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个好教案,我就能上一节好课吗
给我一个好教案,我就能上一节好课吗
给我一个好教案,我就能上一节好课吗 ——读《有效教学》有感 莞师附小 叶婉萍 各地锣鼓喧天迎接2011年,而我是一手拿鸡毛毯子拂尘埃,一手捧着崔永漷先生著的《有效教学》,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方式来迎接兔年的到来。 有效教学,是作为一位教师的第一追求。那什么是有效教学?是不是认为通过自己的教学学生考出了好成绩就是能说自己的教学是有效的呢?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变得有效?我在阅读崔永漷先生著的《有效教学》中寻找着答案。 崔先生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是这样界定的: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与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就是: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有效率(往往可用经常学的方法把教学效率描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教学投入)和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和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即指对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评价)。这就是“有效教学”的“三有论”。其核心的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但它不等同于“生产效益”,不能简单理解成“以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它不取决于教师教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这让我想起了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大赛中的一句话“教师有多强势,相对而言,学生就是多弱势。”我也不断地反思,当一节课下来,我们只记得那位老师上得有多精彩的时候,而对自己的反应很模糊。那节课,还能算是有效吗?也许是对教师的展示才华有效,但对于学生的学习真是产生效益吗?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有效呢?书中每一章节都不是开门见山地把答案显现在我们的面前,而是提出一些我们在平常教学中经常遇到也是经常让我们所忽略的问题,先让我们对这样被我们熟视无睹的问题进行作答后再看章节中的内容。这正是崔先生“相信好教师是自己悟出来的,而不是教或评出来的,关键是给教师正确的悟的机会”。在每一个章节的学习中,崔先生就是为我们创建了一个个悟的机会,一个个反思自己日常教学的机会。 要使教学有效,简单地可以理解为对教学产生正效应影响的因素要扩大化,对教学产生负效应的影响的因素要控制化,甚至是大大减少或是消失。然而,影响着教学的因素是来自于方方面面的。老师的认识水平,知识的结构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的预设效果;师生当天上课的情绪对课堂上的教与学的推进有影响;教学内容自身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存在着影响;老师的板书,学生的座位,对课堂纪律的调控,对教学生成的处理,对突发事件的应对等等,都对当时的教学有效产生影响。因此,实现有效教学,除了教师的观念要跟得上新课程理念,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