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教案(精简3篇)

《拟行路难》教案 篇一

在教学《拟行路难》这篇古文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教学步骤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介绍作者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文章的背景有所了解。学生可以了解到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而《拟行路难》这篇文章也是体现了他豪迈的风格。

接着,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全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拟行路难》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在旅途中遭遇困难,但他并不惧怕,而是坚定地向前行进的故事。通过分析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分段解读,让学生逐段理解文章的意义。从作者遭遇困难的描写,到他的坚定决心和积极心态,再到最终的心境宽慰,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变化和内在力量。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通过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拟行路难》这篇古文,同时也能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人生力量。

《拟行路难》教案 篇二

在教学《拟行路难》这篇古文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朗读和解释文中的词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通过带着学生一起走进作者的心境,让他们感受到李白在文中所表达的坚韧和不屈的意志。

接着,我们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讨文章中的难点和亮点。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和交流,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感表达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文章产生共鸣。通过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验文章中的情感变化,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文中的主题和价值观。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写作和表达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进行表达。通过写作文章摘抄、感悟心得或者创作类似的散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理解和吸收文章中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拟行路难》这篇古文,在情感和思想上更深刻地体会到文章所传达的力量和价值。

《拟行路难》教案 篇三

《拟行路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5、学会比较阅读。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教学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四首。 二、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三、读懂大意 1、学生自读。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补充:行叹复坐愁——行时叹息坐时愁。) 3、学生齐读。 4、明确大意: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也是有命的(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5、根据大意试背诵。 四、把握情感 1、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 2、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1)社会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2)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 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的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较左思的诗,不但有不满,更有抗争)。 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之一。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 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因为出身寒微的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 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门阀制度像大山一样压在鲍照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之气化作《拟行路难》这样的诗篇。 3、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4、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5、学生有感情地背诵。 五、赏析技巧 1、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分析: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 2、“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3、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 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得曲折婉转。 六、延伸拓展: 1、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说说此诗对李白

的《行路难(其一)》有哪些影响? 【明确】 作者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很有影响。 从思想内容看,都是写怀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 从语言风格看,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 2、推荐阅读: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明确】忧思 (2)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明确】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3)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 【明确】三国魏晋时人。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详细内容见补充资料) 七、作业布置: 背诵《拟行路难》。

相关文章

《粗细和高矮》的教案

活动目标: 1、 认识比较高矮、粗细,能够按高矮、粗细给10以内的物体排序。 2、 感知物体高矮的不变性和相对性,尝试用不同感官比较物体的高矮、粗细。 活动准备: 1、 圆柱体形状的积木(高矮不一)。...
教案大全2016-07-03
《粗细和高矮》的教案

乒乓球研发课时教案三(精简3篇)

乒乓球 项目研发课时教学案(第 3次) 学习内容设计: 1推挡 2.对墙推挡小比赛 重点: 初步掌握推挡动作 难点: 掌握推挡击球的正确部位 场地器材:乒乓球台8张,乒乓球拍、...
教案大全2018-02-03
乒乓球研发课时教案三(精简3篇)

《欢庆》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欢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庆》教...
教案大全2017-04-01
《欢庆》教案(实用6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阳光》教学反思(最新3篇)

我在设计《阳光》一课时,遵循新课程理念,注意了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我用谜语导入“一个球, 热烘烘, 落在西, 出在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
教案大全2015-01-09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阳光》教学反思(最新3篇)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精简6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胖乎乎的小手》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胖乎乎的小手》教案...
教案大全2014-01-03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精简6篇】

找规律教案及反思【优质3篇】

找规律(一) 教材分析: 《找规律》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具体例子。在日堂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存在,这为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
教案大全2019-02-07
找规律教案及反思【优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