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的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的教案设计
一、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文本定位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本文的情感在景物中自然流露,景物亦浸渍着人情与个性。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深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因此,让学生通过品味语言,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经历去充实、唤醒潜沉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情感、心灵与生命,从而深层次地感受文中独特的自我,这正是编者的编排智慧之所在。
三、目标确定
1、知识能力目标:
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清、静、悲凉这一文眼,理解情景关系;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拓展联读来探究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功能,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赏析故都秋景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感受文中独特的自我。
2、教学难点:
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文中的自我。
五、教法选择
自主品读、讨论探究、引导点拨、诵读感悟
六、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七、教学准备
八、流程安排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
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教师配乐朗诵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画出呈现色彩、味道、声响以及表达感情的语句。
3、思考梳理,鉴赏探究:
第一板块:本是写景的文字,为什么文章主体部分的基韦要插入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的阐释与评论?
⑴ (教师启发)郁达夫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什么?
说明: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解读智慧,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以往学过的`赏秋的诗文去感悟:秋思已经成为古今文人生活情绪的感触点,人生况味的寄托处。
⑵ (教师启发)既然秋味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心中除了自然气息之外又添了以重文化气息,那么作者认为这浓重隽永的秋的深味在哪里才能感受到底呢?为什么?
说明:引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区别,感受作者的情感。
⑶ (教师启发)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区别本来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一句就说明白了,为什么作者还要用四个比喻句通过四级对比来反复地表达?
明确:作者通过四级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无限珍爱,这样写使内容更加充实生动,内涵更加丰富深沉,情感更加真挚强烈,令人回味悠长,而且读起来极富韵味。
第二板块:这让座者魂牵梦萦的以故都的秋为代表的被国之秋到底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⑴ (教师启发)我们能不能把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改为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为什么?
⑵ (教师启发)能不能颠倒顺序,为什么?
说明:通过品味语言,启发学生理解作者情感表达的层次,并在文化的视角下解读文眼的内涵,尤其是引导学生体会悲凉所透露出的作者的人生感悟和传统文人赏秋的文化气息。
第三板块:既然作者说只有在故都才可以饱尝到这秋的味道,才能够将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赏玩十足,难么,我们不妨顺着郁达夫先生的指引来找一找他所珍爱的故都的秋在哪里?
⑴ (教师启发)朗读第三段的前面三句,说说作者运用即使就是也的句式来表达感情有什么意图?
说明: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自我。
⑵ (教师启发)作者写了哪些平常的秋景?突出了怎样的特点?
明确:晨院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雨后闲人、胜日秋景。
⑶ (教师启发)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谈谈作者是怎样在故都的秋景里品出清、静、悲凉的秋味的?
说明:教师可以依据学生交流中的具体情况,继续设计子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例如:说到牵牛花,作者还要继续以牵牛花为话题,评说它的颜色并且设想它与秋草的映衬,这是否多余?
例如:问什么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例如:在写了听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之后,为什么还要说明在北平秋蝉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养字有什么意味?
例如:从那熟人间微叹着互答着的有腔有调的闲聊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联读促写,拓展延伸:
⑴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⑵ 郁达夫先生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中国文人与秋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呢?请以天凉好个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