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教案【优质3篇】

《燕歌行》教案 篇一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燕歌行》

《燕歌行》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柳宗元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艺术之美,是每位语文老师都面临的挑战。以下是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燕歌行》。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背景介绍和文学史背景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燕歌行》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氛围。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柳宗元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通过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柳宗元的创作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燕歌行》的艺术特色和意义所在。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讲解和解析诗歌的语言、意境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燕歌行》的内涵和情感。比如,教师可以解释诗中所描述的春天景色和心情,帮助学生感受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燕歌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他们亲身体验《燕歌行》的韵律和美感;也可以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燕歌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燕歌行》,并培养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燕歌行》时,可以通过背景介绍、语言解析和教学活动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诗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通过深入学习和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和艺术之美,感受文学的力量和魅力。

《燕歌行》教案 篇二

如何通过《燕歌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燕歌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柳宗元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在教学中,如何通过《燕歌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是每位语文老师都面临的挑战。以下是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燕歌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诗歌朗诵和音乐欣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燕歌行》的韵律和美感。诗歌是一种声音艺术,通过朗读和演唱,可以更好地体现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同时,通过音乐的配合和欣赏,可以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享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领略《燕歌行》的艺术之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诗歌解读和赏析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燕歌行》的内涵和情感表达。教师可以解释诗中所描述的春天景色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感受和思考。同时,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色,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品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燕歌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燕歌行》相关的创作活动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言和想象,表达对春天和家乡的思念和感悟;也可以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让学生用图像来表达《燕歌行》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通过这些创作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燕歌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燕歌行》时,可以通过朗诵、赏析和创作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通过深入学习和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和艺术之美,提高他们的审美品味,感受文学的魅力和力量。

《燕歌行》教案 篇三

《燕歌行》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2.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3.赏析本诗的艺术技巧。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   2.赏析艺术技巧。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复杂而深刻的主旨。   教学设想:1.赏析关键词句→把握所用手法及作用→体味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文主旨。  2.使用品读法和关键词语替换比较法把握主旨。   3.划块赏析。   4.知人论世,明确背景。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诗文。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激情澎湃,都怀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浓厚的英雄崇拜,仰慕那些决战沙场、建功立业的将领,但是怎样看待和理解战争,什么是最真正的英雄,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最熟悉战争和了解战争的诗人高适的边塞诗:《燕歌行》。   二.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见文后注释1。   2.写作背景: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  第二段八句写战败;  第三段八句写被围;  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四.通过关键词分析赏读诗文:   (一)出师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1. 总结诗人描写“出师”渲染怎样气势?结合全诗,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气势的描写?(结合“

摐金伐鼓”和“旌旆逶迤”来分析)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2.“本自”和“非常”这两个虚字有何作用?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   3. 赏析“飞”和“照”两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   4.“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四个地方连缀,有何表达作用?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二)战败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1.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你概括。   ①“萧条”自然条件恶劣;②“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③“风雨”天气之恶劣。总结: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种对比的手法的作用。   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  3.“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荒芜、衰败、冷落、凄凉的意境,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4.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然条件恶劣,气候条件恶劣,敌人凶猛善战,将领与战士的矛盾。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官的寻欢作乐,不爱惜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三)被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1.征人思乡,分离之苦,本是边塞诗的传统内容,诗人此处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 (扣住“久”“断肠”“空”,体会征人内心之苦)  2.这段诗文写征人和思妇的彼此分离和思念之苦,与全诗描写战争过程是否背离?有何联系?   3.“绝域苍茫无所有”与“杀气”“阵云”“寒声”“刁斗”矛盾吗?怎样理解?  4.征人思妇之苦与对汉将的谴责有何联系?   这一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四)苦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相看白刃血纷纷”与上文哪句内容形成鲜明对比?“死节从来岂顾勋”与将领形成怎样的对比?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2. 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  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  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  五.艺术特色归纳:   ㈠思想内容:   本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概括了开元年间唐军将士戍边生活的多个方面。重点在于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抨击将帅腐败无能切不恤士卒,对浴血苦战的士兵寄予深切同情。   ㈡艺术特色:   ⒈善于描写边塞风光,渲染战争气氛;   ⒉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作品组主题;   ⒊七言歌行,参用律句,形成音调之美。  六.本诗的风格:   雄浑悲壮,风骨凛然。

相关文章

9A Unit 2 教案【优选3篇】

9A Unit 2 教案 Period 1 Title 9A Unit 2 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P24-41) Teaching aim...
教案大全2012-02-03
9A Unit 2  教案【优选3篇】

彩虹色的花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5篇】

彩虹色的花中班教案及反思教材分析:《彩虹色的花》 是一本风格极其独特的作品,彩虹色的花中班教案及反思。厚重的纹理,大块的色彩,都给这本书带来一种原始粗犷的美,但叙述的却是一个极其温柔细腻的故事。彩虹色...
教案大全2017-05-03
彩虹色的花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5篇】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精简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
教案大全2014-02-01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精简6篇】

小学音乐教案一年级唐僧骑马咚得咚 一个师傅三徒弟(通用3篇)

鹤祥实验小学教学教案 项目 内容 姓 名 王茈 年 级 一 科 目 音乐 日期 节次 二次备课 教学内容 1、 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 2、 歌曲《一个师傅三...
教案大全2018-01-09
小学音乐教案一年级唐僧骑马咚得咚 一个师傅三徒弟(通用3篇)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教案【推荐5篇】

宁波滨海学校高中部语文教学研讨课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教案 执教者? 徐 俊 教学目的: 1、积累文中词语,掌握并熟练运用成语。 2、深入研究关键语句,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3...
教案大全2016-08-01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教案【推荐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会走路的树》(推荐3篇)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领略到小鸟与驯鹿之间的快乐与和谐,从而...
教案大全2017-07-03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会走路的树》(推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