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上4单元教案【精简3篇】
小学数学五上4单元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为两位数的认识和运算。包括两位数的读法、写法、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运算。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并书写两位数;
2. 能够正确读出两位数;
3. 能够比较两位数的大小;
4. 能够进行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
1. 两位数的读写;
2. 两位数的大小比较;
3. 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1. 师生热身,通过数学游戏引入本课内容;
2. 介绍两位数的构成及读写方法;
3. 练习两位数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4. 练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各种实际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5.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手段】
1. 数学教具:计数棒、计数卡片等;
2. 课件:展示两位数的写法及大小比较的图片;
3. 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入两位数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关键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两位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仍存在一定困难,下节课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和讲解。
小学数学五上4单元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为数表和图的认识及应用。包括数表的制作、图形的绘制以及数据的解读和分析。
【教学目标】
1. 能够制作简单的数表;
2. 能够绘制简单的图形;
3. 能够根据数表和图形进行数据的解读和分析。
【教学重点】
1. 数表的制作;
2. 图形的绘制;
3. 数据的解读和分析。
【教学过程】
1. 师生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数表和图的相关知识;
2. 介绍数表的制作方法及常见类型;
3. 练习绘制简单的图形,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4. 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根据数表和图形进行数据的解读和分析;
5.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手段】
1. 数学教具:尺子、绘图工具等;
2. 课件:展示数表和图形的相关例子;
3. 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数表和图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柱状图和折线图的绘制仍存在一定困难,下节课需要更多的实例讲解和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小学数学五上4单元教案 篇三
(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上4单元教案
(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上4单元教案 第八课时 稍复杂的方程(二) 教学内容: P69例2 P71练习十三中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形如ax±ab=c的方程,掌握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正确地解答。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联系旧知识来帮助理解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商店运来苹果和梨各8筐,每筐梨重23千克,每筐苹果重25千克,苹果和梨共重多少千克?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独立解答。3、交流。23×8+25×8或(23+25)×8 它们有什么不同。 二、新授。 教学例2。 1、根据图和文字,说一说这一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2、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总钱数 3、列方程并解答。 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然后探讨解答。 (1)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2) 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总钱数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2=10.4 能先算的要先算 (X+2.8)×2=10.4 先把(X+2.8)看作一个整体 2X+5.6=10.4 (X+2.8)×2÷2=10.4÷2 2X+5.6-5.6=10.4-5.6 X+2.8=5.2 2X=4.8 把2X看作一个整体 X+2.8-2.8=5.2-2.8 2X÷2=4.8÷2 X=2.4 答:…… X=2.4 答:…… 4、比较两种方法。从第一个方程到第二个方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即以后中学要学的“合并同类项”。从第二个方程到第一个方程,实际上也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即以后中学要学的“去括号”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商店运来8筐苹果和10筐梨,共重430千克,每筐梨重23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独立解答,交流汇报。 (1)8筐苹果的重量+10筐梨的重量=总重量 (2)总重量-10筐梨的重量=8筐苹果的重量 (3)总重量-8筐苹果的重量=10筐梨的重量 四、作业:P71练习十三中的第1--4题。 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 稍复杂的方程(三) 教学内容: P70例2 P71练习十三中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形如ax±bx=c的方程,掌握设未知数的方法,并会正确地解答。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乘法分配律来解答形如ax±bx=c的方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解方程。 4X+5=54 3×2.1+2X=13.4 0.3X÷2=9 4(X+8)=20 2、果园里有桃树45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1)分析:本题有两种什么树?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2)独立解答。 二、新授。 教学例3。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今天的题目有2个未知数。为了解答方便,通常设一倍数为X。 2、列方程并解答。 数量关系: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地球表面积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可以表示为2.4X亿平方千米。。 X+2.4X=5.1 (1+2.4)X=5.1 (这是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 让学生自己把方程解完,得X=1.5。 提问:另一个求知数怎样求?根据是什么? 5.1-1.5=3.6 (利用和的关系) 2.4X=1.5×2.4=3.6 (利用倍数的关系) 引导学生进行检验。 提问:除了代入方程检验之外,还可以怎样验算? 验算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和是否等于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1.5+3.6=5.1 验算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倍数关系是否等于2.4。 