 1.谁最关心天气?说说自己的理由。 2。组代表汇报。 3。小游戏:“我说位置,你找物体。” 拓展 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我国一年四季天气的变化情况 (第二课时) 引入 信息发布会——请生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 一.活动:“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 1。请生小结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思考:人类活动是否也对天气带来影响? 3。看课本上的插图理解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 4.分析课本上的调查表,你能发现什么? 二 交流活动 1.分析调查表中的数据有什么发现,小结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 拓展 搜集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的实例。 (第三课时) 引入 交流会——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的实例。 探究活动 一.活动:“了解家乡的天气” 1.说说家乡的天气。 2。设计调查表调查家乡的天气变化对我们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 1.自学“科学在线” 2。介绍自学成果。 3.举更多实例说明。 拓展 调查我们生活的地区是否有酸雨 6.固体、液体和气体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 1.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2.能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3.能归纳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特点。4.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