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阅读理解附答案

“鸣沙”阅读理解附答案

  ①在沙漠里边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②唐玄奘相信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们,却也还有相信的。③群众把会发出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④在现宁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叫鸣沙山,即在今日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此设有一个治沙站,站的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⑤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一百米,沙坡面南坐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⑥此沙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夏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⑦这时候沙子便发生轰隆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⑧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鸣沙山顶上慢慢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中行走似的。⑨据说,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1.第①句“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这句话原文为“据说”,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怪不怪”中第一个“怪”是指什么?又为什么说“不怪”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说明沙漠里奇怪现象的?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这是一个递进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了对更为奇怪的“声音作怪”的现象的研究。

  2.专家解释得更具科学性,另外,“据一些专家的意见”可见还未形成共识,有待进一步 探索,这就进一步激起读者的探究兴趣。

  3.第一个“怪”是名词,指奇怪的景物或现象,文中指“魔鬼的海”和“鸣沙”。“不怪”是因为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4.按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作诠释。

  (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章

苏东坡红梅原文及翻译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贬官在黄州,因读石延年《红梅》诗引起感触,遂作《红梅》诗。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苏东坡红梅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
名著阅读2016-02-08
苏东坡红梅原文及翻译

五分钟读完《红楼梦》

导语:《红楼梦》一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们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
名著阅读2012-07-05
五分钟读完《红楼梦》

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一的文言文阅读练习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也。父进,建炎间从岳飞护卫八陵,转战江、淮间,积阶至武义大夫。再遇以恩补官,隶侍卫马司,武艺绝人。孝宗召见,大悦,赐战袍、金钱。 开禧二年,下诏北伐,以殿帅郭倪招抚山东、京东,遣...
名著阅读2016-09-06
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一的文言文阅读练习

《六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六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欢迎大...
名著阅读2017-07-08
《六国论》苏辙原文及翻译

《杨砺,字汝砺,京兆鄮人》原文及译文

杨砺,字汝砺,京兆鄮人。建隆中举进士甲科。父丧,绝水浆数日。服除,以禄不足养母,闲居无仕进意,乡旧移书敦谕,砺乃赴官。解褐凤州团练推官,岁余,又以母疾弃官。开宝九年,诣阙献书,召试学士院,授陇州防御推...
名著阅读2011-02-03
《杨砺,字汝砺,京兆鄮人》原文及译文

诗经·国风·秦风·终南

原文: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注释: 1、条:山楸。《毛传》:条,槄(涛tāo);梅,楠也。 2、...
名著阅读2013-08-02
诗经·国风·秦风·终南