3.6÷5.1=2.4 答:…… 3、练习:将题目中的“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改为“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2.1亿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 数量关系: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地球表面积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可以表示为2.4X亿平方千米。。 2.4X -X=2.1 (2.4-1)X=2.1 …… 4、比较两道题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5、小结: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是已知两种数量的倍数关系,以及它们的和或差,求这两种数量各是多少?列方程时,通常根据倍数关系,设一倍数为X,另一个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再根据这两种数量的和或差,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就可列出方程,并解答方程,求出得数。 三、作业:P72练习十三中的第5--10题。 课后反思: 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第1题,练习十四第1~3题。) 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 复习重点: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复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填空。 (1)排球队共有队员a人,女队员有7人,男队员有( )人。 (2)1千克大米的.价钱是1.50元,买x千克大米应付( )元。 (3)甲数比乙数的3倍还多a,甲数是x,乙数是( );如果乙数是x,那么甲数是( )。 2.省略乘号,写出下面的式子。 3×a 9×x a×4 y×5 a×x 3.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1) 12+x=13 (2) 2.5-0.5=2 (3) 5x>3 (4) 14.6-7x=0.6 (5) x=0 (6) 9=3x 4.在1、2、3、4、5各数中,哪个数是方程9x-3=24的解。 二、复习指导 1.揭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板书)。 2.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 ①举例说明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作用?(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如小明比小红重2千克,用a表示小明的体重,那么小红的体重就是a—2。) ②让学生回答: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怎样简写、略写? (2)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值。 ①教师说明: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当字母所代表的数值一确定,这个式子的值也就确定了。如上面的例子,当小明的体重是30千克时,即a=30,就可以求出a-2的值。 ②学生做P.75页第3题说一说x=75表示什么意思。 3.复习简易方程。 (1)举例说明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 (2)怎样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怎样检验求出的未知数是不是原方程的解?(使学生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要把握二点,第一含有未知数,第二必须是等式。检验方程的解是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人原方程检验,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说明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解。 (3)复习简易方程的解法、步骤及检验方法、书写格式。 教师板书出①、②、③三个方程。 i. x+4.8=7.2 ②x-6.5=3.2 ③x÷8=0.4 ④ 6x+18=48 ⑤ 3(x+2.1)=10.5 ⑥ 12x-9 x =8.7 (4)学生独立做P.75页第2题,做完后,集体检查订正。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四第1—3题。 整理和复习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列方程解应用题。(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练习十四第4~6题和思考题。) 复习要求: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一般应用题的等量关系有多种,解答时可选择一种适合自己思路的方法进行解答。 复习重点:分析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恰当地选择解题方法。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解方程。 (1)95×2+7x=253 (2) 10x-0.5×8=3.5 (3)4x+5x6=94 (4) 3x+21=90 2.师徒合做18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做18个,徒弟每小时做12个,几小时做完?( 列方程解) 3.某机械厂今年每月生产机床150台,比去年每月产量的3倍少30台,去年每月生产机床多少台? 二、复习指导 1.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指名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并说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2)出示P.74页第2题的第(1)小题,说说设哪个量为x,数量间有几种等量关系,看看哪一种列方程比较简便。方程是:x-3=93或x-93=3 然后出示第(2)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原题是怎样解答的? 原题的方程可列为: 5x=140。 接着出示第(3)小题,让学生说说这道题里有几个未知量,怎么办?使学生明确,可以先把其中一个未知量设为x,另一个未知量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然后再根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并注意检验。方程是:3.5x-x=3.65。 2.复习指导。 (1)出示P.75页第4题。 设宽x米,根据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得2(2x+x)=1.8,也可以列成2x+x=1.8÷2。 (2)解答完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用方程解,未知数用字母表示,然后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进行解答。 (3)然后教师指出:在解答应用题时,除了题目中指定数量关系的以外,都可以根据题目中数量关系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思路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3.练习十四第5题。被弄污的发票。 4.练习十四第6题。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四第4—6题。 量一量 找规律 活动内容:教科书第77--78 活动目标: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找出皮筋的长度和课本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探索的思维方式。 活动过程: 1、四个人一组,准备以下物品:一根皮筋,一根小木棒,一个圆盘,一把尺子和8本教科书。 2、制作一个简易的秤。 3、实验并填写记录表。 根据记录表的内容,一边实验,一边填写记录表。 记录表 第 小组 所称课本数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