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第二册第一单第二课。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基于本单元的要求我将教学目标定位: 1、知识目标:把握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征;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基于散文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我设置的教学重难点为: 1、教学重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2、教学难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根据新课标: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我设置的教学方法: (1)情景感染法。(2)讨论点拨法。 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计划教学2课时。 导课:以古诗名句导入,之后按照文章:思秋、绘秋、议秋、恋秋四个部分进行讲解。其中“绘秋”部分是重点分五幅图画:清晨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思秋部分:明确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清、静、悲凉。这也是本散文的“神”。 绘秋部分:教师讲解“桥头秋雨”,其余部分让学生分组讨论。 总结:故都的秋其中“古都”有悲凉的含义。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1、秋园静观 2、槐树落蕊而知秋 3、秋蝉残鸣而报秋 4、秋雨淋人人知秋 5、果树秋天之奇观 (形) (神) 教案: 三、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提问:1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 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提问:2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清 、静 、悲凉 ①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②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提问3、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点拨: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这就点名了“时椙闂景”三者的关系,感时生情 ? 以情驭景 ? 以景显情。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 提问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提问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提问6、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提问7、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提问8、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 点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提问9、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其作用是什么? 点拨: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 作用: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 提问11、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分析: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四、筛选语言,概括秋景——“形” 提问:那么,这五幅故都秋景图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停顿,学生思索)如写秋花,作者侧重写了牵牛花的哪个方面? 明确:(1)写秋花侧重颜色这一角度,写秋槐侧重于落蕊的形状的角度。 (2)写秋蝉是侧重写声,写秋雨是侧重写其味,写秋果重点写它的果实。 小结: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五个角度,为我们绘就了五幅“故都秋景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五、形散神聚,景人合一 —— 鉴赏 提问:那么,这五幅图画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 提示:请同学们注意:学习语文,既要运用“求同思维”,也应学会“求异思维”。大家想想看,作者在写这几种景物时,为什么不考虑文章的先后顺序呢? 明确:在这里既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这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追问:请具体谈谈你们的意见。 明确:这五幅画面从表面上看是无序的,既不是时间、空间顺序,也不是逻辑顺序,这恰恰体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提问:那么,把这五幅画面连接起来的“神”又是什么呢? 明确: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提问:那么,这五幅画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明确:(1)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从美术的角度来说,这两种颜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 (2)作者写槐树,不是写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写秋槐的落蕊。看到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呢? (3)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诗情画意;夏雨是粗犷豪放的,还常常不期而至,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寒意。 (4)秋果本来可以给人带来收获的喜悦,可作者笔下的秋果却并不是成熟的,还有些青涩,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 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运用联想,把文章中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表述形象、贴切,还运用了美学知识来品评。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用“清、静、悲凉”的共同点把五幅画面连结起来,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过渡:故都的秋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有明澈如镜的昆明湖等等,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烂的景色,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联系时代背景及作家的特点 )( 学生讨论、发言 ) 明确:(1)作者处在一个黑暗的社会里,思想苦闷,逃避现实,因此,笔下的景物就自然是清、静、悲凉的了。 (2)作者当时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字”,这样看来,作者选择“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也就不起怪了。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学生归纳分析) ①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的作用。 ②景物的选取: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 ③语言的特色: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