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坡的启示(优质3篇)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坡的启示 篇一
在学习斜坡的知识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规律,还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堂关于斜坡的启示的科学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规律,掌握斜坡的基本原理。
2.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斜坡模型
2. 不同形状的物体(球、长方体、圆柱体等)
3. 计时器
4. 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小视频或图片介绍斜坡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实验一:让学生分别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坡上滚动,观察它们的运动过程并记录下来。
3. 实验二:让学生改变斜坡的高度或角度,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并比较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讨论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规律,并解释原因。
5. 拓展:让学生思考,如果在斜坡上放置摩擦力更小的物体会发生什么情况,鼓励他们进行进一步实验。
6. 结束: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感受科学的乐趣。
通过这堂关于斜坡的启示的科学课,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斜坡的基本原理,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坡的启示 篇二
在五年级的科学教学中,斜坡是一个非常基础但又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学习斜坡的原理,学生可以了解物体在倾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并培养实验和观察的能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设计一堂有趣的斜坡实验课,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斜坡的基本原理,掌握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规律。
2.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斜坡的运动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观察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斜坡模型
2. 不同形状的物体(球、长方体、圆柱体等)
3. 计时器
4. 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小视频或图片引入斜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实验设计: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情况。
3. 实验操作: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4. 结果分析: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规律,并讨论可能的原因。
5. 拓展:让学生思考,如果在斜坡上增加摩擦力会对物体的运动产生什么影响,鼓励他们进行进一步实验。
6. 结束: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感受科学的乐趣。
通过这样一堂有趣的斜坡实验课,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斜坡的基本原理,还能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和观察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为他们未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坡的启示 篇三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坡的启示
斜坡的启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
●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
●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⑴演示材料: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等图片和电教课件、斧子、葡萄酒开瓶器、瓶子上的盖子、水龙头、螺丝钉、一段圆木等。
⑵分组实验器材:一个封闭的重盒子、长短不同的木板、铁架台或其他支架、弹簧秤、滑轮组、书、各种螺钉、各种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纸片。
2、学生准备:拉链、带盖子的塑料瓶等实物。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境,引入斜面。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各有什么作用?
2、谈话:假如有一个沉重的机器要你从低处搬到高处,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并利用身边的现有材料操作演示搬运活动。
3、交流,比较:哪一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
4、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用了斜坡,将沉重的机器用手推车推到高一点的地方就不是很困难了。(画示意图)
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1、利用多媒体出示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个倾斜面。
3、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板书:斜面)
4、讨论: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倾斜度?(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斜面的长度,二是斜面的高度。这也是斜面的两个要素。)
5、图片出示两座高度相等、引桥长度不等的拱桥的图片。提问:如果你骑自行车上桥,上哪一座桥比较轻松些呢?说说你以往的体验和感受。
6、谈话:为什么同样高的拱桥,骑到上面所要用的力气不一样呢?当引桥变得更长些时,引桥这一个斜面的坡度变得更小了。
三、实践操作,研究斜面要素对力的影响。
1、出示问题:一个斜坡的坡度大小(斜面的长短)到底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时拉力的大小的呢?
2、学生提出假设。
3、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4、交流:你是如何设计实验的?需要什么材料?(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身边现有的材料来做简单的实验)。
5、评点学生的实验设计,并作指导。
可以分别从影响斜面倾斜度的两个因素去考虑并实验操作:斜面的长度和斜面的长度。各组同学在实验操作时要保持其中一个量的不变。
6、学生按假设的不同分组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填写活动记录。
斜面的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影响的实验记录
斜面坡度
(书本数) 竖直提起所需的拉力、斜面的长度对小车拉力的影响的实验记录
斜面的长度 竖直提起 60厘米、 90厘米 、120厘米 所需的'拉力
7、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8、提问:比较全班同学测得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9、小结:如果斜坡的长度不变,斜坡的坡度越大,小车运动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斜坡越长,小车运动时所需的拉力越小。
10、出示盘山公路的图片,提问:通往山顶的公路为什么不修成滑梯一样的斜面?公路绕着山盘旋而上,与直上直下的道路相比哪些方面有了改变?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这样呢?
四、认识变形的斜面。
1、实践操作活动:从纸上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
3、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斜面的斜坡越长,绕在圆柱形物体上的螺纹就越密。
4、讨论:使用斜面可省力,使用螺旋也可以省力吗?为什么要把钉子做成螺旋状的?
5、出示一段圆木,你可以把它掰开吗?借助于什么工具可以把这段圆木分开?(出示:斧子)观察斧子的剖面结构。我们把这种形状叫做“楔形”。楔形是两个背对背的斜面。
6、指导一学生操作实践,利用斧子的楔形结构将圆木劈开。说说感受。
7、还有哪些工具也是楔形的?
8、组织学生观察拉链:你是否尝试过用手把拉链的两边扣到一起?怎么样把拉链的两边分开或者合上呢?
实践操作,体验拉锁的重要作作用。
9、小结:螺旋、楔形等都是斜面的变形。
五、学习应用,迁移拓展。
1、利用多媒体出示多幅图片,
解释一下它们是如何省力的?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 内 容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