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经典3篇】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数学中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进位加法和借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掌握运用进位和借位的技巧。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材。
2. 准备板书内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3. 准备教学辅助工具:数字卡片、计算器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
1. 教师通过数字卡片展示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思考进位和借位的作用。
二、学习新知识(30分钟)
1. 教师通过实例演示进位加法和借位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
2. 给学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检验掌握情况。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 学生互相交流答题方法,纠正错误。
2.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
2.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进位加法和借位减法的运算。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进位加法和借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掌握运用进位和借位的技巧。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材。
2. 准备数字卡片、计算器等教学辅助工具。
3. 准备课堂游戏和实例练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
1. 教师通过数字游戏引导学生思考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2. 让学生分享生活中的加法和减法经验,引发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
二、学习新知识(30分钟)
1. 教师通过实例演示进位加法和借位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
2. 给学生分组练习,鼓励合作解题,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 学生通过实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2. 学生自主完成一些拓展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探索解题方法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练习进位加法和借位减法的运算。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 篇三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作者:张敏生教案首页课题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课时5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识记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体会"容量"的含义。
理解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
应用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技能认识容量单位"升"。
情感
重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难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
桌子上的杯子瓶子有什么用途?
可以用来盛水、油、饮料等物体,这些器皿都叫容器。(板书:容器)
(一)认识容量
1、水是生命的源泉,人要生存可离不开水,现在请你仔细回想一下,你每天大约要喝几杯水?杯数多一定就喝得多吗?
(板书:容量。)
2、观察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观察(容量差别较大的容器),哪一个容器的容量较大?为什么?
3、实验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两个容器(容量相差较小)。
提问:这两个杯都是空的,猜一猜,哪一个的容量较大?你能想办法验证吗?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选择较好的方法,并根据学生汇报演示实验。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倒水实验操作的方法推测比较容量的大小。
4、比较三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在每小组里有3个容器(容量较接近),分别是高脚杯、水杯和塑料杯,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请学生先猜测,然后学生交流怎样验证。
验证是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先倒满容量最大的、容量次之的、容量最小的杯子。
【设计意图】
5、按要求找出容器。
(1)老师这儿有一个可乐杯,你能在桌子上找到比它容量大的容器吗?和它容量相等的容器呢?比它容量小的容器呢?(2)你能找到和老师手中容量相同的容器吗?(3)观察容量相等的这两个容器,你发现了什么?
到它们,介绍给大家。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板书:认识容量和升。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常用的容量单位是升和毫升。本节课先认识升,升可以用大写的英文字母"L"表示。(3)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容器。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容器上都标有容量单位升,你知道图中的这些容器盛的水、油、饮料各是多少?明确:计量这些容器盛了多少水、油、饮料通常用升作单位。
这里的净含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净含量而不用容量呢?净含量和容器的容量有什么关系呢?
3.感知一升有多少。
(1)认识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2)实验将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倒满,倒入量杯后,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
4.实践活动。
学生活动一:我们的身体每天需要两升水,其中的1升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剩下的1升需要喝水补充。1升水可以倒在不同的水杯中,桌上有好多杯子,想想看要验证1升水可以到在多少个可乐杯中,需要准备什么,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活动二:师: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把1升水倒在这些容器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估计这些容器的容量吗?
学生活动三
师: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水,我们做那些事情需要用水?你估计一下1升多还是少。
师:我们家中也有很多容器,都有哪些?你能估计一下它们的容量吗?
【设计意图】学生活动
大杯子比小杯子能盛得水多,大杯子的容量较大,小杯子的容量较小。
把甲杯倒满水,再把甲杯的水倒入乙杯比较两个容器容量的大小。
小结:我们可以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比较多个容器的容量。
"净含量"是指某种容器中实际容纳物体的多少。如,一瓶饮料的净含量是1升,是指瓶子里装的饮料本身有1升,但瓶子的容量可能会比1升略大,因为通常不会装的满满的。
请选一个杯子试验一下,看1升水可以倒几杯。
估计老师手中的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几升?
补充与反思
教案首页
课题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课时5课时第2课时
教学目标识记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
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理解让学生练习估计一些常见的容器的容量,并能对自己的估计作适当解释,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应用让学生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
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景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
情感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
感知1升有多少
难点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能力。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
一,制做量器
1、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概念,并学习了升这个容量的单位,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出示课题:认识升)
2、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我们将用这个瓶子来制做自己的量器。
3、师用量杯给每个小组的瓶子里倒入一升水。现在,每个小组的瓶子里都有了一升水。请小组的同学在瓶子上贴上一张纸,并在一升的地方做上记号。
4、接下来,请小组里的同学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分别做上记号。现在,我们自己的量器就完成了。
5、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纸杯,试试你们量器中的一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小组活动)
6、各小组汇报结果(结果不同可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7、请同学们再拿出另一个容器,小组里先估计一下它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比1升少。再用你们的量器量一量,大约有多少升。
8、小组里如果还有不同的容器,让学生多做几次
【设计意图】
二、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师拿出6种不同的容器,分发给6个小组,并将一升水分别倒入几个容器中。(生可下去观察其他小组)
2、请同学们观察水面各在哪里。
3、你能估计出它们的容量是多少吗?说说你的理由。
想想做做2 1、指名读题后生独立完成。
2、师公布答案后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想想做做(课前完成)
课前让同学们在家里称一称1升的水有多重,谁来汇报一下。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器,感觉一下1升,升,升,升各是多少。
请同学们将它装满水之后再量一量。
补充与反思
【设计意图】
MSN(中国大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