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精彩3篇】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能够熟练计算100以内的数的加法和减法。

2. 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3. 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内容:

1. 100以内数的加法:

- 单位进位法

- 整体进位法

- 相邻进位法

- 补数法

2. 100以内数的减法:

- 借位减法

- 补数减法

- 消减法

- 逆向思维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分别介绍各种计算方法的步骤和应用场景。

3. 练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让学生掌握各种计算方法的步骤和技巧。

4. 综合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各种计算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们在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能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

3. 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

1.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际生活中的加法和减法应用场景。

3. 小组合作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的训练。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3. 小组合作:设计一些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实践应用: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场景,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各种计算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加深他们对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们在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方面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计算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还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 篇三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题比较归类,总结出计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三)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难点:在计算方法上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我们复习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希望大家仔细观察,用心思考,看谁掌握得又快又好.

  (二)复习口算

  1.加法.

  (1)口算下面各题.(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观察以上6道题,从数字上看能归纳为几种情况?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归纳如下:

  以上6道题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两位数与整十数相加,有①、②两题.

  第二种情况,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有③~⑥.其中③,④两题是不进位加法,⑤,⑥两题是进位加法.

  (3)虽然各题的线路不同,但想法一致,以上6道题在计算方法上,你发现什么规律。

  在计算方法上发现它们的规律是: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进行计算.

  2.减法.

  (1)口算下面各题.(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观察以上4道题,从数字上看能归纳为几种情况?

  以上4道题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两位数减整十数,有①题.

  第二种情况,两位数减一位数,有②,③,④题.其中②题是不退位减法,③,④题是退位减法.

  (3)在计算方法上你能总结出规律吗?

  在计算方法上发现要把被减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整十数,另一部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也就是十几),先做减法,再用所得的差与整十数相加.

  3.练习.

  (1)用已经总结出来的计算规律口算下面各题,并口述计算过程:

  ①5+43=48 把43分成40和3

,5加3得8,40加8得48.

  ②80+17=97 把17分成10和7,80加10得90,90加7得97.

  ③25+8=33 把25分成20和5,5加8得13,20加13得33.

  ④6+89=95 把89分成80和9,6加9得15,80加15得95.

  ⑤79-6=73 把79分成70和9,9减6是3,70加3得73.

  ⑥75-40=35 把75分成70和5,70减40得30,30加5得35.

  ⑦30-6=24 把30分成20和10,10减6得4,20加4得24.

  ⑧85-9=76 把85分成70和15,15减9得6,70加6得76.

  师:当我们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之后,就可以把计算过程省略,迅速准确地说出得数.

  (2)口算.

  81-70 30+28 38-4 91-8

  62-2 42+3 52+20 6+35

相关文章

教案和ppt【通用3篇】

信息技术 - 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
教案大全2013-05-08
教案和ppt【通用3篇】

CATIA入门简明教案【精选3篇】

第一部分 简述 Catia是Computer Aided Three 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的缩写。该软件是现阶段主导的CAD/...
教案大全2013-06-02
CATIA入门简明教案【精选3篇】

《小职员之死》教案设计(优秀3篇)

教学目标: 通过圈画、朗读等方法体会多种描写方式对表现人物性格、思想的作用。理解切尔维亚科夫的死因。 教学重点、难点: 1、深入文本,体会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寻找小职员...
教案大全2015-04-05
《小职员之死》教案设计(优秀3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实用5篇】

本单元共安排了5个例题。主题图、例1、例2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例3、例4、例5及相关内容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
教案大全2018-02-04
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实用5篇】

一年级语文拼音教案(优质3篇)

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
教案大全2018-02-02
一年级语文拼音教案(优质3篇)

中班语言教案优秀【优质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语言教案优秀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中班语言教案优秀5篇1活动目标1...
教案大全2015-08-03
中班语言教案优秀【优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