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中必修三知识点及教案总结【优质4篇】

数学高中必修三知识点及教案总结 篇一

在高中数学必修三中,学生将接触到更加深入和复杂的数学知识,包括函数、导数、不等式等。下面将简要总结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建议。

1. 函数的基本概念

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需要掌握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以及应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函数的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导数的概念与应用

导数是函数的增长率,也是函数的变化率。学生需要理解导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图形、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导数的概念和意义。

3. 不等式的解法

在必修三中,学生将接触到更加复杂的不等式,包括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等。学生需要掌握不等式的解法和性质,能够灵活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练习和实例引导学生掌握不等式的解法技巧。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必修三中的知识点涉及到函数、导数、不等式等内容,这些知识点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例子、练习题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数学高中必修三知识点及教案总结 篇二

在高中数学必修三中,函数、导数、不等式等知识点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下面将具体总结一些教学建议和教案设计。

1. 函数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函数时,可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函数求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教案设计:通过介绍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等内容,让学生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巩固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导数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导数时,可以通过图形、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导数的概念和意义。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导数求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设计:通过介绍导数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等内容,让学生掌握导数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巩固学生对导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不等式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不等式时,可以通过实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不等式的解法技巧和应用能力。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挑战性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案设计:通过介绍不等式的解法、性质等内容,让学生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技巧。然后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巩固学生对不等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必修三中的知识点涉及到函数、导数、不等式等内容。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例子、练习题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高中必修三知识点及教案总结 篇三

  一:算法初步

  1: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算法的特点:

  ①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②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③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④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⑤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2: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①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②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示意图中,A框和B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

  ①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下左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A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条件P不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②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下右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P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当结注意:1循环结构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判断。因此,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但不允许“死循环”。2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累加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一般是同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

  4: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1)输入语句①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

  ②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③“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④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⑤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2)输出语句①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②输出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功能;③“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表达式是指程序要输出的数据;④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以及字符。

  (3)赋值语句①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

  ②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③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是不同的。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④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算式;⑤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注意:①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能是表达式。如:2=X是错误的。②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如“A=B”“B=A”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③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④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

  5:条件语句

  (1)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有两种:①IF—THEN—ELSE语句;②IF—THEN语句。

  ①IF—THEN—ELSE语句IF—THEN—ELSE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图1,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2。

  图2

  分析:在IF—THEN—ELSE语句中,“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1”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语句2”表示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END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时,

  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则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1;若条件不符合,则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2。②IF—THEN语句

  IF—THEN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图3

  注意:“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

  “语句”表示满足条件不满足时,结束程序;END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边的语句,若条件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它语句。

  6:循环语句

  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也有当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两种语句结构。即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

  (1)WHILE语句

  ①WHILE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②当计算机遇到WHILE语句时,先判断条件的真假,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WH

ILE与WEND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符合,再次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不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直接跳到WEND语句后,接着执行WEND之后的语句。因此,当型循环有时也称为“前测试型”循环。

  (2)UNTIL语句

  ①UNTIL语句的一般格式是对应的程序框图是

  ②直到型循环又称为“后测试型”循环,从UNTIL型循环结构分析,计算机执行该语句时,先执行一次循环体,然后进行条件的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继续返回执行循环体,然后再进行条件的判断,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满足时,不再执行循环体,跳到LOOPUNTIL语句后执行其他语句,是先执行循环体后进行条件判断的循环语句。

  分析:当型循环与直到型循环的区别:(先由学生讨论再归纳)

  (1)当型循环先判断后执行,直到型循环先执行后判断;

  在WHILE语句中,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在UNTIL语句中,是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

  7: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

  (1)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德算法,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

  ①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一个商公约数;若R0S0和一个余数S1R0;②若R1R0=0,则n为m,n的最大R1≠0,则用除数n除以余数≠0,则用除数R0R0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③若=0,则R1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R1除以余数R1得到一个商S2和一个余数R2;??依次计算直至Rn=0,此时所得到的Rn?1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2)更相减损术

  我国早期也有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在《九章算术》中有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翻译为:①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②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3)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

  ①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别较明显。

  ②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则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

  等而得到8:秦九韶算法与排序

  (1)秦九韶算法概念:

  f(x)=anxn+an-1xn-1+….+a1x+a0求值问题

  f(x)=anxn+an-1xn-1+….+a1x+a0=(anxn-1+an-1xn-2+….+a1)x+a0=((anxn-2+an-1xn-3+….+a2)x+a1)x+a0=......=(...(anx+an-1)x+an-2)x+...+a1)x+a0

  求多项式的值时,首先计算最内层括号内依次多项式的值,即v1=anx+an-1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即v2=v1x+an-2v3=v2x+an-3......vn=vn-1x+a0这样,把n次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转化成求n个一次多项式的'值的问题。

  (2)两种排序方法: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

  ①直接插入排序

  基本思想:插入排序的思想就是读一个,排一个。将第1个数放入数组的第1个元素中,以后读入的数与已存入数组的数进行比较,确定它在从大到小的排列中应处的位置.将该位置以及以后的元素向后推

数学高中必修三知识点及教案总结 篇四

  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

  1、基本概念:

  (1)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

  (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

  (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A与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二.概率的基本性质

  1、基本概念:

  (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

  (2)若A∩B为不可能事件,即A∩B=ф,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

  (3)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

  (4)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P(A)+P(B);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

  P(A∪B)=P(A)+P(B)=1,于是有P(A)=1—P(B)

  2、概率的基本性质:

  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P(A)≤1;

  2)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P(A)+P(B);

  3)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P(A)+P(B)=1,于是有P(A)=1—P(B);

  4)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在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其具体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形:(1)事件A发生且事件B不发生;

  (2)事件A不发生且事件B发生;

  (3)事件A与事件B同时不发生,而对立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其包括两种情形;

  (1)事件A发生B不发生;

  (2)事件B发生事件A不发生,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

相关文章

《草虫的村落》的优秀教案【优秀3篇】

一、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
教案大全2017-07-04
《草虫的村落》的优秀教案【优秀3篇】

猜猜他是谁的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猜猜他是谁》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猜猜他是谁的教案 篇1  一、教...
教案大全2016-07-05
猜猜他是谁的教案(精彩6篇)

小学生爱眼日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爱眼日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
教案大全2015-01-02
小学生爱眼日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阳光的心理健康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阳光的心理健康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阳光的心理健康教案 篇1  一...
教案大全2016-08-04
阳光的心理健康教案(精彩6篇)

安全教育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安全教育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
教案大全2016-03-01
安全教育教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案(经典3篇)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课型:新授课 教师:赵洪波 班级:高二文3班 课时安排:2课时 时间:2010年5月10日上午...
教案大全2012-03-09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教案(经典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